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与肝活检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对比研究

2017-09-12罗婷婷董常峰黄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超声诊断

罗婷婷 董常峰 黄芳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诊断与肝活检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均接受超声诊断、肝活检检查, 对比两种检查技术诊断效果。结果 通过肝活检病理诊断发现, 肝硬化患者16例(20.00%),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35.00%),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

(45.00%);超声诊断结果显示, 正常者5例(6.25%), 肝硬化患者17例(21.25%),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例(32.50%),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40.00%), 与肝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3.75%, 准确度为87.50%。结论 肝活检诊断能准确反映病变性质与程度, 可作为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金标准;而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检查中, 应用超声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与精准性, 能有效避免误诊与漏诊, 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无创检查首选。

【关键词】 超声诊断;肝活检;慢性乙型肝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36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 主要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多与家族性传播、婴幼儿期感染病毒、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缺乏预防意识等病因有关, 临床表现多样化,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1]。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技术较多,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超声诊断在慢性乙型肝炎检查中应用广泛, 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脏组织活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作为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常用方法, 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等优势, 能为临床诊治时机选择、观察疗效提供依据[2]。

本研究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检查有效性与及时性, 开展超声诊断与肝活检, 对比分析两者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均接受超声诊断, 后由肝活检的病理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未接受抗病毒、保肝、免疫调节等药物治疗, 谷丙转氨酶指标正常, 无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病, 对本研究均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2.34±7.45)岁。

1. 2 方法

1. 2. 1 超声诊断 诊断前告知患者保持空腹状态, 采平卧位或者侧卧位, 开展多切面扫查, 调试探头频率至3.5 MHz。对患者的肝脏形态、大小、肝实质、肝脏包膜组织、脾脏、门静脉等进行重点扫查, 并对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进行客观分析。

1. 2. 2 肝活检 选取1 s负压抽吸技术开展活检程序, 保证汇管区(>5个)完整性, 并明确病灶组织长度≥1.0 cm;选用福尔马林液固定病灶组织, 后送至病理科实施专业检查, 用石蜡包埋后进行连续切片流程。后选取常见的组织病理学专业检查、诊断方法开展活检。

1. 3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内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诊断标准判定[3]:①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面积显著缩小, 肝表面欠光滑, 多表现为锯齿状, 肝实质中回声表现为增粗与增强状, 欠均匀;同时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欠清晰, 且腹腔中存在积液;②轻度:脾脏无肿大, 肝脏中回声增多, 但肝门静脉的走行清晰, 疾病分期为0~2期,

疾病分级处于Ⅰ~Ⅱ级;③中度:患者肝脏、脾脏出现轻度肿大, 且肝脏中回声增多, 其分布缺乏均匀性, 肝静脉的走行多表现清晰, 而门静脉与脾静脉的内径未增宽, 疾病分期为2~3期, 疾病分级处于Ⅲ级;④重度:患者的肝表面欠光滑, 其边缘变钝, 且肝脏中回声出现显著的增粗, 分布无均匀性;肝静脉的走行缺乏清晰度, 或出现轻度狭窄与扭曲;门静脉与脾静脉的内径增宽, 同时脾脏肿大, 疾病分期为3~4期, 疾病分级处于Ⅳ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數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肝活检病理诊断发现, 肝硬化患者16例(20.00%),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35.00%),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45.00%);超声诊断结果显示, 正常者5例(6.25%), 肝硬化患者17例(21.25%),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例(32.50%),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40.00%), 与肝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3.75%(75/80), 准确度为87.50%(70/80)。见表1。

3 讨论

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多以实验室诊断、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为主, 其中实验室诊断多依赖于血清标志物, 能有效明确疾病程度,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风险;而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能突出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的作用与限定性, 将瞬时弹性成像测定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能使诊断效能提高, 为临床诊断应用无创诊断技术提供初步指导。

有研究发现, 临床检查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 为对患者分肝纤维化状况进行准确评定, 多以肝活检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 肝活检能准确辨别人体炎症活动度及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 同时能对机体肝脏结构的改变、药物疗效进行客观判断[4, 5]。针对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其肝脏病变表现为弥漫性, 利用肝活检能准确反映病变性质与程度, 且快速肝穿刺操作简便, 在操作规程基础上,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并发症发生风险低[6]。但因肝内肝组织纤维化状况分布缺乏均匀性, 肝组织活检获取的标本较小, 难以避免诊断性误差, 尚无法完全代表肝脏全部病变, 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肝活检作为有创操作, 诊断费用高, 常规情况下患者难以接受, 因此临床广泛开展肝活检存在一定难度[7, 8]。endprint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超声诊断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能清晰显示患者肝脏大小及肝脏轮廓、肝脏组织形态, 且能为临床提供清晰的肝脏实质图像, 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临床医师通过超声声像图能较为准确的判定病情程度, 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5]。本研究结果显示, 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说明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选用无创超声诊断, 能准确判定疾病类型, 准确度较高[9, 10]。

综上所述, 超声诊断技术在精准性与敏感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故可将超声诊断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无创检查首选, 为进一步提高诊断有效性与准确性, 可对患者的肝脏、脾脏、胆囊的超声图像全面观察。

参考文献

[1] 嚴丽波, 唐红.慢性乙型肝炎诊治进展和展望.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 13(2):5-9.

[2] 陶森, 郭卉.肝活检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医学综述, 2015, 21(14):2590-2593.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5, 23(12):888-905.

[4] 汤雨, 刘震.肝活检病理检查与超声影像检查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12):1981-1983.

[5] 陈长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超声特点和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7):23-24.

[6] 王海红.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活检病理检查和超声影像检查.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2):261.

[7] 周小林, 扈晓宇. 184例慢性乙型肝炎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西部医学, 2013, 25(4):544-545.

[8] 穆静, 王新, 吕虹.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超声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 30(5):548- 549.

[9] 童成民, 田忠新, 龙亚蓉, 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B超诊断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14(4):57-58.

[10] 俞美香. 慢性肝炎B超与活检对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延边大学, 2012.

[收稿日期:2017-05-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超声诊断
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阑尾直径的ROC曲线分析
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