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购非理性消费典型案例分析

2017-09-09齐静刘亭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非理性案例分析解决措施

齐静+刘亭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为明显地打破了传统的购物形式,拓展了多种网络购物渠道,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为人们购物提供了更多便利。大学生在网络购物群体中,属于中坚力量,但由于他们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其相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还尚不成熟,对自身的行为没有足够良好的把控力,因而出现了严重不良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 非理性 案例分析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15-02

一、大学生网购非理性消费典型案例

(一)享受型消费

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享受,沉浸在建立金钱基础之上所带来的满足感,奢靡之风严重,没有切身实际考虑自己的家庭条件与消费能力,反而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主。例如,大学生吃的穿的都追求品牌,这样才能被别人看见,然后让别人高看自己,羡慕自己,享受别人的赞美,心理更加满足于别人询问价钱时那种羡慕的眼神,他们认为越贵的东西、越知名的品牌,能为自己“增光添色”,觉得自己会很有面子,一味注重品牌、追求名牌,让很多大学生将金钱放在首位,与人相处过程中,认为金钱是维系感情的重要标准。

(二)攀比型消费

具有攀比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大学生,他们这样的行为,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显示、炫耀,一般奢侈品、最新潮的电子产品、高档化妆品等购买的居多,比如,很多大学生会在苹果刚上市的时候,进行第一时间的购买,根本不考虑性价比,只是一心想以最快的速度拥有,让其他同学羡慕,也有很多女大学生,听信网上所说的“包治百病”,因而很多女大学生在购买包的时候,已经不惜贷款或是网络分期,也要进行购买,通常他们买的包都是奢侈品牌,从而沉浸在别人的夸奖与羡慕中。很多男生,会过于追求最新款限量发售的球鞋,比如前段时间,在学生圈中,受到追捧的椰子Y350,官网上的售价高达近4000元,为了能抢到这款鞋,很多男生开始编理由、对家长撒谎要钱,只是为了能达到攀比、炫耀的目的。

(三)情感型消费

高校对恋爱没有严格的管制和要求,学生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而恋爱也同样是促使学生发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导火索,在恋爱期间,大学生几乎没有长远的想法,没有为以后俩人的生活做出详细的规划,而只注重玩乐,对待情感的思想上,相对来说比较幼稚。比如,很多大学生在恋爱后,会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感情中,虽然每天见面,但还是会不停打电话,每个月的通讯费用高达300多元,还有很多男同学为了获得女孩子的芳心,在恋爱过程中,买很多昂贵的化妆品,像阿玛尼的口红,SKII的化妆套盒、限量款YSL星辰口红或是女生比较喜欢的化妆贵妇品牌,有一定满足自我虚荣心的因素在其中。

二、大学生网购非理性消费现象解决措施

(一)社会应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应为大学生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从根本上抑制非理性消费。当地政府以及媒体行业应积极宣传并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与量力而为的消费行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推崇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孔子也曾提到过:“礼,与其奢也,宁俭”。对国家而言,节约是长期的主题,对个人而言,则是一种应具备的美的。媒体行业应加强宣传,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及号召力,用正确的舆论向导,指引现代大学生理性消费。此外,政府也应制定一些有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例,用详细的法律法规,约束他们的网购行为,将其归纳到法治当中,对诱导大学生不正确消费或是不健康消费的营销者,要对其进行严惩。

(二)家长应全面加强家庭引导教育

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要加大教育的力度,不应过分溺爱,应学会适当放手,让大学生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家长应加强对学生发愤图强教育,首先家长应为学生做好榜样,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其次,要加强勤俭节约教育,家长可以固定时间为学生汇生活费,综合考虑当前社会的消费水平以及其他学生每月生活花费情况,限定生活费的金额,让学生对金钱有基本的规划,对金钱能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实行开明又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管理,通过预算、借用、预支等策略,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最后,家长应与大学生进行一次透彻的交谈,用平等的方式,以朋友的身份,告知学生自身从事的工作性质,让学生了解自己父母每天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家长要注意谈话时的语气,避免孩子因为不耐烦,发生语言上的冲突,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应让他们明白家长工作的艰辛、赚钱的不易,学会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同时家长还要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女孩富养”的错误观念,积极的帮助、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孝敬父母,在大手大脚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工作时的辛苦,从而促培养他们养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三)学校应开展理性消费教育课程

学校应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所出现的非理性网购消费行为,将其纳入到教育工作中,首先,高校应开设理性消费的教育课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道德观,提倡理性消费、诚信消费、勤俭消费,为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打好基础。其次,高校可以建立不同消费能力的咨询部门,全面做好并完善问卷调查的工作,及时了解大学生消费能力及情况,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加強对他们心理的辅导、消费观念的引导、消费行为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非理性网购消费行为的危害性,促使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做其他更多有意义、健康积极向上的事。最后,高校应积极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继承并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让他们在劳动中,懂得劳苦大众的艰辛、体会到双手创造幸福的成就感,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从乡村调研、下乡扶贫、乡村支教、社区义务劳动以及捐助灾区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完善奖罚制度,充分意识到相关校园制度的约束作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当中,正确对待网络购物,不要过于追求物质、注重精神享受,要让学生全面并深刻的认知“知识改变命运”,让学生明确比购物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及任务,因而让学生学会拒绝高消费、盲目消费、冲动消费等行为。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价值观及思想等方面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不利于发展及成长的行为。本文就大学生所出现的非理性网购行为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这些典型的案例,提出具体有效对策,想要树立现代大学生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家长以及学校的积极配合,加大教育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开展针对性教育课程,从各角度、各方面来转变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思想及行为,帮助他们规范自身的消费行为,学会量力而行、懂得感恩,意识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小变.大学生非理性消费问题及引导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2016(5):26-27.

[2]邢燕.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析[J].苏州大学,2013(4):35-36.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理性案例分析解决措施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零余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