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16赵世礼刘本文廖丽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病房儿科优质

赵世礼,周 玉,刘本文,罗 西,廖丽莎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儿科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赵世礼,周 玉,刘本文,罗 西,廖丽莎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 分析我院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3月起于儿科病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选取我院儿科病房开放的67张病床,护理人员18例为研究对象,具体护理措施有:(1)改善传统护理模式;(2)制定针对儿童的护理方案;(3)营造轻松愉悦的病房气氛。抽取优质服务实施前后6个月两个时间段分别发放的120份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医院收纳的患儿家属,并且由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态度、环境、技术、管理以及对住院这段时间所产生的主观意向进行总结、评估。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相比较,患儿家属总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要显著高于优质护理服务前,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获得理想的开展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满意度

儿科是医院专门为婴幼儿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场所,由于收纳的患者年龄较小,思想认知还不成熟,因此在就诊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躁动、哭闹等情况,诊治配合度低,会影响医护人员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延误病情治疗[1]。基于患儿的这一特点,咱们的护理工作人员更应该有耐心、谨慎贴心的与患儿进行交流、沟通。本文以我院收纳患儿展开临床实践,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实施所展现出来的效果,具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儿科病房选取开放的67张病床,护理人员18例为研究对象,病床数量与护理人员比例为1:0.27。全体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40岁,平均(28.52±5.63)岁;其中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3名,护士3名。我院于2013年3月起于儿科病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2 护理方法

1.2.1 改善传统护理模式

开展优质护理模式,首先要对传统护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反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传统护理人员单纯配合工作的机械模式加以改良,可通过制定奖惩制度等方式,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改善其服务态度,从而促进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2]。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从过去的被动模式转化为主动模式,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高效完成。可组建配合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资深护士和实习护士,通过老护士带教新护士的方式,来促进弹性配合。护士长要合理配置现有的资源,对值班人员要合理安排,自己要先起到示范的作用。对于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要不断优化,尽力打造一支完美的优质护理服务团队。

1.2.2 针对儿童制定的护理方案

患儿住院起见,多半会不适应陌生环境,并对陌生的医护人员容易产生恐惧、抵触情绪,这些均会影响诊治工作的顺利落实。同时,患儿情绪激动,哭泣频率过高,会导致内环境紊乱,引发各类并发症,最终导致病情延绵。基于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患儿,尽可能给予患儿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逐渐提升,在住院期间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条件允许时,可在病房内设置游戏专区,以供患儿玩耍,同时注意保障患儿安全。另外,也可通过播放卡通片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定期给患儿讲故事来增进彼此的感情。针对表现良好的患儿,应给予赞扬,并发放糖果、笔、小本子等以资鼓励。

1.2.3 营造轻松愉悦的病房气氛

为患儿提供舒适、干净的住院环境,可在病房内放置多种盆栽,净化室内空气。可在病区设置指示牌,禁止喧哗,避免患儿因为噪音的影响受到不良刺激。将各类卡通人物粘贴在儿科病室、走廊等处,增加各类安全标志,营造轻松、愉悦的病房氛围,使患儿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

1.3 调查方法

抽取优质服务实施前后6个月两个时间段分别发放的120份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医院收纳的患儿家属,并且由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态度、环境、技术、管理以及对住院这段时间所产生的主观意向进行总结、评估。评估结果共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和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相比较,患儿家属总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要显著高于优质护理服务前,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实施活动前后满意度比较

表2 实施活动前后护理问题数比较

3 讨 论

儿科是医院专门为婴幼儿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场所,患者迫切需求的是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使患者始终保持心情愉悦,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3]。众所周知,婴幼儿患者痛苦耐受差,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对医院的陌生环境和医护人员有较强的抵触心理[4]。针对这一情况,为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更应加强对儿童患者全面护理服务方案的落实,尽可能地为患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其不良情绪,获取患儿信任,提高患儿配合度。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较传统护理,优质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示优质护理的实施,不但能为患儿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还能更好的造福患者。

综上,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获得理想的开展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1] 崔 燕.探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4(1):89-90.

[2] 王洪玲,江红霞.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14):332-333.

[3] 陈学珍,陈 云,冯建荣,等.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1(21):1541-1542.

[4] 杨雪梅,钏 新,顾小丽.品管圈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进护士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5,2(02):60-6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1.113.02

猜你喜欢

病房儿科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更正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