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进口动物检疫角度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9-15窦树龙季新成王永刚仇松寅罗添添于恒智刘亚峰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9期
关键词:进境检疫局检疫

窦树龙,季新成,康 伟,王永刚,仇松寅,纪 帆,徐 刚,罗添添,于恒智,刘亚峰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北京 100088;2.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广州 510623;3.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沈阳 110016;4.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00;5.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 518000;6.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重庆 404100;7.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南宁 530000;8.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锦州 121000;9.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 300000)

从进口动物检疫角度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窦树龙1,季新成1,康 伟2,王永刚3,仇松寅4,纪 帆5,徐 刚6,罗添添7,于恒智8,刘亚峰9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北京 100088;2.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广州 510623;3.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沈阳 110016;4.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00;5.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 518000;6.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重庆 404100;7.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南宁 530000;8.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锦州 121000;9.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 300000)

随着我奶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进口优质奶牛和牛遗传物质的需求旺盛,从畜牧业发达国家进口奶牛数量显著增加。我国年均进口奶牛约17万头,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主要进口活牛来源国。2014—2016年,共检疫进口奶牛535 367头,淘汰不合格奶牛138 660头,淘汰率为25.9%。澳大利亚、新西兰作为传统畜牧业发达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优良,国家兽医体系完善,奶牛品质优秀;智利作为扩种引源新开设的引种目的国,整体情况良好;乌拉圭的国家动物防疫体系有待提高。牛的遗传物质进口近年来稳中有升,美国、加拿大是主要进口目的国。建议通过扩种引源提升进口企业议价空间,改良和扩充我国奶牛种群基因库;通过原产地预检工作,确保进境奶牛的健康和品质;对进口动物检疫制度进行优化,合理配置检疫资源,提升检疫效率,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促进畜牧业贸易便利;通过简政放权和释放政策红利的方式为企业减负。

供给侧改革;进口奶牛;动物检疫 ;奶业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旺盛需求,为奶业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牛源短缺,尤其优良种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据估算,我国现阶段进口奶牛需求超过25万头/年。业界青睐进口奶牛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引种可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基础母牛数量,充实育种的物质基础,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奶业快速发展;二是从国外引进优良种畜是降低疫病、控制成本的捷径。进口奶牛和遗传物质历经国内外一系列检疫监管,携带疫病的几率极低,会为后期疫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 进口奶牛及遗传物质概况

1.1 进口奶牛概况

1.1.1 进口奶牛数量。“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我国奶业通过进口大量优质种牛,提高了奶源质量。自2008年以来,我国进口牛数量激增,至2014年已超过24万头(2008年进口量的18倍)。近年来,进口奶牛数量占进口牛总量的99%以上,2014—2016年,年均进口奶牛量为169 825头。预计今后几年,进口奶牛需求缺口为25万头/年,因此进口奶牛数量将会稳中有升。

1.1.2 进口活牛来源国。近年来,澳大利亚、新西兰占据我国奶牛进口市场90%的以上份额。澳大利亚是我国进口奶牛第一大来源国。此外,南美洲的智利和乌拉圭也占据一定的份额。

1.1.3 2014—2016年进口奶牛检疫情况。质检总局实施产地预检,淘汰检疫阳性和因外貌缺陷、皮肤疾病、跛行外伤、体格消瘦等原因不适合出口的奶牛。2014—2016年,在进口奶牛检疫工作中共检疫奶牛535 367头,淘汰不合格奶牛138 660头,淘汰率为25.9%,为企业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21亿人民币,有效维护了国门安全。从淘汰率上看,澳大利亚最高,淘汰率为33.20%,原因是其近年来出口量过大,造成存栏奶牛整体优质率下降;乌拉圭奶牛淘汰率较高,达到28.59%;新西兰的奶牛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淘汰率为16.25%;智利2014年刚开启出口牛业务,可供选择的优秀奶牛资源较多,所以淘汰率最低,仅为13.5%(图1)。2014—2016年,因疫病淘汰不合格奶牛64 856头,疫病淘汰率为10.87%。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基数大,淘汰动物绝对数量也多;乌拉圭疫病淘汰率最高,达到20.72%,说明该国动物疫病防控态势不容乐观;澳大利亚、新西兰淘汰率较低,分别为10.65%、9.25%,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兽医管理水平较高,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智利的奶牛淘汰率和淘汰数量都是最低的,仅为3.34%,这与该国优秀的兽医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是分不开的。进口动物检疫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个国家进口奶牛整体质量和检疫情况进行风险管理,检疫政策应有导向性。此外,图2反映出经过3次筛查、剔除工作,进口动物检疫能够显著控制动物疫病的传入风险。

图1 2014—2016年进境奶牛总体淘汰情况

图2 2014—2016年进境奶牛因疫病淘汰情况

1.1.4 2016年各国疫病检出情况

1.1.4.1 澳大利亚进口奶牛疫病检出情况。2016年,在澳大利亚进口奶牛检疫工作中,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牛副结核(JD)、赤羽病(AKABANE)、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EBL)、牛结核病(TB)等疫病。其中,IBR占全部检出疫病的64%,说明IBR在澳洲普遍流行。澳大利亚官方对IBR也未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澳大利亚是蓝舌病疫区。根据中澳议定书规定,从双方认可的蓝舌病非疫区进口奶牛,所以蓝舌病仅占检出疫病的0.13%。进行风险分类管理以及非疫区的划分,既能够保证从引种目的国引进种牛,又能降低疫病传入的风险。AKABANE、BVD和JD均占比约10%,说明这几种疫病在澳洲有一定的流行性,也是议定书要求重点检测的疫病。EBL在澳洲仅是零星检出血清阳性(图3)。

图3 2016年澳大利亚进口奶牛检出疫病情况

1.1.4.2 新西兰进口奶牛疫病检出情况。IBR是主要检出疫病,占检出疫病的91%。因新西兰不对IBR采取防控措施,所以牛群IBR携带率很高。新西兰也有JD、EBL、BVD、TB检出,但是数量很少,说明新西兰疫病防控体系完善,非蓝舌病疫区,也不需要检测赤羽病(图4)。

图4 2016年新西兰进口奶牛检出疫病情况

1.1.4.3 智利奶牛疫病检出情况。2016年,智利因疫病淘汰动物仅有217头。JD、BVD是主要检出疫病,表明这2种疫病在智利的流行情况及协议书确定检疫的必要性。EBL和TB均有检出,但占比较低(图5)。

图5 2016年智利进口奶牛检出疫病情况

1.1.5 进口活牛主要进口商。近年来,由于我国对进口种畜需求旺盛,一批有丰富活畜进口经验、成熟供应网络、完善隔离场设施的从事进口动物贸易业务的公司发展迅速,其中十余家进口动物代理商市场占贸易份额较大。

1.1.6 隔离场情况概述。目前,我国有种牛指定隔离场53个,国家隔离场4个,隔离场数量与口岸进境奶牛数量呈正相关分布,主要分布天津(17个)、河北(11个)、山东(8个)、江苏(4个)等进口奶牛数量较大的入境口岸。

1.2 进口牛精液及胚胎的概况

1.2.1 来源国。出口牛遗传物质检疫准入的国家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荷兰、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罗马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进口来源国分布范围广,提升了育种工作扩种增群的选择空间。

1.2.2 进口量。自2014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牛精液均在数百批次以上,货值均超过3 000万美元。进口牛胚胎每年也达到数十批次,货值数百万美元。遗传物质的进口整体稳中有升,个别年份受动物疫病影响,从而造成牛遗传物质进口的波动。美国、加拿大是我国进口牛遗传物质的主要来源国;受施马伦贝格病的影响,欧洲遗传物质2012—2016年的出口量急剧下降。自2017年起,已陆续解除禁令,恢复贸易,预计今后有较大幅度回升;澳洲较为稳定;南美洲进口自2016年起由于企业注册问题而暂停。

2 进口动物检疫制度

多年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境种牛检疫制度,包括检疫准入、检疫审批、境外预检和入境检疫监管、流向追踪等5大部分。

2.1 检疫准入

开放市场前,质检总局动植司组织专家组进行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对重点疾病传入、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与我国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管理措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磋商签署进口动物双边协定书,并对《动物健康证书》的模板进行确认。

2.2 检疫审批

在签订贸易合同之前,货主或其代理人向国家质检总局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辖区内指定隔离场按照《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监督管理。

2.3 境外预检

根据法和议定书要求,国家质检总局派预检兽医赴出口国开展境外预检。境外预检工作包括:官方见面会、原农场检疫、审核实验室资质审核、检验结果判定、隔离检疫、装运前临床检查等。

2.4 入境检疫监管

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动物入境前30天内报检。进口动物抵达国境口岸后,检疫人员进行锚地检疫、审核运输记录、动物健康证书、实施临床检查,并对场地、运输车辆和环境进行消毒。经现场检疫合格的动物允许调运至指定隔离场,接受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在隔离检疫期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派驻隔离场驻场兽医官员,对该群动物实施24小时监管,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监督对检疫阳性动物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2.5 流向追踪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过《进口种畜流向记录表》调查进境种畜健康状况,同时为开展进境动物风险分析、促进动物品种改良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必要的统计分析资料。

3 供给侧改革举措

3.1 推进供给市场多元化,开拓种源空间

质检总局积极与各国检疫部门开展磋商,主动寻找潜在货源市场,力促“一品多源”。2013年以来,先后与智利、立陶宛、罗马尼亚等国签署了种牛输华检疫议定书,使我国种牛来源国增加50%以上。2016年以来,陆续解除对欧洲多国施马伦贝格病禁令,恢复牛遗传物质贸易,来源国增加150%以上,基本满足了现阶段奶业发展需求,打破了少数出口国家的垄断地位,提高了我国进口商的议价空间,逐步形成有利于中国产业发展的买方市场环境。

3.2 推进检疫措施优质化,提升监管效能

3.2.1 预检模式改革。随着进口种牛数量的剧增,原来每批都派遣派预检的模式已不适应形势需要。质检总局探索预检模式改革,在澳大利亚等国派驻预检工作组,实施“一组公用、随报随检”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每批进口动物节省3个月时间,境内隔离检疫场运转效率提升50%以上。此项工作在国家审计署“惠民生”专项审计过程中得到充分肯定。

3.2.2 检测试剂评价。自2016年起,启动检测试剂评价工作,2017年将完成主要牛病检测试剂“双招标”工作,即对试剂供应商和试剂评价机构进行招标,在进出境动物检疫工作中,必须使用主管部门审核认可的检测试剂。

3.2.3 进口检疫情况通报会。自2013年起,每年召开2次进口种牛检疫工作座谈会,通报检疫工作情况,征求业界意见,明确下步工作方向。

3.3 推进贸易成本最小化,减轻企业负担

质检总局深入分析奶牛进口工作中涉及检疫的企业贸易成本,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精准发力:一是在境外预检环节,通过预检模式改革使成本降低了50%;二是在进口报检环节全面免除检验检疫收费,预计今年将免除奶牛进口费用2 000万元;三是入境后实验室检测环节,自2017年起申请专项财政资金4 500万元,以补贴检测经费不足。上述3项改革措施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至少7 000万元,平均每头牛降低成本400元。

3.4 推进红黄牌制度化,维护公平贸易

坚守安全底线、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是质检总局的法定职责。在检疫工作,有很多不符合检疫规定、恶意破坏公平竞争的典型案例:某出口商涉嫌恶意欺诈,在出口隔离检疫期间故意大量投喂精饲料,造成动物酸中毒,不能如期起运,而后宣布破产,造成中国进口企业巨额损失;某出口商对于异性双生牛拒不履行赔付责任;某出口商未剔除阳性动物直接装船;某农场主篡改动物在农场停留时间;某实验室同一检测报告上同一头牛两种不同的检测结果,等等。针对上述情况,质检总局2013—2016年先后发出1张红牌、5张黄牌,有效维护了公平的贸易环境。

3.5 推进监管体系信息化,提升监管水平

借助物联网、GIS等技术,2013年,质检总局启用“进境动物检疫管理系统”,目前已累计数据1 400多万条。该系统对进口动物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实现进口动物全面可追溯和国外动物疫病的动态监测;系统规范了境外预检、境内隔离检疫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实现检疫结果的自动判定,避免人为偏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为动物检疫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如,通过筛选历史数据,对新西兰EBL流行状况有更为直接可靠的证据,在流行率不足万分之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取消相关检测。

(责任编辑:孙荣钊)

Promoting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Dairy Industry by Strengthening Quarantine towards Imported Animals

Dou Shulong1,Ji Xincheng1,Kang Wei2,Wang Yonggang3,Qiu Songyan4,Ji Fan5,Xu Gang6,Luo Tiantian7,Yu Hengzhi8,Liu Yafeng9
(1.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RC,Beijing 100088;2. Guang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Guangzhou,Guangdong 510623;3. Shenya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Shenyang,Liaoning 110016;4.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Beijing 100000;5. Shenzhe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Shenzhen,Guangdong 518000;6. Chongqi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Chongqing 404100;7. Guangx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Nanning,Guangxi 530000;8. Jing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Jingzhou,Liaoning 121000;9. Tianji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Tianjin 121000)

With the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dairy industry,the demands for importing high-quality dairy cattle and cattle genetic material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and a great number of dairy cows were imported from countries with developed animal husbandr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the annual average number of imported dairy cattle into China is about 170 thousand,which were mainly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During 2014 to 2016,among the 535 367 imported dairy cows treated wi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138 660 were eliminated,with an elimination rate of 25.9%. Thanks to the developed traditional animal husbandry,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excellent practic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animal diseases,complete national veterinary system and outstanding quality of dairy cows. In addition,as a country which was newly designated for introducing breedingcattle,Chile showed a good situation in overall,while the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system of Uruguay need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import volume of genetic materials of cattle showed steady growth in recent years,which mainly come from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In view of the analysis,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improving and enriching the genetic pool of breeding dairy cows by expanding import sources and broadening the bargaining space;ensuing the health and quality of imported cows by pre-quarantine at the place of origin;optimizing the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ystem for such animals;reasonably allocating the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resources,enhancing quarantine efficiency,facilitating the trading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ase the risk is controllable;alleviating the burden on enterprises by 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ing power to the lower levels and releasing dividends of policy.

supply-side reform;importation of cow;animal quarantine;dairy industry

S851.34

C

1005-944X(2017)09-0041-05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9.011

猜你喜欢

进境检疫局检疫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掌握关键技术要领 提高油松育苗效益——访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局长、山西农科110专家苗振旺
秋季谈圃地苗木的管护——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局长、教授级高工苗振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中山去年进口服装同比增92.5% 质量不合格率高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