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缓解结肠炎患者心理负担方面的干预效果

2017-09-1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系统性结肠炎心理

易 萍

(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缓解结肠炎患者心理负担方面的干预效果

易 萍

(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研究系统性护理在缓解结肠炎患者心理负担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结肠炎患者心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43.8±5.7)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54.6±7.8);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结肠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系统性护理;结肠炎患者;心理负担

结肠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此病的复发率高,给病人带来了许多心理负担;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性护理,不仅能够使病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还能使病人的心理负担得到消除。本文主要对系统性护理在缓解结肠炎患者心理负担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所以,抽选我院收治的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9.1±2.3)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9~49岁,平均年龄(28. 6±4.3)岁。选取条件:无精神病、语言障碍者;符合结肠炎诊断标准者;无肝功能不全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项研究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让清醒患者进行低半卧位姿势,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腹胀以及腹部张力情况发生,还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以及循环功能,而休克患者就要进行平卧位,将其头部侧向一边;②早期患者不能食用任何食物或水,等炎症消失后半天,可进行少量的流质物食用,等炎症消失后两天,可进行半流质物食用;③密切观察病情以及生命特征的变化。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系统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病房内保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湿度保持在55%左右,让患者能够拥有舒适的休养环境;②心理护理:结肠炎患者病程长,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加上身体上的不适及排便形态的改变,患者饱受身心痛苦。护理人员应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通过交谈,心理测验等手段评估每位患者心理状态,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以及文化程度,利用语言、沟通技巧以及动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病护关系,使患者配合护理工作;③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休息以及运动,以防肠粘连现象出现,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病因,治疗方法及转归,让其对结肠炎有个基本了解或认识,发放相关疾病治疗的宣传手册,还应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各种事项,为其缓解负面情绪以及心理负担;④为患者讲解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对其讲解该病成功治愈的案例,让其能够积极、健康的对待疾病,并让其知道密切配合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坚持进行及时治疗就可恢复健康,从而使其治疗的依从性得以提升;⑤嘱咐患者辛辣、乳制品、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严禁进食,可进食一些软质、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纤维之类的食物,但一次不能进食太多,需少量,不过一天可进食多餐,以此来确保有足够热量摄入患者体内;⑥患者出院后,还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潜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嘱咐患者心态一定要保持良好,自我管理意识要加强,规律作息时间,适当做一些轻度运动,定时排便,以防发生便秘,医护人员还应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如若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医治。

1.3 疗效指标

利用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量表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利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躯体症状、心理社会功能进行评估,总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情感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评分对比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结 论

结肠炎属于慢性疾病,且其复发率高,其致病因素也有很多,例如,神经精神、感染以及遗传等,其临床特征为便秘、乏力、腹痛、消瘦、失眠、腹泻[1]。有的患者时而会伴有食欲不振、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如果任其病情自由发展就会使其突然恶化,其严重时的临床特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高热以及结肠穿孔等,更严重的是造成患者死亡[2]。结肠炎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伪膜性结肠炎,二种是缺血性结肠炎,三种是溃疡性结肠炎,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是最为常见的[3]。利用人性化的护理不仅能够使病人紧张忧虑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还能让治疗效果得到很好的保障,再利用全面的健康教育,即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结肠炎知识普及,这样也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陈秀芹[4]对86例结肠炎患者进行了研究报道,发现对结肠炎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结肠炎患者的心理负担,更能提高结肠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SAS评分(43.8±5.7)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54.6±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结肠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以,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李 嘉,刘 颖,罗 葳.系统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168-169.

[2] 王秀梅,邹玉敏,朱劲松.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36-137.

[3] 任 莉,王 晓,王 健,等.综合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4):821-822.

[4] 康宁宁,张 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压力管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5,30(17):67-6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1.40.02

猜你喜欢

系统性结肠炎心理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心理感受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