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转移在社会网络与创新创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探析

2017-09-10邓伟任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社会网络创新创业

邓伟任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对于探究个体创新创业的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很有必要,本文以社会网络有关系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试图从个体社会网络的结构、知识转移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其对个体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转移;创新创业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讲道,要积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确保中国经济整体实现长效发展,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刮起“大众创业”的一系列新浪潮,努力培育“万众创新”的新社会主流。对于个体及企业创新创业的行为研究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社会网络关系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在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图探索知识转移在创新创业行为的中介作用,为创新创业的研究提出一个较为独特、新颖的思路与方向。

1.社会网络关系理論

英国人类学家罗杰·布朗首次提出 了“社会网络”,他指出,社会网络是一组人或群体形成的一组独特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建立起来的沟通桥梁,用以传递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促进情感的交流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巴恩斯(JA.Barnes)(1954)把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他认为社会网络是与不同行业、不用社会关系中的成员形成的一种系统的联系,并把他的观点用来表述为一种非正式的联系。Mitchell(1969)对社会网络的概念发展到人际关系的正式性里来。随后,一些国外学者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群组、社会组织、甚至国家等社会网络节点,通过特定的关系因素而存在的彼此联系。Wheten(1982)提出认为网络的特征表现为:①中心性,是指在网络联系中联系本身的多少和长短;②密度,网络之间直接联系程度度;③复杂性,即这种网络联系中联系关系的复杂程度。

2.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在心理学界一直被强调,近年来,战略管理理论从结构层面转向了认知层面。创新这种个体化的管理模式也在被逐渐重视起来,也成为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热潮。Nonaka强调知识管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单元间的管理,并而是不同知识单元间的传递、交流等。Szulanski认为知识的传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知识的传递中,原有的规则和形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更替。Gilbert和CorderHayes提出来一整套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运用此类的框架有助于阶段性的定义,总共分为五个阶段,为获取、交流、应用、接受、消化。

本研究的观点是:“知识转移”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因为个体间对于知识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差别性的,所以在知识传递和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很多的偏差,这也就意味着传递的有效性被减弱了,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新的知识被创造。总而言之,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升华、提炼的过程,它正是借助于这种并不完美的传递机制,从而起到一定增值作用。

3、社会网络、知识转移、创新创业行为

(1)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社会网络可以促进知识的移转。Senge(1997)强调知识传递的学习过程性,这种过程可以帮助别人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巩固。如果能建立知识传递者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关系,可以有效帮助知识流通,例如企业之间、团体之间、个人之间等等。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信息的流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个相对固定的渠道来,来实现更高效率的知识传递,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Hakansson and Snehota,1995)。Nahapiet则认为互相信任是一种学习和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Tsai(2001)认为企适当的高频次联系有助于企业间的健康关系,不仅限于实体经济的交易,更多的应该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共享。Bhagat(2002)同意企业文化在组织间、战略群体间知识传递中的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2)社会网络对创新创业的作用

社会网络理论以其独特研究视角,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有很多的学者已经对社会网络理论对创新的指導作用有了普遍共识。例如关于社会网络对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就很多,例如Silverman(2000)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中,发现知识网络对于公司的绩效管理作用十分明显,高科技企业在知识网络中可有效降低知识的传递成本、保证其流通的畅通性。所以社会网络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该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运作模式。Shipiloov(2008),认为社会网络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典型的搭桥(free rider)现象会加大企业投入的负外部性,从而降低其投入的积极性、也就耽误的知识的流通和信息的共享,被称为“结构空洞”。其影响大小会随着企业对于理论的认知和实践的操作不同而有所不同。

(3)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

上述的研究说明一个问题,要想创新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求对于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曹正进,郑莉(2014)认为,知识转移在中心度、联结强度、结构洞、互动频率、联结密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中扮演了部分中介作用。这样的事实也说明了知识传递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桥梁。在对于过去研究的探索和总结中我们不难发现,机制机理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足,所以今后的探索方向应当对其运作原理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解释。

参考文献:

[1]Cook,J.A.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college level basic communication courses.Texas: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United States,1982

[2]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社会网络创新创业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