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017-09-16孙耀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皮肤感染湿疹皮损

孙耀辉,尹 瑶,张 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孙耀辉,尹 瑶,张 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皮肤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均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对局部皮损进行湿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局部皮肤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2,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集束化管理;湿敷;感染;护理

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是指皮肤相关疾病进行湿敷治疗过程引起的局部皮肤感染,是皮肤科一种常见的继发性病变。湿敷作为皮肤科重要的治疗手段,其操作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效果明确,被应用于各类皮炎湿疹的急性期,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渗出,加快局部皮损的消退[1]。同时由于湿敷操作不当带来的局部皮肤感染在临床中也越来越常见。随着医疗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以及患者对安全高效护理质量的需求,集束化管理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集束化管理是指一组经过询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其每个元素均有利于患者,并且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好[2]。我科于对湿敷患者采取集束化管理,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入选对象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皮肤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30人,女28人,年龄18~66岁,平均(40.2+6.4)岁;对照组男32人,女26人,年龄19~65岁,平均(41.1±5.8)岁。入选及排除标准:所有入选患者根据典型的皮损形态学表现及临床症状诊断为急性湿疹,所有入选患者需要在近2周内未针对湿疹进行专科治疗,无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重大系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的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湿敷方法,即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对局部皮损进行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2次,本别于09:00和18:00进行,湿敷间歇患者皮肤出现干裂者予以凡士林软膏外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干预措施。

1.2.2 集束化干预策略

(1)调查分析:调查引起湿敷患者局部皮肤感染的原因,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这些措施作为循证依据,制定成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制定操作流程 根据患者的皮损特点、分布、面积大小制定标准做操流程,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局部皮肤感染。

(3)培训与考核 制定预防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的规则制度,根据相关制度规定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湿敷操作的系统性培训,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要求每个护士严格掌握,并意识到每一步规范化操作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当培训结束后,所有护士进行统一的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结果量化评分,操作和笔试各50分,90分以上及格。通过综合考核及格的护士方可进行湿敷操作。

(4)疗效评定 局部皮损感染的发生以局部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即可判定为感染,并记录发生感染的时间和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局部皮肤感染发生率见表1,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72%,对照组发生率为13.79,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2,P<0.05),进而表明集束化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局部皮肤感染。

表1 两组患者皮肤局部感染比较[n(%)]

3 讨 论

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微生物侵犯机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健康的皮肤可以有效防止各类细菌、病毒、真菌等入侵,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3]。一旦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其抵御能力便下降,细菌便可通过皮肤屏障在局部寄生,引起皮肤感染,轻微的感染可以引起局部皮肤出现小脓疱,严重的可以在几小时内扩散累及一大片皮肤,甚至引发菌血症危及生命。引起局部皮肤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而在易感因素较大的公共场所,如医院、诊所、车站、游泳池等,发生感染的机率便增大。发生局部皮肤感染还存在个体差异,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其发生皮肤感染的可能性更大[4]。事实上,任何外界的损伤使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都容易引起感染,只要保持皮肤清洁、完整,便可防止皮肤感染[5]。而湿疹患者在急性期多伴有渗出,此时由于搔抓及炎症因子的趋化作用,局部皮肤屏障遭到破坏,更容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从而延缓皮损的消退,加重患者的病情。

本文中通过调查引起湿敷患者局部皮肤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湿敷操作护士没有严格掌握无菌操作规范,无菌操作观念淡薄;另一方面,患者依从性不强,在湿敷的过程中自行触摸湿敷部分皮损;另一方面,患者周围存在易感因素。针对这三大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总结,并制定湿敷操作流程,对进行湿敷操作的所有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并考核,直到考核合格后才能对患者进行湿敷操作,当把这些集束化管理措施具体应用于临床实际中,我们发现患者局部皮肤感染的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常规湿敷患者组的,这不仅减少了感染的发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还可以加快病人的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集束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皮肤湿敷相关性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 王 义,付兴琼,代 喆,等.3%硼酸液湿敷急性湿疹皮损最佳时间的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3):4-6.

[2] 夏蓓南.集束化护理与传统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938-940.

[3] 齐 心,孙立颖,温 冰,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1):999-1003.

[4] 吴愿如,黄 华,彭常军,等.21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2):1688-1689

[5] 胡尔西达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诊疗预防[J].中外健康文摘,2014,(4):241-24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80.02

孙耀辉(1976-),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女,本科,学士学位,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皮肤病方面的护理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皮肤感染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护理干预预防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皮肤感染的效果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及医护人员带菌情况的调查
改良换药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疗效观察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