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9-08王莉
王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7-0097-01
外语学科教学具有内在德育功能,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深挖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精微渗透为核心,研究英语教学道德教育功能由隐性变显性,对构建学生思想和灵魂、传承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呈现新样态英语课堂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训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之功能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母语文化,凝聚着中华数千载道德教育的精华。而英语作为语言,是外国文化的载体,任何文化都对人的意志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在语言教学中,将中外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欣赏异国文化,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会唤起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弘扬传统美德,最终达到道德提升。
其二,在文化对比中,学生也会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实现语言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的同步提升。
其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有礼、有节的思辨能力。通过英语课堂,学生可以汲取西方价值文化精髓,还可以传承我国传统价值文化中的先进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个物质泛滥的世界,一些学生年轻气盛,其情绪、认识观念还很不稳定,做事随大流,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选择判断,在道德选择和追求中,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倾向于追求眼前利益、追求生活享受,更不要谈为社会和国家奉献。
二、英语教学之德育案例
新课改形式下的英语教材,语言鲜活而又贴近真实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教育资源。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精微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进而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真正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现以孝道文化为例。
我校现行的是人教版Go for it! ,在八年级下册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一课的实际教学中,机械的学习几个动词词组,如do the dishes, clean my bedroom, cook dinner,和操练目标语Could you…?Could I…?只是简单完成了教学内容。该如何从认知能力过渡到情感目标,实现语言学习的德育功能呢?我们就可以在“孝”上作文章,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放进课堂。
首先在第一次课上,我会问学生:Do you often help your mom do the chores if you have free time? (你有空会帮母亲做家务吗?)How often do you do the chores at home?(你多久在家做一次家务?)Do you think it is easy or difficult to wash the dishes?(你认为洗碗容易还是难呢?)Who always do the chores in your family?(在你家里通常谁做家务?)……这样的free talk让学生在理解单元重点的同时,又会思考一个问题:家里是谁在承担着家务?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必备的语言知识,可以将写作前的素材“为什么要做家务?”“为什么不做家务?”做成一场辩论赛,让学生自我感知,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父母做家务是对行孝的直接方式。
课外,我布置了孝道家庭作业,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感恩他们多年来对自己的照拂;或写一张卡,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恩之情;或陪父母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子女承欢膝下的家庭之乐;或给父母洗一次脚,传达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后期,我们制作了“感恩在行,报恩在行”展板宣传活动,一个个作品、一张张卡片、一幅幅照片,记录了孩子心灵的成长,传达着仁孝之美。就是这些看似微小的课内外活动,却精确实现了单元育人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知恩行孝之人。
课本上的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Mothers Day(母亲节)、Fathers Day(父亲节)等,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渗透介入点。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学生们会发现,中外优秀文化对美好事物和品德的认同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那么英语课堂教学就大大提升到这样的境界中:学生们不仅得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有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实现语言学习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合和之思考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在基本生理要求满足后,还有强烈提高智慧、满足情感、满足精神的高层次需求。纯粹机械地讲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用单词造没有任何语境的句子,不仅学生感到痛苦,而且有辱学生智力。渗透着德育的英语课堂教学则会充满智慧和思想的火苗,学生们欢迎,教师的教学视野也会得到极大的拓展。
为此,英语教师要重设课堂教学意义,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和傳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加强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理解,做一个出色的优秀文化传播者,实现课堂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