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对3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7-09-15黄海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上下肢肌力偏瘫

黄海燕

(广西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急诊科,广西 崇左 532200)

中医护理对3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黄海燕

(广西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急诊科,广西 崇左 532200)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患肢肌力、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4周观察组的患者患肢上下肢肌力、FMA、MB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行中医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脑卒中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造成大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言语、吞咽、心理等诸多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随老龄化日益加重,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更显重要,能帮助患者取得了更大的康复效果,降低致残率,本研究通过对首发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程7天至3个月,高血压者74例,冠心病者4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8,糖尿病14例,观察组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左侧偏瘫23,右侧偏瘫15例,年龄为40~77岁,平均(63.15±14.25)岁;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38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左侧偏瘫25,右侧偏瘫13例,患者年龄为43~78岁,平均(62.23±15.16)岁,两组在病程、病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伴发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头颅CT检查证实脑卒中患者,一侧肢体偏瘫,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认知功能正常能沟通交流。排除标准:非脑卒中原因导致的肢体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病情不稳定;病程超过3个月,合并肿瘤,伴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1)做好疾病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2)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沟通与交流,了解病人真实内心感受及对疾病恢复的心理期望值,告知患者疾病恢复是长期的康复过程,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才能有好的康复效果。向患者介绍以往成功病例,为患者树立一个目标和榜样,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引导患者主动锻炼,树立生活信心和回归社会的勇气[2],如有抑郁焦虑情绪,使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进行测评,进行心理干预。(3)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帮助患者保持合适体位,按良肢体摆放,良肢体对抗或防止痉挛出现,对肩关节给予保护,上肢置于伸展位,下肢置于屈曲位,定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防止足下垂、髋关节内外旋、肘关节曲位。每日不定时间段,指导患者有意识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有效运动,抬举、屈曲、外展、内收、外旋髋、膝、踝、肩、肘、指等,捡小物件,随音乐有节奏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功能,防止肌肉萎缩,每天活动2次,每次30次,用不同体位进行训练。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性主动运动,如床上移动、翻身运动、坐立位转换、bobarth握手、立位平衡训练,轮椅转换训练等运动。(4)饮食: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安排,部分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做好评估,并做相关预防噎食误吸防范。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具体操作:在常规护理的医护人员组中加入2名中医康复治疗师,针对观察组病例特点制定护理方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统一性培训。(1)艾灸,主穴:下肢取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上肢:合谷、内关、曲池。根据辩证取配穴,所有穴位不分主配,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20 min/穴, 潮红为度,每天1次的剂量进行施灸。(2)推拿:辩证取穴,每个穴位按压2 min后,采用揉法、推法等对患肢进行推拿,推拿1次/d,每次10 min左右。(3)中药熏蒸:辩证确定中药方剂,痰热腑实予星蒌承气汤,痰瘀阻络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气虚血瘀予补阳还五汤等,以药物布袋包裹后放入药物熏蒸机,温度设置42℃,30 min每次,1次/d。

1.4 观察指标

按上述护理方法,连续护理4周为1疗程,观察患者上下肢肌力、FMA、 MBI的变化。根据患者康复情况确定护理周期。

1.5 治疗效果评定

(1)生活能力评定: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百分制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强。MBI大于95分,无功能缺陷;MBI75-95分,轻度功能缺陷;MBI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MBI25-45分,重度功能缺陷;MBI小于20分,极重度功能缺陷。

(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百分制评分,评分越高,肢体功能恢复越好。Ⅰ级肢体功能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小于50分),Ⅱ级肢体功能存在较为明显功能障碍(50~84分),Ⅲ级肢体功能存在中度功能障碍(85~95分),Ⅳ级肢体功能不存在或仅轻微功能障碍(大于95分)。

(3)采用Lovett 6级分级法进行上下肌力评定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百分数(n),P<0.05时,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侧上下肢肌力评分

常规护理组、观察组患者的患侧上下肢肌力比较,护理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侧上下肢肌力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侧上下肢肌力评分(±s)

注:护理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上肢 下肢 上肢 下肢实验组 38 1.67±0.29 2.01±0.68 2.75±1.0※# 3.39±1.17※#对照组 38 1.64±0.28 1.98±0.71 2.21±0.79※ 2.83±1.06※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BI、FMA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BI、FMA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BI、FMA比较(±s)

注:护理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MBI FMA MBI FMA观察组 38 46.32±12.55 35.21±10.05 77.66±18.68※#56.28±13.18※#对照组 38 45.64±12.78 35.71±10.15 61.98±16.55※ 44.51±10.45※

3 讨 论

脑卒中是相关疾病、家庭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诸多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临床上除及时积极救治外,有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和远期康复都具有积极作用,是患者减少致残的重要措施。

脑卒中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中风”范畴,因虚、风、痰、火、瘀所致,病机复杂,涉及心肺肝肾及经络血脉,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疾病恢复的关键时期,积极治疗和护理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的躯体康复和心理康复有重要意义[3]。临床上发现常规护理对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不如中医护理[4],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偏瘫肢体肌力、FMA、MBI等指标的观察,经4周护理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上下肢肌力、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间护理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具有更好的康复效果。中医护理是中医辩证法则的具体运用,通过辩证实施个体化护理,既重视整体,又注重个体化差异,在患者整体康复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中医护理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偏瘫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6]。本研究中医康复护理采用艾灸、药物熏蒸等方法,以物理作用刺激患者相应的穴位,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刺激大脑皮层产生电活动,能兴奋神经系统,改善病灶区域的供血供氧,促进大脑神经功能恢复[7]。推拿活血化瘀、舒经活络,增强肢体局部营养,灵活关节运动松解关节黏连和肌肉萎缩,刺激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中医辩证法则进行“同病异护”,在饮食、调节情绪上亦有优势,能减少因饮食不当、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解除了饮食不当及异常情志对脏腑的损伤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偏瘫肢体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观察病例偏少,有待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研究总结与患者病情相符的中医护理方法 ,更好为更多患者服务。

[1] 李丽红,刘晓媚,曾碧峰,等.中医康复护理在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146-147.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3] 王 晴,秦 璇.卒中急性期病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4):113-114.

[4] 赵 洁.探讨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J].医学信息,2016,28(7):125.

[5] 高素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0-13.

[6] 彭淑芬,刘 立.200例脑血栓患者规范化中医康复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2819-2821.

[7] 王翠萍.首发脑中32例中医护理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33-34.

本文编辑:李 豆

R248

B

ISSN.2096-2479.2017.11.24.02

猜你喜欢

上下肢肌力偏瘫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