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夙沙国 煮盐在昌阳

2017-09-13辛岳洲

中国盐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笔者

■ 辛岳洲

再论夙沙国 煮盐在昌阳

■ 辛岳洲

编者按:2009年8月笔者在本刊发表了题为《夙沙国煮盐在昌阳——今海阳市》一文(以下简称《煮盐》),文章发表后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对夙沙国的关注,一些专家对夙沙国的定位有不同的见解,这有助于求是。7年间,笔者多次到夙沙国故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整理这里的传说、记闻和乡镇志,对夙沙国煮盐在昌阳这一观点形成了系统的科学认识。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物质基础相关。夙沙氏是东方文明的原典,中国历史天幕上的一颗巨星,是渊薮几千年的侯国,蕴含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淳朴的精神,并引领着东夷文明的进程,煮盐是她最早的创举,也是世界之最,只所以如此辉煌照人,这与她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关。现就夙沙国古城遗址与文明延续、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食物链与加工储藏、植被与煮盐、忠臣箕文与史志中的夙沙国等再论如下:

一、夙沙古城遗址与文明之延续

海阳市行村镇的平川上,据考证,夙沙古城遗址在文山西麓、白沙河东岸、南与“田中间”相接、北与庙河前村新石器时期遗址相交,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存,今已被新建房屋所取代。其西隔白沙河是“小弑祃台”与半冢,即西方神明之墓,颜师古曰:“西方为冢墓所放”,正应古制。西南是祭神台,隔河是庙埠顶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其后是汉昌阳县古城遗址。沿文山南去到丁字湾即有名的桃林杨家园贝丘遗址群,碳十四测定距今五千年。就是说环城每一个部位都是古文化遗存,凸显着古夙沙国存在与文明之延续。

“祭神台”,在庙埠顶新石器遗址东略凹处,靠近白沙河有一土台,村人称“祭神台”。昔符秦王嘉在《拾遗记》中云:“薄筑圆丘以祀朝日。”[1]惜上世纪八十年代挖土积肥夷为平地。《史记·封禅书》也有记:“地贵阳,必积圆丘於泽中。”由此可见祭神台的历史延续。

“田中间”是三代时井田制的遗存,在这里已经保留了四千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整地改土、填沟洫、平阡陌才并于大片,这令人感到惋惜,它贵在这是传疑时代的“真”,能保存到此时恐怕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笔者亲履现场,感受那古老文明的气息,久久不愿离去。村委会计告诉笔者:“当年四周耕地谁也耕不着它,真怪。”笔者告诉他,这并不神秘,“古者井田九顷,八家环而居之,一夫食一顷,中一顷树蔬凿井,而八家共汲之。”[2]这就是中间那一顷。试想:地有界,越界必违规,一家违规其余七家征之,有谁能违?他点头称是。笔者还告诉他,昔文忠公在“本论”中云:“昔尧、舜三代之为政,设为井田之法,籍天下之人,计其口而皆授之田,凡人之力能耕者,莫不有田而耕之。敛以什一,差其征赋,以督其不勤, 使天下之人力,皆尽于南亩,而不暇乎其他。”[3]这是治国安邦之举措。(见图1)

图1 鹏化庄村3号机井房145号储水口前即三代时的“田中间”

“蓍沟”,长满蓍草之沟。文忠公在《苦竹辩》中云:“古者大智大圣之人有所不知,必问龟蓍以求是。”[4]蓍草是长在古夙沙国城址外、沟洫里,今已建上房屋,但蓍草不绝。在文山西麓“东弑祃台”处也有许多蓍草,这些再次验证夙沙京畿所在与文明的延续。

祭神台、田中间、蓍沟三者环绕着夙沙古城,自然体现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特别是祭神台,它是古人对不知的精神依托,迷惘时的慰藉,它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感;“昔先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以谋虑,以后考之於蓍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组成体系,迩足珍贵。行村镇孙家夼村人,唐宋时曾在这里居住,这些乐安孙氏自东魏就编为灶户,也是海阳市最早的居民,距今约一千五百余年,他们的先人是上述三者之见证人。

图3 此图摘自《考古烟台》“秀润灵光的龙山玉器 ”王富强 于祖亮

图4 以起军旅以治兵守、还是国王守猎时祭地的礼器

二、自然环境

《行村镇志》载:“全境广七公里,袤十四公里,面积九十八平方公里。依垛山吻黄海,北高南低列丘陵以障东、西、北三疆。抱丁字湾,怀麻姑岛。”这就是夙沙京畿之地。有八千余亩平川居中,白沙河纵贯南北,境内有山22座,山与山有岭相连,谷与谷与白沙河相通,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然环境,让夙沙氏能择其善而从之。此处东经120°54′,北纬36°40′,是地球上最适于人类居住的经纬带。

新石器时代的夙沙氏选择了海进时龙山北窦疃台址,海退时又选择了龙山南大闫家白沙,其前即今日之小滩盐场。蜊岔埠贝丘遗址、其前今日之向阳盐场。桃林杨家园贝丘遗址群左右是桃林、子等盐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选在台址上,背靠山岭,一侧是河谷,有斥卤滩,滩的尽头是潮间带,贝类滋生地。他们充分地依赖于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环境。从思维的角度观察,他们已有了时间、距离、效率、安全、防洪等观念,择居时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煮盐》一文曾指出,昌阳古城遗址地下一米处出土了一排十五个灶坑与盔形器,已说明那时人们已形成规模生产,已形成了较明确的分工与生产管理,可惜这些文物被后人视为冥器,全部毁于镢头下。

三、气候条件

海阳市地处胶东半岛南岸黄海中部,“是华北东端,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大约在600-900毫米。”[7]这里春夏间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温暖舒适。秋季丁字湾周边由于崂山山系影响,稍有缓解西南季风的影响,小环境气候亦适宜居住。冬季由于山岭阻隔,山前阳坡温暖宜居。半岛北部冬季由于受蒙古高压影响,盛行寒冷的西北风,风从黄、渤海海面吹来,透着刺骨的冷气,真是风之刺威虐及于人。正如研究员王富强先生指出:“黄、渤海大陆架,在河海的冲刷下,不仅土薄沙厚,无法定居,而且距山林较远,生态资源单一,也不适合从旧石器时代从洞穴中走出来的人们的生存。在空旷无蔽的黄、渤海大陆架定居,也是经不起强烈季风袭击的,新石器时期很少有人类在此活动”[8]。据庄振业等专家研究:“莱州湾东海岸的沉积和地貌6000-5000年前的海平面仅高出现在海平面1.5-2米。”以此为据每月高潮期海平面还会高出1米左右,若遇东北风还会增高。综合推之,今海拔3-4米的地方,当年还是潮间带区间。

四、食物链与加工储藏

夙沙氏的饮食条件及储藏也是顺应天时。《行村镇志》载:“海产资源丰富,潮间带栖息的生物180多种,其中鱼类70余种,一半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季来此繁衍生息,滞留时间长,给捕捞提供了捕捞机会。一些喜欢在浅滩、河谷繁衍的鱼类如鲈鱼(古亦称鲔鱼)、马步鱼、梭鱼等,他们会随着潮水进入很远的河谷,落潮时常常会搁浅于河谷中回归不得,给捕捞提供机会。庙埠顶新石器遗址出土了网坠(见图5),这证明夙沙氏已经使用了网具,也切合了夙沙瞿自善捕鱼的记载,对群游鱼类的捕获是显而易见的。乌贼产卵后一部分会死亡是自然规律,东南风会把它送上岸,拣拾是妇女、孩子、老人都可以做的,至上世纪依然如此。秋季,鲈鱼、梭鱼、马步鱼等幼鱼多成群在河谷和入海口洄游,这给再次捕获提供机会。滩涂中的泥蚶、牡蛎、脉红螺,滩蟹、藻类一年四季天天可采,特别是入夏,夜晚靠踩、摸凭感觉即可捡到,成为一种收获方式。劳动时间的延续久而成习,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格。海阳海域是正规半日潮,形成白昼两次捕捞,天时地利成就伟业,这些劳动,人人可作,这就可替代出更多的人力从事煮盐与农业、狩猎等活动。食物的多种多样,促使了夙沙人的体魄健壮,为盐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

图5 庙埠顶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网坠

回游鱼类捕捞多在初春,是个无蝇期,宜于加工储藏,使饮食无短缺之忧。

丁字湾海域生产的鱼、虾、贝类也应了著名地理学家英国人莱尔的“均变说”,古今一致。《史记·货殖传》:“鲰千,鲍千钧。”颜师古诠释为:“鲰,今不著盐干晒者;鲍,鲐鱼;,刀鱼。”这些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春汛单船千斤是常有的事,丁字湾的泥蚶、牡蛎、脉红螺,至今收获颇丰。《史记·货殖传》所言的鱼类和贝类,两千年前如此,按“均变说”五千年亦当如此丰富喜人。1985年桃林年产泥蚶23万余斤,由此可见一斑。

五、植被与煮盐

在胶东半岛南部通过对植物孢子粉的分析:“在距今8500-5000年,木本植物含量占优势,松属开始出现,阔叶花粉显著增加,栎属花粉含量呈现最大值(50%),其次是栗、榆、桦树等。”[9]

《盐铁论》云:“故盐冶之处,大校皆依山川,近铁炭。”[10]。夙沙氏煮海为盐,自瞿子始采用溃沙煮盐。《煮盐》一文笔者已提出溃沙是盐不是沙,是指斥卤滩上蒸发的盐。煮盐必用溃沙、海水和炭,三者缺一不可。在新石器时代,靠的是肩扛人抬,远离煮盐地,都会制约生产。尤其是炭,行村一镇有22座山和无数条岭,长满了栎、栗、榆、桦等,在没有煤炭开发时,栎是最好的炭,栎树燃烧时明火过后剩下的是炭,炭燃烧时出现蓝色的火焰,温度极高,也是冶铁的好原料。砍砸后的栎,来年抽条,依然为柴。夙沙氏以栎为柴煮盐,对火种的认识和利用进一步提升,其他燃料是放在明火上方引燃,栎炭是燃烧的炭放在上面向下面引燃。溃沙和栎炭煮盐的应用是夙沙氏集体智慧的结晶,使其成为引领东方文明的先驱。海水每天两次漫过潮间带,北侵斥卤滩,沿白沙河而上,岸边的海水含盐量高于大海里的水,取之不尽,近在咫尺,可谓自然天成。笔者闻古者庄周之说:“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然煮盐冶铁栎乃佳材,也难免伤夭之痛。

自煮盐一文发表后,笔者多次去海阳市行村镇,在山上发现了曾开采过的古铁矿和古铜矿坑,推断出这些矿床留下的无机盐,可能就是兰、紫二色盐的宗源,在当时由于大量砍伐,环境破坏也非常严重。

半岛北部专家们通过对植物孢子粉的分析,“草木及灌木花粉以旱生、盐生的蒿属、藜属为主。”[11]其中蒲占50%,当时此非良柴。胶莱平原距山较远,在夏季广漠的平原上,满目蒿莱,气流不畅,桓宽有言:“蒿莱不除民贫乏。”加之淡水缺乏,食物单一,冬季寒冷,生存就成为大事,谈何煮盐?

贝类是夙沙氏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留给后人遐想的是现存的贝丘遗址,它为盐业生产提供了一个基础保证。

六、夙沙氏萌生煮盐的探索与煮出五色盐

夙沙氏为什么萌生煮盐的想法,学术界诸家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煮盐》一文亦有笔者的浅见。八年来从未间断考察,从野外到制盐人,从市图书馆古籍部到省级图书馆古籍,拜读了先贤们的相关文献。笔者以为当年夙沙氏见到过天然晒出的盐,品尝过那新奇鲜美的味道,特别是狩猎得来的肉类烤后蘸着采来的天然盐,口感之鲜使族人萌生了煮盐。当自给有余时,作为以物易物的商品在“日中为市”的推动下传播出去,需求的增加,加快了夙沙氏的煮盐业的发展。经过几十代夙沙人努力在夏朝成为青州贡品。

今海阳市行村镇孙家夼人,他们的祖先就在行村桃林贝丘遗址一侧煮海为盐。这里有一个天然水湾,他们称作“浪少湾”,本应为“牢水湾”,此湾周边天然有一岺将其圈起,唯西南一小口通海,每年只有农历七八月份的初二三、十七八这四日的高潮期才会将“牢”注满,这样一晒就是一年。试想这一年的海水含氯化钠的成分有多高。带着这一信息笔者去拜访了共和国培养出的第一代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经验的盐业人-原海阳市盐务局包义先局长,88岁的他,体格健壮,思路清晰。笔者说明来意,陈述了牢水湾的基本情况后问他当年夙沙氏能否在这里见到天然盐时,他当即表示“能”。他说:今即墨市大桥盐场,那里的斥卤滩与海水含盐量特高,你早晨看到的是一汪清水,说不定八九点钟水下即会出现细小的类似沙的结晶盐。他专业的介绍为夙沙氏发现天然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笔者所述夙沙氏煮出五色盐一事,他讲:小摊盐场(北沙贝丘遗址前)产的盐全省白度第一,向阳盐场(蜊岔埠贝丘遗址前)因滩是黄土层故盐色略显黄茬,廒子盐场也因滩的原因略呈黑色,“蓝色盐有”当年学习江苏制盐先进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长处,先后加高了盐池边,使卤的蓄积量大增,采取不断排老卤加新卤使盐由过去一周收一次改为半年一次,这样的制盐方式不但产量高,品质也好。之后又加高了盐池边,定期进行供卤排卤改半年收为一年一收,结果产量、质量大大提高并节省了人力物力,这样产出的盐茬硬、色变蓝。

笔者对这一信息犹如见到“牢水湾”出的蓝色盐,试想当年牢水湾一年有两个月份高潮期海水注入,经过一年的暴晒,再经过煮,夙沙氏一定会制出蓝色盐。至于紫色他讲与滩内含有锰元素有关。今日牢水湾已改造成芦苇田。据孙家夼人回忆,父辈说家里缺盐时,会挑着篓子到煮盐处,说是孙家夼人,盐民就会指着盐垛让其自己装,分文不取,那是因为孙家夼人是牢水湾的占产户。 煮海为盐在海阳一直延续到1936年,算来五千余年,也证实了《山东省盐业志》所载“古有夙沙部落在这一带煮海为盐”的史实。

七、史志书里的夙沙国

《山东省通志》宣统版载:“昔自论东国利源,厥帷盐铁,汉盐官二十八而山东居其七。”其中烟台有五。《山东省盐业志·烟台盐区》载:“早在炎帝时代,即有夙沙部落在这一带煮海为盐。”

图6 夙沙京畿示意图

八、方志里夙字的演变

半岛南岸昌阳县古夙沙国地,共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十七处。分别是:大闫家白沙贝丘遗址,在龙山脚下,其台址前是当年斥卤滩,再前即潮间带,今日的小滩盐场,这里共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四处;疃西蜊岔埠贝丘遗址,距黄山一里,距今向阳盐场五里,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四处;桃林杨家园贝丘遗址群分布在村东、西的三条岭上,是夙沙京畿之地,其左右共有遗址九处,这些遗址分别近黑山、凤凰山、三驾山、垛山、龙山最多不过1公里,其诸条件自然天成。张华《博物志》载:“有山则采,有水则鱼,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采之有别,分工有序。”关于夙沙国煮盐在昌阳一文,笔者的观点是:昔炎农轩昊曾无宣国之规,既然边界无规,外延也无争之必要。十七处新石器时期遗址集聚在三个乡镇内其密度罕见足以说明必有大的产业在举,这就是夙沙氏在此煮盐。

昌阳,世界古代史文明的摇篮(见图6)。它拥有炎帝时留下的贝丘遗址、它拥有炎帝时的夙沙国、它有中国最早的祭神台,它是世界东方文明的原典,它有黄帝时留下的井田,它有迷惘时求助于龟、蓍的蓍草,是那个时代原始思想的体现。昌阳,总能唤起人们的追忆,那缕神圣穿透文化荒原的曙光,把这里点亮。管子“国无盐则”,把盐搬到国家平台上去论政。盐是生命诞生、成长、延续不可缺的物质,金贵的用“克”来衡量。夙沙氏夙夜为寅,以煮盐为宗,斯人斯沙便是夙沙氏开基之宗,得名之源。正是这些文明的圣迹,留住了专家、学者的目光。国以地为宗,人以邑为氏,这犹如《考功记》所言:“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不能为良,地气然也。”

图7 庙埠顶出土的切削器

注:

[1] 王嘉,符秦人,本文见《拾遗记》第355页,《四库全书荟要》总62册

[2]杜牧,字樊川,本文见《樊川集·塞废井》64页 《四库全书荟要》总82册

[3]欧阳修,字文忠,本文见《文忠集·本论》64页 《四库全书荟要》总82册

[4] 欧阳修《苦竹辩》,《四库全书荟要》总82册

[5] 林希逸《考工记》

[6]《永乐大典》卷8275,第11页

[7] 侯学煜《自然地理》 科学出版社 1983

[8] 王富强《胶东考古文集》138页 烟台博物馆烟台文管委员会编

[9]《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第二节“植被演变”185页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10] 桓宽《四库全书荟要》总82册盐铁论》卷二第9页

[11]《中国植被》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1983

(编辑:梁辰)

猜你喜欢

笔者
我的幼教故事
老师,别走……
我的灵感来源于我的学生
一条串联七个基本三角不等式的不等式链
系在韵律操社团上的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从前岁月〈宝匣记 第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