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17-09-12赵玉华
赵玉华
【摘要】 目的 探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 按照计算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儿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7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 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 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小儿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78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肾脏病症, 多伴有高凝状态, 易形成血栓, 导致此病治疗与预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 经大量临床研究显示, 采用肝素辅助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量, 恢复肾功能, 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1]。尽管普通肝素治療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易引起出血等并发症, 需对凝血酶原时间予以监测, 导致儿科应用受限。而低分子肝素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增殖予以抑制, 临床效果更好。为了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对本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予以分组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予以分组研究, 按照计算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患儿中, 女15例, 男15例;年龄最小4岁, 最大13岁, 平均年龄(7.0±2.0)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20个月, 平均病程(6.0±4.7)个月;单纯型肾病20例, 肾炎型肾病10例。观察组患儿中, 女11例, 男19例;年龄最小4岁, 最大13岁, 平均年龄(7.1±2.0)岁;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21个月, 平均病程(6.1±5.0)个月;单纯型肾病21例, 肾炎型肾病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利尿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 即给予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1207)口服, 2 mg/(kg·d), 于清晨顿服。观察组患儿予以低分子肝素(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10299)治疗, 即给予皮下注射, 100~150 U/(kg·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个月。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予以统计比较。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经治疗, 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尿蛋白转阴, 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有效:经治疗, 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尿蛋白阳性减轻, 但未彻底转阴, 血清白蛋白有所升高;无效:经治疗, 患儿临床症状、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未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 治疗前, 观察组患儿尿蛋白含量为(4.1±1.3)g/24 h, 血胆固醇含量为(10.2±2.1)mmol/L, 血清白蛋白含量为(15.8±4.2)g/L;对照组患儿尿蛋白含量为(4.0±1.2)g/24 h, 血胆固醇含量为(10.3±2.0)mmol/L, 血清白蛋白含量为(16.2±4.0)g/L。两组患儿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0、0.189、0.378, P=0.758、0.850、0.707>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尿蛋白含量为(1.5±1.0)g/24 h, 血胆固醇含量为(8.2±1.0)mmol/L, 血清白蛋白含量为(27.7±4.6)g/L;对照组患儿尿蛋白含量为(2.4±1.5)g/24 h, 血胆固醇含量为(9.2±1.3)mmol/L, 血清白蛋白含量为(22.5±4.2)g/L。观察组患儿各指标含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3.340、4.572, P=0.008、0.002、0.000<0.05)。
3 讨论
小儿肾病综合征多伴有高凝状态、血栓等情况, 导致病情加重, 延缓了疾病康复, 且易导致病情反复, 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3]。在临床常规治疗中, 激素药物应用易加重凝血状态, 所以应引入抗凝药物进行治疗。肝素抗凝效果较好, 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普及。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经由化学方法或者酶化解聚作用产生的一种新型药物, 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临床应用更加便捷, 且效果更佳[4-6]。同时,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降低血浆粘度, 避免血管内发生凝血现象, 发挥了纤溶作用, 极大的改善了患儿高凝状态[7]。此外, 可以保护与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负电荷屏障, 减少尿蛋白渗漏, 实现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8-10]。endprint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7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5]十分相似, 进一步说明,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 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
總之,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 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 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万红, 唐国红, 邹洪, 等.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4):471-472.
[2] 魏乐群. 低分子肝素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版, 2014, 32(1):41-42.
[3] 许焕胜.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6(1):21-22.
[4] 房本院.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5):5094-5095.
[5] 陈小群, 李淑欢.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北方药学, 2016(1):169-170.
[6] 陈凯, 胡夏.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0, 31(3):208-209.
[7] 成月英, 郭兴.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探究. 医药, 2016(1):00217.
[8] 黄至坚.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临床价值.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11):566.
[9] 刘娟.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128例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3):379-380.
[10] 顾素亚. 低分子肝素辅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 2013(8):28-29.
[收稿日期:2017-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