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广告教育的困惑与出路

2017-09-09周婧璇宁诗韵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困惑出路

周婧璇+宁诗韵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广告业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时期,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广告生态环境的改变。原有的广告教育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挑战,因此广告教育必须大胆创新,深入改革探索,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数字营销时代。

关键词:广告教育 困惑 出路

當前广告教育蓬勃发展,迄今全国已有180多所高校开设了广告专业或增设了广告学方向,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每年输出的广告学专业学生中,仍有大量的学生不被社会所接纳,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高校在培养广告人才时,需要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育之路。

一、广告教育的困惑

近几年,国际化的热潮已经从政治、经济开始向文化领域蔓延,西方媒介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普及让其他国家的媒介文化内容、风格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文化殖民”、“文化侵略”,而当下越来越多的媒介主动引进西方模式,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主动行为的背后,应该如何让我国媒介走出去,形成自己的国际化经营模式。

(一)学科专业定位不准确,导致学生认知“窄化”

高校的广告学教育通常分为纯学术型和应用型。大部分广告学教育采用应用型方式培养人才。然而在当前广告界,这种方式开展的并不成功,主要原因是专业定位不准确,导致专业和行业接轨模糊,进一步导致学生定位不准确。

记得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在一次发言中称,广告学专业现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属于传播学(二级)领域。即广告学是传播领域中的学科,这个定位决定了对广告的信息传播性质的肯定,而忽略了广告的营销本质的规定性。今天的广告学是建立在以营销和传播为主的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仅依靠传播视角很难解释当前所有的广告现象。而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仍以传播视角的广告教学为主,忽视了与营销知识相结合,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对其专业及职业规划定位的不准确,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四年的广告教育后,认为自己的就业方向仅仅是电视台、报社、广告公司等大众传播企业,而忽视了营销岗位。

可以看出,高校广告学专业定位不准确,会让广告教育与当下数字营销时代断层,导致学生对广告的认知“窄化”。

(二)传统广告理论对营销界的“失语”

广告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若高校不重视行业动态,一味紧攒着原有的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会与业界有很大的脱节,最终导致学科课程体系落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落后。

目前,广告业界“知识自治”现象十分普遍。一些4A广告公司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对广告业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例如奥美、电通等公司在这方面都获得了成果。广告学教育的理论本就是来源于企业亲身实践的结果,若高校不对这些现象加以关注、学习,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并非是最新的广告知识,学生的知识折旧非常快。

纵观中国一些高校,虽然设有广告专业,但所授课程多为一些传统广告理论,对于广告行业的新动态、新概念等普及较少,对广告界的热词认识几乎为零。这使得许多大学生虽然是广告学专业出身,但和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位于同一条起跑线,难以发挥学科优势。

(三)以技术优势为主的新广告生态实践的闲置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一方面体现在其知识多来自行业实践,另一方面体现在其与新技术的结合。当前,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数字媒体技术的革新,让广告研究与技术结合更加紧密,例如当下许多研究利用眼动仪技术探究广告效果、利用技术实现程序化购买等。然而,高校在广告教育的普及上仍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对技术的培养。

如今,许多高校都存在实验室闲置的现象,齐全的设施却没有配套的高使用率。技术实践的闲置导致理论难以落实到实践层面,使学生徒有一身知识,却缺乏实际操作技能。

二、广告教育的出路

针对广告教育的困惑,笔者通过资料的查阅,结合自身的认识,总结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理念先行,形成较为成熟的广告教学体系

相比国外,国内的广告学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在教学体系构建上还不成熟。但考虑到广告学的学科特殊性,要求其理念不断创新。一方面,广告学的配备设施需要完善,例如实验室、博物馆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师资力量上也是如此。近几年,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但笔者认为,教师不一定要全球化、高标准招募,而应该先具备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例如教师在平日应该注重学生外文学术期刊的阅读,让学生掌握广告研究动态,解决“知识折旧过快”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多元化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广告学并不是知识越多越好,在研究初期,还是应该注重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能更快的接纳新事物,解读新现象。

(二)加强自身力量建设,整合校内资源

在广告学教育的发展中,十分需要的一条腿是通过自身的改进,跟进社会。高校教育需要增强广告的跨界型,强化广告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并打破学科的限制,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广告的综合性要求其人员的多样性。例如在问卷调查、营销策划方面,可邀请商科老师授课;在广告设计方面可与艺术系老师合作;在新媒体方面可与数媒、统计学老师合作授课,形成校内资源的整合利用。

(三)依靠外来力量,引进先进的教学体系

广告教育不仅需要自身体系的完善,活用资源,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形成内外并行的发展,这也是“另一条腿”。

前文中提及的“知识自治”现象来源于广告企业,这也启示我们可以与广告公司等营销参与者深度合作,创办新型教学模式,这不仅可以解决纯理论的枯燥教学,也可以让专业与行业接轨,适应整个广告行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就笔者而言,以“展览+论坛+讲座”形式的行业大会不仅可以在日常学习之余把握广告行业动态,了解广告行业热点,而且可以从感性层面对广告行业有横纵向的拓展,避免了直观的说教形式,在学生中有广泛的好评。

参考文献:

[1]乔均.中国广告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C].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2003.88-92.

[2]陈龙.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J].国际新闻界,2002(5):48-53.

[3]陈宏军.对广告学学科性质的系统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6):68-72.

[4]成毅涛.数字营销时代广告教育变革的思路[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9):237-237.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惑出路
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诸事结网,人如困兽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