从“三个走向”探索词语教学
2017-09-18苏清波
苏清波
【摘要】本文论述词语教学的“三个走向”,即从杂乱走向有序、从解意走向会意、从积累走向运用,让学生从词语学习中掌握学段特点,开掘出词语的丰富意蕴,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词语,形成学习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三个走向 词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A-0026-02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连句、成段、谋篇的纽带。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关注文章的思想性、情感性、人文性,而对于词语教学的关注度较低,仍停留在会读、会写、会造句的机械教学模式上。笔者结合教学北师大版语文实验教科书的实践,对词语教学进行了探索,认为只有厘清“三个走向”,才能拨开词语教学的重重迷雾。
一、凸显学段特点,从杂乱走向有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从语文新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学段要求以“了解”为主;第二学段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达到“理解”层面;第三学段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发展到“推想、辨别、体会”的程度。可见,随着年段的递增,词语教学所承载的内涵及其发挥的功效不断丰厚,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为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既注意到各个学段的区别,又要在联系中发展和提高。教师只有循序渐进,把握住各个学段的明确教学要求,实施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教学,进行有序的词语教学训练,才能避免词语教学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杂乱境地。
二、开掘丰富意蕴,从解义走向会意
任何词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生动有效的词语教学应当讲究策略,教师充分利用比较辨析、移情体验、反复涵咏等方法,让词语学习从单纯的理解词意中剥离出来,走向对词语丰富意趣、意蕴的体会,走进广阔的词语教学世界。
(一)比较辨析,感悟表达
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词语学习还需经历比较的过程。四年级上册《毽子里的铜钱》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描写烤山薯老人的句子:“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句中的“塞进”一词是理解文本的关键。针对体会“塞进”一词的妙处,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辨析的方式理解词语:“塞进”一词可以换成哪些词?(放进)为什么不用“放进”,偏偏用“塞进”呢?由此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比较、辨析,学生逐渐明白“放”与“拿”展示出人物动作较小,主观意愿不强,而用“塞”字体现出老人是十分真诚地要给“我”烤山薯,老人的内心很善良,一个“塞”字便把老人的形象刻画出来了。此时,学生对于“塞进”这个词的意蕴就能轻松地体会,也能够准确地掌握住了词义。
(二)移情体验,水到渠成
教师在词语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是非常有必要的。“移情体验”就是让学生在走进文本、感知词语的过程中,积极地把生活体验联系到词语学习中来,获得情感共鸣和美的享受。在二年级下册《雨后》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雨后的操场上玩耍的经历,然后在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支持下,融入诗歌中雨后的广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使劲地踩着水”的快乐和“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的那份儿童的情趣。此时,由于加入了自身充分的自我生活体验,学生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词(如兴奋、骄傲),而是一幅快乐和谐的画面,而“兴奋、骄傲”这两个词语也顺势在学生的心里“扎根”。
(三)反复涵咏,体悟意蕴
词语教学是离不开具体语境的,两者的关系好比鱼与水。只有在语境中反复涵咏,学生才能走进文本,获取丰富的认知,激发情感共鸣,如鱼得水;反之,则水竭鱼枯鳞。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圆圆的沙粒》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查找词典,理解了“坦然”的意思是“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后,还进行了如下教学。
(幻灯片出示“美丽的阳光”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瞧,这就是沙粒们最喜欢的阳光了,在沙滩上享受着日光浴是多么舒服呀!可是……(幻灯片展示一片黑暗),你能体会到圆圆的沙粒内心的那份“坦然”吗?
生1:圆圆的沙粒也喜欢阳光,但是想到自己是要变成珍珠的,它就可以接受没有阳光的生活了。
生2:它一心想要变成珍珠,没有阳光也不能阻止它。
(幻灯片出示“奇妙的海景”图片)
师:孩子们,平日里最奇妙的海景,你看呀,多么热闹的场面,那曾是它的乐园。可是……(幻灯片展示一片黑暗),假如,你就是那颗圆圆的沙粒,你每天生活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世界里,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3(眉头紧锁):黑暗好可怕呀,我要在这里待多少年呢?不,我不会害怕的,我要努力成为一颗珍珠!
(幻灯片播放“滚滚的涛声”音频)
师:你听,多么动听的海浪声啊!还能听到阵阵海鸥的鸣叫呢!可是……(声音戛然而止)在蚌壳里,你再也听不到这么美妙的声音了,你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4:多么美妙的海浪声呀,真的很好听。虽然我再也听不到了,但是为了变成一颗珍珠,我愿意!
上述词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反复想象圆圆的沙粒在蚌壳中生活的情境,学生对“坦然”一词的理解与感受逐步由表层深入内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情境朗读,激活感受
要让学生把词语读出韵味来,就需要教师运用语境因素,通过营造出恰当的情境,逐步把学生带入文本体验之中,不断激活感受,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浙江潮》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先让学生听写二组词语:白浪翻滚、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沸腾、惊心动魄,然后在分别词语前面加上“潮水”“人们”来读,使得这些词语回归文本,有了画面感,学生自然而然读得声情并茂,也为整个阅读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
三、搭建实践平台,从积累走向运用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向“语言文字运用”。学生学习词语,从基本“了解”词语,到“理解”词语的思考内化后,更应该走向言语表达的外化。在教学词语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语用”练习,使词语实现最大限度地增值。有的词语包含着语言规律,学生学习词语后要学会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形成语言技能。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不懂就问》一文中,学习了“一字不错”后,教师借助该词让学生学习说一说“一×不×”的词语,引导学生积累同样格式的词语,如一声不吭、一丝不苟等。这样以新词带旧词,以旧词反刍新词,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词语。如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一课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如蔚为壮观、婀娜苗条、挺拔苍劲、玲珑精致、拥挤熙攘、千姿百态等。教师设计词语填空题: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泉州森林公园人群( )。走进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旁( )的大树,像卫兵坚守在岗位上。公园里美景众多,甚是( )。这其中,最吸引我的,当然是那池水中的荷花,有的( ),有的( ),犹如( )的少女。森林公园真是游玩的好去处!语文的外延是广阔的生活空间,教师充分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启发学生以想象拓展的方式去进一步丰富词语内涵,从而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道路上大步前行。教学六年级上册《荷塘旧事》一文时,教师可以出示两组词语:“月朗风清、浮光跃金、晶莹、点缀”,“喧闹、气喘吁吁、昏昏欲睡、闹得慌、哈哈大笑、满不在乎、不可名状”,引导学生选用其中的一组,或联系生活中的公园、校园等场景来描写事物景象,或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学生利用文本中的词语获得表达和运用的机会,使其成为思维学习中的一部分,并逐步鮮活起来。
总之,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建立起词的准确概念,把握住“三个走向”层层深入教学思维,真正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词语知识的理解、强化和运用。
(责编 杨 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