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2017-09-16张晓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实验组

张晓嫚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张晓嫚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配合基本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促进作用。结果 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脑血栓患者建立神经侧枝循环,提高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促进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平均年龄(55.3±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配合基本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第一,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交流沟通,疏导患者的抑郁、焦躁情绪,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第二,语言训练:护理人员需通过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等动作训练患者,再从啊、吧、啦等单音短句进行训练,渐渐过渡到复杂长句。第三,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应适当增加患者肢体活动量,从翻身动作开始训练,2~3小时翻身一次。加强患者腹肌训练(挺胸、挺腰)和臂力训练(坐起、抬臂)。第四,行走训练:护理人员需训练患者在行走时保持平衡的能力,协调患者的头部及眼睛,使患者保持抬头以及目视前方的姿势。训练患者的蹲起、抬腿等动作。

1.3 评价指标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标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判定标准,基本治愈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效为减少46%~89%,有效为减少18%~45%,无效为增加或减少18%以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护理前后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性疾病,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项目。脑血栓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多患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效预防,发病之初又缺乏治疗的及时性,导致病情扩大。脑血栓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因脑血栓导致死亡的概率较高,脑血栓导致残废的比例要高于脑出血,因此应引起老年人的广泛重视[1-3]。治疗脑血栓的过程中应谨慎用药,以改善脑循环为主要治疗目的,控制脑血栓合并症的进一步发展,加强防范脑水肿。有关研究指出,脑血栓的病情发展与患者的情绪存在关联性,脑血栓患者因为疾病的困扰常常导致多种负面情绪的出现,例如抑郁、焦虑、暴躁等等,这些负面情绪会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治疗脑血栓的阻力,同时还容易造成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一方面依赖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疏导,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治疗态度以及战胜病魔的决心,极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使更多脑血栓患者得到治愈[4]。通过护理,患者了解到脑血栓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法,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是,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的100例患者中,12例基本治愈,66例收到显著治疗效果,1例治疗无效,总治愈率达到98%;对照组的100患者中,4例基本治愈,32例收到显著治疗效果,17例治疗无效,总治愈率为8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训练,减轻患者的病情,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卫芳芳.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4191-4191,4194.

[2] 胡兰芳.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38-139.

[3] 闫芳芝.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134,137.

[4] 张志芳.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10):130-13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1.45.02

猜你喜欢

脑血栓康复实验组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