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艺术类院校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问题与应对之道

2017-09-08张勇

关键词: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

张勇

摘要:分析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并结合自身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现实案例,以及艺术学科自身的特殊属性,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独特的发展历史,分析这些问题与艺术学科专业知识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进一步依据相关成功案例,指出要有效应对、解决此类问题,则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游离于艺术学科之外,必须积极与相关艺术专业教师联系、沟通,加强自身艺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此,才能真正介入艺术学院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进而施加正面、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艺术观。

关键词:艺术;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4-0114-04

意识形态工作向来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核心与重中之重,而艺术类院校因学生专业方面的特殊性,故学生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亦面临一些特殊情况,同时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要对相关问题予以有效应对,一方面应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固有理论原则;另一方面,又应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对宏观的理论原则加以灵活运用。

一、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及在学术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位从事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的工作者,在与学生广泛且频繁的交往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认识到,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两点。首先,作为人文学科下属的子项,艺术类专业学生与文学、哲学等其他人文学科具有共通性,即它们涉及形而上的思想领域的程度较之非人文学科要远为深入,这也意味着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是高度交叉、重合的。而在现行高校教学体系下,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属不同的工作系列,两者在日常工作中也缺乏交集互动。反映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上,即表现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在时间与空间上均是分割开的。在此情况下,如果专业课教师所讲授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授内容存在冲突或是抵触之处,则容易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再考虑到学生接受专业课教育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且在当前高校环境下,专业课教师的学历普遍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在很多时候,学生更倾向于专业课教师所讲授内容。比如,笔者曾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位兢兢业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向学生反复强调要学生努力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之为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之同时,一位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专业课时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艺术表现出贬斥的倾向。然而,由于现行教学体系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不可能了解到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具体情况,更不可能就前者与思想教育中存在的抵触之处向学生说明、辨析。在此情况下,不仅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会产生困惑与不解,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还在于,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天然地就带有非功利性倾向。艺术的非功利性倾向最先体现于18世纪德国美学家康德的“好的艺术”(fine art)这一概念。康德认为,“好的艺术”仅仅关乎纯粹的美感,而不涉及功利性,也即道德,或者“善”的概念[1]。在随后的19世纪,经过欧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实践、推动,“好的艺术”这一概念逐渐被欧美艺术家所接受,并提出了标志性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在此过程中,“好的艺术”也转化为现代艺术概念,而艺术的非功利性也构成了现代艺术的重要内核之一[2]。笔者认为,对于艺术的非功利性倾向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强调艺术的非功利性是艺术这一学科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准,促使艺术从道德(善)、科学(真)等领域中分离、独立出来,并最终奠定了现代艺术学科存在、发展的基础。其次,按照康德的初衷,他强调艺术的非功利性的初衷是为了使艺术从道德(善)与科学(真)中独立出来,进而以艺术(美)为桥梁将道德(善)与科学(真)统一起来。但在随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实践中,他们偏离了康德的立場,大多将艺术的非功利性片面解读为艺术相对于道德、科学,乃至于社会现实的独立性,否定道德、科学对于艺术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艺术在其中所起到的桥梁联接作用,进而也就放弃掉艺术的社会责任。

由于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与专业两方面均处于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艺术观,故当他们接触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及其后续衍生流派的相关思潮、作品后,难免会受到来自前者的影响。在学生的思想方面,这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情绪的弥漫,即追求绝对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并认为这种绝对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是艺术创作必须的要素;与此同时,认为所谓的善与恶、崇高与低俗等都是外在于个体的概念,本身并无绝对永恒的价值,进而因此逃避,甚至放弃自身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比如,笔者听一位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谈起,他担任辅导员的班里曾有一位喜好现代主义艺术的学生。这位学生的艺术功底非常扎实,在平常的专业课中也表现出较为优秀的创作能力。但与此同时,这位学生在生活中又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色彩。典型的体现即是他不仅几乎不参与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且不能正确理解此类活动的意义,认为这类活动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这位学生对集体活动的看法甚至一度影响到他身边几位关系比较紧密的同学,也给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作为艺术类专业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相关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对于艺术非功利性倾向在学生中造成的消极影响予以重视,如不对其予以及时且有效的纠正,则会任由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情绪在学生群体中的弥漫,继而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道德、思想在学生中的树立、普及带来阻力。

二、针对艺术类专业特殊性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在上述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大体遵循现有高校教学体系的前提下,适当加以调整,以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与互动。具体而言,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作适度调整。endprint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与专业课教师联系、沟通,了解对方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观点等。比如,笔者上文中提及那位与专业课教师在课堂讲授内容、观点方面存在冲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当她发现这个问题后,便主动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结果表明,这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对传统艺术、文化所表露出的贬斥态度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专业背景,他是一位从事西方艺术史研究的教师,对于西方艺术的历史较为熟悉,也非常认同诸如“写实主义”、“艺术模仿现实”等西方艺术的风格、观念,而中国传统艺术则不太符合这样的风格、观念。这位教师也因此对中国传统艺术评价不高,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他对于整个中西方文化的看法。在明了背后的原因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便向专业课教师提出,希望他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向学生指出他对于中西方艺术的看法只是代表他个人的观点,而非艺术界的普遍认识,同时,如果可能,希望他能够向学生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当代艺术界对于传统艺术的积极看法、认识等。

最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提出,希望他在授课时能够仅就艺术而论艺术,尽量不要将自己对于中西艺术间的看法引申到中西文化评价方面。因为,中西两者在某个具体艺术领域的差异(姑且勿论这种差异是否构成判别中西艺术价值优劣的标准)并不等同,也无法上升到中西文化间的优劣。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相关意见,专业课教师表示认可。在此之后,这位专业课教师在发表类似观点时明显表现出更为慎重的态度,也不再有容易导致学生思想混乱的言论。

其次,艺术类院校的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并非艺术专业出身。因此,应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艺术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与学生之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也才能藉此进入到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动态。比如,上文提及的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虚无主义色彩的那位学生。在最初的时候,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不清楚问题的根源在于该学生的艺术观,故而仅仅当作一般的青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处理。在此情况下,他与学生间的谈话缺乏深度交流,自然也没有收获预期的效果。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到这位学生的问题与他对于艺术非功利性的理解,尤其是现代艺术的影响有关。在此情况下,他查阅了相关艺术书籍,还向艺术教师请教相关知识,进而了解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大致脉络、风格特征等。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为了避免因仅了解西方艺术知识而可能导致的一叶障目的弊端,故在了解西方艺术内容的同时,也大量查阅、学习中国古代艺术的观念、知识等。由此,他也就具备了一个中西兼容,更全面客观的艺术观念体系。

在此基础上,这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再次与学生进行交谈,并在交谈中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观念等,向学生指出西方艺术所追求的非功利性可能在道德人格培养方面带来的弊端,对所谓的艺术非功利性应该采用一种辩证的态度去看待。此外,这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指出,强调艺术的非功利性仅仅是西方艺术对于艺术本质的看法,这种观点与西方社会的历史、现实有着深刻关联,却未必符合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因此,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也极为推崇艺术对于个体道德的提升作用,儒家所谓的“尽善尽美”的艺术观便是典型体现[3]。在经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开导后,学生最终认识到自己之前对艺术的理解带有西方文化的偏见,并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进而也促使学生不仅在人生观同时也在艺术观上发生了新的、积极乐观的变化。

从这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导学生的思路、方式、不难看出,他能够立足于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尤其是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体系中汲取可资利用的资源。因此,他不仅能够准确抓住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能够做到对症下药,而不是流于空泛的思想道德说教。

最后,还应该明确指出,无论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沟通、联系,还是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努力学习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这些举措虽然能够收获一定的效果,但它们带来的提升或者改进主要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然而,须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较为繁重的,在处理好日常工作之后,并不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有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艺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此外,学习艺术专业知识与个人的天赋、兴趣等有着密切关联,也不是每一个人在学习艺术专业知识时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确保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具备一定基础的艺术专业知识,继而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则最为有效也是最为根本的方法还是院校在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要强调招收对象的艺术学科背景,或者要增加艺术学科背景在考核时的权重。如此,便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招收对象具备艺术学基本的专业知识,也使得招收对象在后续学习相关艺术专业知识时更为高效。

三、结语

总体而言,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面临的问题有相当大一部分与其专业学科背景有关,故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应对、解决此类问题时也应该立足于艺术学科专业知识,而非就抽象的思想、道德概念作泛泛而谈的说教(事实上,这样做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拥有共同语言,也才能找到有效沟通的途径、方法。有鉴于此,在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业务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艺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就成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做意识形态工作时的题中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37.

[2]周宪.审美现代性的三个矛盾命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2,(3):52-53.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85:102-105.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special problems about artistic students in the area of ideology.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roblems and special knowledge on artistic area according to some examples and specialties refer to art,especially the speci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t in western society.In addition,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it is so importa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o keep eyes on the area of art and to interact with artistic teachers.Followed the steps mentioned abov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ould successively come into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world of artistic students and exert som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ir outlook of life,worth and art.

Key words: ar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dministration of student

编辑:黄航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
纸的艺术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