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2017-09-15谭恩
谭 恩
(梧州市工人医院产科,广西 梧州 543000)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谭 恩
(梧州市工人医院产科,广西 梧州 543000)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于改善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21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科优质护理的实施先后,分为观察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10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102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护理满意率及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较于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预防产后抑郁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以家庭为中心;产科优质护理;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不仅对产妇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同时对于其产后恢复和新生儿健康发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并给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精神负担,这就需要给予其优质的产科护理服务,着重强调家庭功能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家庭为中心,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其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均有着积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我院分娩的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科优质护理的实施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2016年上半年收治的产妇10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7.2±3.6)岁;其中初产妇81例,经产妇27例。将2015年下半年收治的产妇102例作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7.6±3.8)岁;其中初产妇73例,经产妇29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临产指导和产褥期护理,并得到基础的育婴知识教育和生活指导。而观察组则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充,给予其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产前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产妇及其家属普及孕期健康知识,告知其在饮食、用药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当中的注意事项,并由产妇家属进行监督。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使其保持心情愉悦,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避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产妇家属需要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产妇住院期间,其家属需要实时陪伴左右,在情感上给予其支持。根据产妇的喜好,家庭化的布置病房摆设,增加其熟悉感,有助于缓解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1]。②产时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分娩的具体流程,并对产妇丈夫予以相应的指导,告知其产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允许产妇丈夫陪产,能够在心理上给予产妇有力的支持,安抚其情绪,并对其进行按摩,能够极大的缓解产妇的痛苦。③产后护理:产后,产妇家属需要给予产妇更多的关怀,充分满足其心理需求。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学习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的相关技巧。进而增加母婴接触,以培养感情,帮助其快速适应母亲这一角色,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护理满意率及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比较 [n(%)]
2.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后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较于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评分、EPDS评分对照(±s,分)
表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评分、EPDS评分对照(±s,分)
注:护理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AS评分 EPDS评分观察组(n=108) 护理前 53.6±3.1 11.5±3.8护理后 39.8±4.1*# 6.5±1.4*#对照组(n=102) 护理前 56.2±4.7 11.7±3.5护理后 48.6±3.9* 8.4±1.9*
3 结 论
产后抑郁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属于产后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心理改变,产生抑郁的情绪。产后抑郁多发于初产妇当中,其对于母亲这一角色尚不适应,对于育婴存在着一定的焦虑和不安。产后抑郁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容易引起情绪的改变、自我评价降低以及对生活缺乏信心,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同时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产妇的围产期护理和产褥期护理当中,在给予其优质的产科护理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并给予其产前、产时和产后的相关指导。而患者家属需要多陪护在产妇身边,在情感上予以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围产期护理和产褥期护理当中,使产妇获得更多的关怀。使其获得满意的护理体验,缓解抑郁情绪,更快的适应母亲的角色,其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2]。
综上所述,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其对于产后抑郁的预防有着积极的影响,以更好的保障母婴健康,维护家庭和谐。
[1] 杨 艳,赵 钿.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200.
[2] 邓 莉,沈千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6):2575-2577.
[3] 任 婷,陈 洁,王循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79-48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