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017-09-08李香子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外语动机

李香子

摘 要 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由于某种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对外语学习的阻力,它包括一个人的性格、动机、兴趣、态度及焦虑程度等等。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种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探讨外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减少情感过滤因素,消除情感障碍以提高外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7-0009-0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儿童自然地习得语言开始了对语言习得的研究。该领域中最权威、最可接受的一种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 的“ 语言监控理论 ”。它由五个假设组成:习得与学习区分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这个理论概括了两点:其一,所提供的语言输入应该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其二,心理障碍要小些以便使输入易于吸收。可见,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制约着学习者的接受输入的多少。在1977年Dulay 和Burt提出了情感过滤概念,Krashen 把情感因素分为三类:动力,动力大的学生习得的更多;自信心,自信心强的人习得更多;焦虑程度,焦虑程度低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情感因素影响语言的输入,制约着学习者的接受输入的多少。所以,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如果语言教学实践只重视认知过程而忽视情感过程,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一、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一) 情感的含义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它包括积极情感,如:兴趣、自尊心、自信、强烈动机、愉快、惊喜等;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学说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也就是说,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机制的进程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1.积极的情感有助于英语的学习

(1)性格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2)学习动机强,学习兴趣浓厚,具有大胆实践的精神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喜爱、感兴趣、积极接受,则情感过滤就少,学习效果就高。

(3)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学习中消极的情感抑制智力活动,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降低语言学习效果。由于学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内疚感增强,造成紧张不安的情绪,对学习知难而退,逃避学习任务。

二、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指个体对相关行为情绪和感受其发展变化涉及到的性格因素以及对人对己的感受。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性格、动机、态度、兴趣、焦虑程度等。

(一)性格(personality)

学习者的性格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重要的情感因素。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情感外露,善于交际,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在英语口语课上有积极的表现,因而将会得到更多的有关外语的信息。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寡言少语、不善交际,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外语学习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进行语言交际,如果性格过于内心,会对外语的学习造成阻碍。

(二)动机(motivation)

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冲动、内在动力或是某人做一种行动的欲望,心理学家认为是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制约着其他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活动起着激发和调节作用。

一般动機表现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学习,往往把英语学习当是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较差。早期的研究把英语学习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和融和性动机。前者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日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等;后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及目的语所在的社团感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另一类分类方法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来自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浓厚兴趣;后者来自外界的影响,如: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其中,内在动机持续时间较长,是语言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

(三)自信心(confidence)

Krashen认为,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与英语学习的效果有关。在个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为重要。自信心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自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信心强的学生学习成功率相对较大。自信心强的人不怕犯错误,能够大胆地实践,用英语进行交流,说错了也不因此而感到难堪;在同样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性格内向、自信心较弱的人,太过于的顾及面子,怕出错,怕被人嘲笑,因而就失掉了许多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

(四)兴趣和态度(interest and attitude)

兴趣是学生力求获得某种知识时的情绪意向,是行为的驱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如果一个学生对目的语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他就产生要掌握英语的内在动力,课堂积极表现,课外花大量的时间输入新的信息。有的学生把学习英语当做一种义务,热情不高,态度不一,有的还对英语、英语教师及教学方法持有消极的态度,因而他们的学习效果收到了影响。所以,要把一种语言学好,积极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五)焦虑(anxiety)

产生焦虑原因有两种:个体本身的因素和所处的学习环境。研究者认为学生存在三种焦虑:1.交际焦虑,即在用英语交际中,由于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出现的焦虑;2.消极的社会评价,即学生在学习中或使用英语时,因害怕丢面子而表现出的焦虑。3.考试焦虑,即英语学习者在考试时所表现出的焦虑。上英语课时学习的焦虑感,如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等。研究还表明,英语学习成绩的好与差,与焦虑的程度相关。比如学生因焦虑而紧张,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差。典型的外在表现是“学习者掌心出汗、腹部疼痛、心跳和脉搏加快”、语音变调、忘掉刚学不久的词汇,甚至根本说不出话来。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情绪高度紧张,处于课堂环境的学生,常见的焦虑原因是英语交际时担心不够流利、不正确,害怕考试、害怕被评价太低等。

三、克服外语学习中消极的情感因素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创造适宜的心理状态和环境气氛帮助学生摆脱心理束缚,减少情感焦虑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学习潜能,获得语言习得的能力。

其次,教师的课堂情绪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以积极的、热情的、愉快的心情对待外语学习,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减少紧张气氛。

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和紧张情绪,持宽容的态度,多鼓励少批评,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老师的喜爱和关注,他们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焦虑是阻碍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焦虑太大输入则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更不用说变成语言能力了。因此,教师善于运用幽默寓言、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尽量降低学生的焦虑紧张情绪。

作为外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播知识技能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动机,师生共同合作学好英语。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外语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