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研究

2017-09-12梁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梁科伟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88.9%)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15例(11.1%)患者中转开腹(其中10例患者回盲部肿瘤>8 cm, 5例患者肿瘤侵犯十二指肠), 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平均出血量为(112.28±4.46)ml, 平均手术时间为(160.28±6.69)min。5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肺部感染, 5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不完全性腸梗阻。随访6~36个月, 其中10例患者出现双肺部转移, 5例患者出现肝转移, 5例患者出现腹腔内远处转移及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结论 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 必须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结肠肿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23

右半结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 手术治疗是右半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经成为右半结肠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1-3]。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 以期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推广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90例, 女45例, 年龄30~80岁, 平均年龄(56.62±13.31)岁。肿瘤部位:横结肠30例, 结肠肝曲45例, 升结肠40例, 回盲部20例。肿瘤分期:Dukes A期15例, B期45例, C期75例。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25例, 中分化腺癌65例, 高分化腺癌45例。

1. 2 方法 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式, 取头高脚低仰卧位, 倾斜30°。气腹压维持在1.33~1.73 kPa, 气腹建立后将手术台向左倾约30°。Trocar穿刺孔安置步骤:以A点作为观察孔, 在患者的脐孔下缘将皮肤切开后, 将10 mm

Trocar置入, 然后将腹腔镜头置入, 倾斜度为30°。以B点作为主操作孔, 在患者肚脐下5 cm处偏左5~12 mm进行戳孔操作, 以C点作为辅助操作孔, 在患者的右下腹5 mm处进行戳孔操作, 以D点作为辅助操作孔, 在患者的脐上正中线5 cm进行戳孔操作, 将孔扩大后作为辅助切口。术者位于患者两腿间, 手术一助在患者左侧。从A孔将30°腹腔镜头置入腹腔进行探查, 了解肿瘤的位置、范围、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并注意探查是否出现盆腔及肝脏转移灶。对于腹腔镜无法定位的腺瘤型以及生长至肠腔内的细小肿瘤, 可在手术过程中行肠镜定位, 并使用钛夹对病变位置进行标记。沿肠系膜上的血管投影由下向上、由内向外将系膜前叶切开, 使肠系膜上血管充分显露, 然后将结肠中血管、结肠右血管、回结肠血管充分分离, 同时将根部的脂肪组织及淋巴组织彻底清扫干净。然后将右半结肠系膜提起, 并在其后方进行分离操作, 然后朝右、朝上将胰十二指肠前筋膜进行剥离, 使其突破胰头和十二指肠。然后将胃结肠韧带切断, 若患者肿瘤位于横结肠和结肠肝曲, 应先将位于胃网膜上的右血管分支进行游离, 游离后将其切断, 然后将幽门下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然后将后腹膜切开, 完全将结肠肝曲、升结肠由腹后壁彻底游离。在游离时注意将生殖血管、肾脏、输尿管和十二指肠保护好, 避免其受到手术操作的损害。提出右半结肠至体外并将其切除, 使用圆形吻合器进行横结肠-回肠端的侧吻合。对腹腔进行冲洗, 并检查是否有出血, 将硅胶管引流放置在右结肠旁沟, 并在C点将其引出。将腹膜关闭后, 使用5-氟尿嘧啶(5-FU)液对切口进行冲洗, 然后逐层进行缝合。

2 结果

120例(88.9%)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15例(11.1%)患者中转开腹(其中10例患者回盲部肿瘤>8 cm, 5例患者肿瘤侵犯十二指肠), 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平均出血量为(112.28±4.46)ml, 平均手术时间为(160.28±6.69)min。5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肺部感染, 5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随访6~36个月, 其中10例患者出现双肺部转移, 5例患者出现肝转移, 5例患者出现腹腔内远处转移及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经广泛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由于手术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 手术操作难度比较大, 发展较为缓慢。作者多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体会认为, 该手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Dukes A~C期结直肠癌患者, 而Dukes A~B期是最佳的手术指征。对于肿块不固定、肿瘤大小<8 cm的C期病例也可行腹腔镜根治术。若在手术探查期间发现小肠受到浸润、肿瘤过大、广泛粘连、小肠合并内瘘、手术视野解剖不清, 术中止血困难,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 应行即刻中转开腹手术[4-6]。该手术的禁忌证主要包括无法耐受全麻、凝血功能异常、合并有严重心肺肾等脏器疾病、出血倾向者、结肠肿瘤梗阻者。手术中的难点主要有:手术过程中对解剖结肠和淋巴结清扫时, 应避免损害胰十二指肠前筋膜上的小静脉分支[7-9]。若手术过程中出现静脉性出血, 极难找到出血点, 此时可视野纱布压迫几分钟, 若出血仍不能停止, 可使用超声刀或LigaSure进行止血[10]。在对小静脉密集分布的部分进行分离时, 应使用超声刀慢档进行切割, 可有效避免发生出血。若操作过程中误切右结肠动脉, 极易造成比较凶猛的出血, 切忌慌张, 并迅速使用小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 并将血块吸净, 充分显露视野方可彻底止血。若不能充分显露视野, 应立即进行中转开腹治疗。操作过程中若遇到比较厚的组织, 应将组织逐层切开, 并充分显露血管, 防止误伤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120例(88.9%)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15例

(11.1%)患者中转开腹, 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 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 必须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常学忠.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4(18):113-115.

[2] 闫文锋, 吴刚, 孙培春, 等. 两种器械吻合方法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 医药论坛杂志, 2015(5): 24-25.

[3] 王峰, 李正平. 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5):80-83.

[4] 杨华强.全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2):35, 37.

[5] 杨卫华, 高愫, 张松柏.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4):318-320.

[6] 宋涛, 王铎, 肖嘎, 等.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在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A02):176-177.

[7] 何东全.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体会. 医学信息, 2016, 29(25):246-247.

[8] 郎建华, 吴建忠, 黄维贤, 等.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62例临床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5(15):2322-2324.

[9] 高明, 王存川, 杨景哥, 等.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4):314-317.

[10] 史建中, 钱山青, 孙卫东, 等.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10):742-745.

[收稿日期:2017-0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90例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技术治疗腹部闭合伤小肠破裂诊治分析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及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