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困惑到豁然

2017-09-08管燕

关键词:导学学案记忆

当前,学案导学在英语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教学中因为教师施教方式的不同必然会有无数的困惑和迷茫。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从教经验以及多次的尝试和反思,就学案导学是什么、用学案的目的是什么、怎样用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研究和探讨。

1. 学案导学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1.1学案导学的含义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的优点是将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学行为,教师进行学法指导,从而强化学生能力。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1.2 “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运用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引领学习,因为求知欲的驱使,学生渴望学习,从而自我发起学习行为。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

(2)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这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提供的心理理论支持之一。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自身原有知识对新授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开拓未知视野。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2. 学案设计的原则及运用

要合理用好学案,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关键是教师结合教材设计好学案;另一个关键是突出教师引领作用,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学案上来,结合学案研究教材。

基本图示:

2.1学案的设计原则

学案设计,应遵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合理处理教材,具体: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来构筑学案架构。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2)按课时分学案,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进程,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达成目标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学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提出启发性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能够通过学案钻研教材后圆满回答问题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反映。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并且随时提供帮助支持。(教师的学习支持作用)

(4)在学案的框架下通过研修教材解决问题,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学会看书,学会自学,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学案要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2学案的运用

使课堂的教与学相融洽,教师设计好学案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恰当地运用学案,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和学案,达成教学目标。学案的应用需要有三步走:

第一步,提前见面,凸显学案的目标作用。课前将编写好的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是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的关键。预习是自学的第一阶段,是学生循着学案的脉络逐渐熟悉教材的重要阶段,是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交朋友的第一印象时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所以,这个过程要注意两点:

(1)要指导自学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参考学案来看教材,甚至要将大体步骤列出来,给学生参考,逐渐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也会形成适合自己的带有自己个人风格的自学方法。

(2)做好自学记录。学生应将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课堂上学生听讲就有了侧重点,教师的讲课成为学生验证自学结论的知识契合期,更早进入复习巩固阶段。

第二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的架构。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完成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能通过几十分鐘的听课完全梳理好教材的知识构成,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点支离破碎,这不利于学生在神经系统里的记忆存储,更不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学案应在课堂上充当教师教学的解码器,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速。

第三步,学案应成为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保障和拓宽学生视野的窗口。课堂传授结束后,就进入知识的巩固期,学案为学生复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在学案引领下,进一步梳理知识、巩固知识是课后的主要任务。学案还要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向更深更广的知识拓宽挖深的思考题。这是学案导学的提高和升华部分,对学生能力的开发举足轻重。

3. 学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能改变固有教学模式,穿新鞋走老路。有了学案导学的新模式,却依然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空间,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果必然是新办法无效果、老方法失成效,可惜了学案导学的一桌好饭。因而教师首先要转换思想,主动改进教学方式。要理清学案导学的本质,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才能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学案这一积极因素来提高课堂效率?

(1)发展小组“合作式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辩证中学会知识点,在辩论中巩固知识,在探索中找到所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真正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endprint

(2)激发学生有目标的自助探究性学习动因,变闲散受教为积极求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起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因兴趣而引起的目标指向性学习才有持久力,它对英语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实践证明,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后,不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了明显改善。据高中的英语教师反馈,升入高中的学生,凡是自助学习能力强,就会自我改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自然会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讲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也不等于彻底会了,记住了会运用才是真的掌握。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有它自己的学科特点,那就是大量的记忆材料需要背诵。而且,过去的记忆材料为现在的记忆服务,当下记忆的材料也会是将来的材料能不能够更快的记住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学案中要尽可能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设计好复习节律,避免所学知识出现大面积遗忘。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巩固记忆,才能真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那么,如何依据学案进行识记呢?我利用学案的设计进行三次重要的对知识记忆的检查听写。

(1)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人的记忆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那么对知识的复习短期的有三个周期: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因此,在一节课结束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学案的最后部分设计对学生进行一次听写,以便督促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并检查学生短期记忆的效果,实际上也是对课堂效果的检验。

(2)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这四个记忆周期属于长期记忆的范畴。因此,在第二天进行新课前,在学案的开始部分设计对學生进行第二次听写,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检查学生一天后的记忆效果。

(3)最后,在一周七天一个单元的学习后,设计学案相对较大的一个篇幅,对学生进行第三次听写,督促学生对一周知识归纳总结复习,并检查学生长期记忆的效果。并在三次听写后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后续巩固。如此学生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学案的利用才真正落到实处,才真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 小结

正如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一样,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也正在引领着课堂教学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一个困惑出现,然后得到探究、实践、改进,使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但是新的困惑又在不断涌现,也会不断被解决。伴随着这一过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教学成效必然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周银斌. 高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讨[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 张新平. “自主探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 新课程(中旬), 2013(02).

[3] 张文明. 反复记忆 加深印象[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06).

作者简介:管燕,女,山东青岛人,毕业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现任教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英语组组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记忆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比例尺(一)”导学案
记忆翻新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