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2017-09-15顾俊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发生率

张 俊,顾俊秀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张 俊,顾俊秀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风险护理事件中发生的情况及患者对研究结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在操作的过程中,对照组的透析护理不规范护理及护理投诉(P<0.05);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 风险护理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管理;血液透析;风险管理

在医院的临床护理中,经常会有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事件一般是指医院的护理职工对医院的工作人员、探视者和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有被投诉的事件发生。近年来,护理管理者努力的方向是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更好地提高医院护理的质量,给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血液透析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血液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可以有效地维持酸碱平衡和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是一个风险性较大、技术含量比较高、科学性强的血液净化方法[1]。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血液透析风险管理,确保患者在血液透析在治疗护理后的安全性。对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与过程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66岁,平均(38.4±5.3)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3.56±1.45)年。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39.1±5.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4.52±1.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轻度凝血、重度凝血、透析低血压。排除标准:有心脏病、对相关药物过敏、神经疾病患者、拒绝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例如:

用药、患者病房的清洁,加强透析中的生活护理,加强进行卫生宣传,了解患者心理,教会患者心理,教会患者自己调整入量,计算体重计保护内瘘的方法。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加强病友之间的相互教育,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营养支持和合理用药等的重要性,并给予指导说明一般的护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护理,适当运动,注意睡眠的充足以及在日常活动中的注意事项[2]。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患者的护理上加风险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先让患者及家属同意作为这次研究对象的相关条例的制度签字,并建立完善的血液透析相关制度,同时进行风险中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流程。

1.2.2 入院后,有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及家属一对一的讲解相关病情的症状以及治疗后的后遗症,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更加安心。开设相关病情论坛,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免因沟通不良导致医患纠纷,让家属在术后也配合护理工作人员[3]。

1.2.3 在患者进行配血及输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消毒处理、使用一次性透析用品等,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以免防止细菌感染。

1.2.4 在进行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相关术后症状进行检查,如做好每时每刻对患者进行询问,做好巡视病房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如:面色、脉搏、血压、呼吸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以免患者有不良反应,造成不良的后果。需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正确的处理。

1.2.5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常与患者沟通交流,舒缓患者对疾病所产生的压力,耐心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有助于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6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可多食谷类,适当吃水果、蔬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摄入不足。除嘱病人吃药物补钙外,还应强调饮食补钙法。血液透析的患者所需要蛋白质摄入量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透析效率、营养状况、有无并发症等来决定。保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物质的均衡很重要。

1.2.7 环境护理干预

由于患者的病症,对环境的要求相对于其他病症对环境的要求明显要高,因此保持患者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工作,每天及时清洁病房,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清新,尽量不要让患者在室外有粉尘等地方进行活动,对需要卧床的患者还要适当的协助患者翻身,以免患者出现压疮[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在这次风险护理管理当中所发生的情况以及满意度,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指导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是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上的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的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在操作的过程中,对照组的使用的透析护理不规范护理及护理投诉(P<0.05);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P<0.05)。见表1、表2。

表1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s)

表1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s)

注:观察组优胜与对照组,P<0.05

组别 n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有效率(%)对照组 45 30 10 5 85.3观察组 45 40 5 0 100 t 9.03 4.85 4.98 13.7 P<0.05

表2 风险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情况比较(±s)

表2 风险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情况比较(±s)

注:P<0.05

组别 n 不规范护理 意外事件 护理投诉 发生率(%)对照组 45 4 5 10 42.2222观察组 45 2 0 1 6.667 t 1.98 5 8.67 32.41 P<0.05

3 讨 论

在血液透析的风险护理治疗中,对护理的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患者自身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也是对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考验和工作承受能力[5]。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风险护理时间的发生,不仅影响治疗后的效果,还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命造成的危险。因此,在血液透析护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治疗后的风险因素管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风险管理护理之后,很明显的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有效地识别在护理过程中的潜在的影响因素,能更有效的在血液透析的关键护理流程和环节中处理护理管理的细节,具有显著性的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对照组在运用透析护理中因不规范护理及护理不标准引起的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1] 周丽华,刘坤涛,谢鹏程,等.血液透析装置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分析及风险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8):123-124.

[2] 祝 亮.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6):152-153.

[3] 谈 青.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245-246.

[4] 李素丽,刘 燕.静脉输液小组干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6):241-242.

[5] 倪耀华.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5(6):256-257.

本文编辑:刘欣悦

The value analysis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ZHANG Jun,GU Jun-xiu
(Jiangsu nantong university hospital, jiangsu nantong 226001,China)

R473

B

ISSN.2096-2479.2017.11.150.02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血液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