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2016年全球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状况分析

2017-09-15袁丽萍宋建德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9期
关键词:交界亚欧以色列

袁丽萍,宋建德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2013—2016年全球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状况分析

袁丽萍,宋建德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2013以来,全球共有60个国家报告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疫情。其中,非洲多数国家仍呈地方流行性,在中东地区进一步蔓延,传入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并再次出现跨湖传播,传入部分亚欧交界国家和欧洲国家。LSD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持续向北扩散,再次出现跨湖传播,全球疫情形势持续恶化;二是以散发为主,季节性差异较大,受气候环境因素显著影响;三是传播途径广泛,传播媒介众多,但以感染动物移动和蚊子苍蝇等节肢媒介机械传播为主;四是LSD发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疫苗免疫是控制LSD传播的最主要措施。目前,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不断加大,提示应做好进口监管、监测、宣传培训和技术研究等储备工作。

全球;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病学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黏膜、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在5%~45%之间,病死率最高可达10%[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指出,LSD的潜伏期为28 d[2],易感动物为牛(主要包括黄牛、瘤牛和家养亚洲水牛),主要通过蚊、蝇等节肢动物进行机械性传播,无特异性治疗方法。《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中列出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病原分离、抗原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血清学方法(病毒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3]。该病过去主要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但近年来已遍布非洲多数国家,并逐渐传播到中东和部分欧洲国家,尤其是2014年以来在东南欧地区的快速扩散,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1 流行史

1929年,LSD首次在赞比亚发生,当时人们认为该病是由于中毒或者对昆虫叮咬过敏引起的。1943—1945年,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南非出现LSD病例,此后才确定该病为传染性疾病。直到1949年,该病持续在南非流行,导致800多万头牛感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57年,该病传入东非的肯尼亚,1972年向北蔓延至苏丹,1974年传入西非的尼日利亚,1977年,毛里塔尼亚、马里、加纳和利比里亚都有报道该病病例。1981—1986年,坦桑尼亚、肯尼亚、津巴布韦、索马里和喀麦隆均有该病流行,感染牛死亡率约为20%。1988年,LSD首次传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埃及;1989年,埃及再次发生LSD,并扩散到22个省,虽然发病率仅为2%,但造成1 449头牛死亡。1989年,LSD首次传出非洲大陆,传入中东的以色列,以色列对所有感染牛和接触牛进行了扑杀,并进行了环形免疫,疫情迅速被扑灭;此后科威特(1991年)、巴林(1994年)、巴勒斯坦(1994年)、阿联酋(2000年)等中东国家相继报道发生LSD疫情,但多为散发。2006—2012年,LSD持续在非洲地区多数国家呈地方性流行,并在巴林、以色列、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等部分中东国家散发,期间累计共有43个国家报告发生LSD,但总体扩散范围并未有大的增加。

2 近期流行状况

2013年以来,LSD出现蔓延扩散趋势,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发病国家持续增多,并再次出现跨湖传播,传入欧洲[4]。2013年,LSD传入约旦、伊拉克和土耳其;2014年,LSD传入伊朗和阿塞拜疆;2015年,LSD持续扩散传入亚美尼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并首次传入希腊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2016年,LSD在欧洲及欧亚交界等地继续蔓延,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格鲁吉亚、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相继报告发生LSD疫情。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6年,全球共有60个国家向OIE报告发生LSD疫情,其中非洲、亚洲和欧洲国家分别占63%、25%和12%[5]。

表1 2013—2016年全球发生LSD的国家

2.1 非洲

LSD起源于非洲,1988年之前一直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流行,在非洲中南部流行比较严重;1988—1989年,LSD首次传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近年来,非洲仍是LSD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每年发病国家数量在30个左右,发病国家跨越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等非洲广大地区,并在许多非洲国家呈地方流行性。据OIE世界动物卫生信息系统(WAHIS)统计,2013—2016年,非洲的安哥拉、贝宁和赞比亚等38个国家报告发生LSD,期间该地区未新增LSD首次发病国家。其中,津巴布韦每年报告的LSD疫情起数最多,2013—2016年累计报告疫情达6 349起,累计发病牛26 258头、死亡1 260头。除津巴布韦外,2013—2016年报告LSD疫情较多的国家还有赞比亚、埃塞尔比亚、斯威士兰、南非、布基纳法索和坦桑尼亚等国家(图1)。

2.2 中东

1989年,LSD首次传入中东的以色列,并在该地区国家间不断扩散,先后蔓延至以色列、科威特、巴林、巴勒斯坦、阿联酋、黎巴嫩、阿曼和约旦等8个国家。2013—2016年,LSD在中东地区进一步扩散,伊拉克(2013年)、伊朗(2014年)和沙特阿拉伯(2015年)先后首次报告发生LSD,导致该地区累计发病国家增加到11个。其中,伊拉克、阿曼、伊朗和以色列报告的疫情起数最多,2013—2016年分别累计报告LSD疫情918起、505起、433起和172起。截至目前,除以色列、约旦、黎巴嫩、阿曼和巴勒斯坦的疫情已经扑灭外,中东其他国家的疫情还在继续。

图1 非州主要LSD发病国家

2.3 亚欧交界和欧洲

2013年,LSD首次传入亚欧交界的土耳其后,在该国定殖流行并不断扩散。此后,LSD进一步扩散,传入亚欧交界的多个国家,并再次出现跨湖传播,传入希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并继续在欧洲地区蔓延。其中,土耳其LSD已呈地方流行性,每年报告疫情数百起,发病省份达50余个,2013—2016年累计报告发生1 533起LSD疫情(其中2013年18起、2014年784起、2015年510起、2016年221起),累计7 931头牛发病、1 459头牛死亡、4 460头牛被销毁。截至2017年6月,该区域共有12个国家首次报告发生LSD,累计报告疫情3 014起,发病牛达31 451头(表2)。发病国家采取了动物移动控制、筛检监测、清洗消毒灭虫、区划管理、追溯、媒介控制、隔离检疫、无害化处理、免疫扑杀等一系列措施。目前,除土耳其、俄罗斯、希腊、马其顿和黑山共和国这5个国家外,保加利亚等7个国家已经宣布扑灭疫情。

3 当前流行特点

2013年以来,非洲地区LSD疫情持续流行,多数国家均为地方流行性;中东地区LSD进一步蔓延,传入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在其他地区则再次出现跨湖传播,传入部分亚欧交界国家和欧洲国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2013—2016年全球LSD的流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表2 2013—2016年亚欧交界及欧洲国家LSD发生情况

3.1 持续向北扩散,再次出现跨湖传播,全球疫情形势持续恶化

2013年以来,虽然非洲和中东地区仍是LSD最主要的流行区域(发病国家占全球的88%),但是LSD却继续向北扩散,再次实现跨湖传播,传入土耳其、俄罗斯等亚欧交界国家,并继续沿黑海向北扩散,穿过西岸的东南欧和东岸的高加索地区,传到俄罗斯[6]。据统计,2013—2016年全球新增LSD首次发病国家15个(其中欧洲、亚欧交界和中东地区分别为7个、5个和3个),说明全球LSD疫情形势持续恶化。

3.2 以散发为主,季节性差异较大,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显著

LSD发生一般为散发,多数国家每起疫情的平均病例数都较少,主要取决于动物移动、免疫状态、风向和降水等因素,如埃及和以色列时隔17年后再次发生LSD,就是由这些因素共同引起的[7]。同时,LSD在非洲、中东和欧洲发生的季节性差异较大,在欧洲季节性模式明显,而在中东和非洲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如2016年东南欧国家发生的LSD疫情多数集中在夏季,这主要与媒介存活的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6],而非洲的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中东的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国家,则全年均有LSD疫情发生,土耳其部分疫情甚至发生在冬季。此外,据有关专家建立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温度、植被等)、牛群分布和疫病暴发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8],LSD的发生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通常与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和高密度的叮咬昆虫有关。

3.3 传播途径广泛,传播媒介众多,但以感染动物移动和蚊子、苍蝇等节肢媒介传播为主

LSD传入无疫国家/地区的风险因素包括节肢媒介活动、动物移动、车辆或人员移动等,但感染动物和节肢媒介的移动被认为是LSDV传入和进一步扩散的最主要风险因素[9]。其中,引入感染动物是将LSDV传入一个国家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长距离传播),而携带病毒的媒介移动(包括风源传播、借助动物移动等)是LSDV短距离传入一个无疫国家的可能途径。如阿曼LSDV是由于从非洲好望角国家(包括索马里和吉布提)进口了部分感染牛而引入的;土耳其LSDV可能是由于感染动物非法移动和媒介移动从叙利亚和伊拉克传入的;2014年阿塞拜疆、伊朗、黎巴嫩、埃及和巴勒斯坦等国家发生的LSD疫情,可能是由媒介昆虫传入的。根据有关文献,可充当LSDV媒介的吸血节肢动物可能包括蚊子(双翅目、蚊科)、苍蝇、库蠓、蜱等,多数媒介传播LSD的距离很短(约10~20 km)、传播速度也较慢(约2 km/d)[6]。如1993年和2006年以色列发生的LSD疫情,怀疑是由于风将感染的厩螫蝇从埃及携带到以色列导致的;在南部非洲,LSD发生与苍蝇和蚊子有关。

3.4 发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疫苗免疫是控制LSD传播的最主要措施

针对LSD防控,发病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移动、消毒灭虫、隔离检疫、筛检监测、扑杀销毁、无害化处理、媒介控制和免疫接种等[10],但用LSD同源活疫苗进行大规模免疫接种被认为是控制LSD传播的最有效方法[11]。非洲(如津巴布韦、纳米比亚、马里、塞内加尔、肯尼亚等)、中东(伊拉克、以色列、巴林、约旦等)等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LSD疫苗免疫;亚欧交界和东南欧国家发生LSD疫情后,采取了全面扑杀结合免疫的防控政策,如亚美尼亚对34.4万头牛进行了免疫,格鲁吉亚对23.5万头牛进行了免疫。目前,仅有LSD弱毒疫苗可商业化供应,常用的有Neethling株同源弱毒苗和异源的绵羊痘或山羊痘弱毒苗,如非洲和中东等用Neethling株弱毒疫苗对牛进行免疫,免疫力持续2~3年[12]。

4 有关思考

2013年以来,LSD在亚欧交界和东南欧国家的首次流行以及在中东地区的扩散,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我国境内尚未发生LSD疫情,但我国与全球有关国家(包括LSD流行的非洲、中东、亚欧和东南欧等地区的国家)的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也在加大。LSD属于OIE法定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虽不属于我国农业部发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疫病,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规定的一类传染病,且2014年以来我国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已发布一系列防止LSD传入我国的公告及相关文件,禁止直接或间接从LSD发病国家进口牛及相关产品。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口岸监管和边境控制,对进口动物及其产品的轮船、飞机等运输工具采取媒介控制措施,对季节性转场放牧牛群加强监测,对养牛业从业人员和兽医人员开展LSD宣传培训;同时加大对LSD流行病学(如病原特性及其基因学、传播途径、媒介种类、野生动物作用等)、诊断技术(区分疫苗毒和野毒的试验方法、简单快速实用价廉的血清学筛检方法等)和防控技术(不同控制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制等)研究,强化LSD防控技术储备,有效预防LSD的传入。

[1] OIE. Technical disease cards:Lumpy Skin Disease[EB/ OL].(2017-07-01)[2017-08-10]. http://www.oie.int/fileadmin/ Home/eng/Animal_Health_in_the_World/docs/pdf/Disease_ cards/LUMPY_SKIN_DISEASE_FINAL.pdf.

[2] OIE. Terrestrial Animal Health Code :Chapter 11.11Lumpy Skin Disease[M]. Paris,France:OIE,2016.

[3] OIE. Manual of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 for Terrestrial Animals:Chapter 2.4.13 Lumpy Skin Disease[M]. Paris:OIE,2017.

[4] 袁丽萍,宋建德. 2015—2016年欧洲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状况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2017,34(8):32-35.

[5] OIE. WAHIS[DB/OL]. http://www.oie.int/wahis_2/public/ wahid.php/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timelines.

[6] EFSA. Lumpy skin disease: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J]. EFSA journal,2017,15(4):4773.

[7] EFSA. Scientific Opinion on lumpy skin disease[J]. EFSA journal,2015,13(1):3986.

[8] LINA A,MARKO P,PAOLO T,et al. Current animal health situation worldwide:analysis of events and trends: 85th General Session[R]. Paris:OIE,2017.

[9] EFSA. Strengthen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 East Europe and Middle East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umpy Skin Disease(LSD)[J]. EFSA supporting publications,2016,13(7):7.

[10] CORNELL T,AWADA L,TIZZANI P,et al. Mapping the spread of lumpy skin disease using WAHIS data[J]. OIE bulletin,2017(1):81-88.

[11] EFSA. Urgent advice on lumpy skin disease[J]. EFSA journal,2016,14(8):4573.

[12] FAO. Emergence of lumpy skin diseas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Basin countries[J]. FAO-empres watch,2013,29:2.

(责任编辑:杜宪)

Analysis on Global Epidemic Situation of Lumpy Skin Disease from 2013 to 2016

Yuan Liping,Song Jiande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

The outbreaks of Lumpy skin disease(LSD)were reported in 60 countries since 2013. LSD was endemic in most African countries and spread further into Iraq and Iran in Middle East. Meanwhile LSD was spread across continents again and introduced into Eurasian and Europe reg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SD were followed. Firstly,LSD virus was expanded northwards persistently,introducing into Europe and showing a deterioration of the global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Secondly,the outbreaks of LSD were mainly sporadic and the difference of seasonal pattern was influenced b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rdly,the principle method of transmission was mechanical by arthropod vector and movement of infected animals. Fourthly,vaccination with homologous 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 was most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LSD spread. Now the risk of LSD introducing into China was constantly increasing. Some technology reserving works should be done well,such as supervising of import,surveillance,awareness and training,and technology research,etc.

global;LSD;epidemiology

S851.3

B

1005-944X(2017)09-0019-05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9.0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200500)

并列第一作者:袁丽萍、宋建德

猜你喜欢

交界亚欧以色列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哀伤
热气球之旅
一例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的两种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
单源交界性激动的多样化表现三例
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规模体量题材为历届之最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