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两线三微四模块”模式的“外语研究方法”课程构建研究*

2017-09-08刘宏刚

英语知识 2017年3期
关键词:语言学模块素养

刘宏刚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基于“两线三微四模块”模式的“外语研究方法”课程构建研究*

刘宏刚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本文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外语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内容和定位、授课团队情况以及课程效果评价的情况。该课程于2015年秋季学期开设,授课对象是20名外语学院本科基地班学生。课程将网络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双线”结合,运用微课堂、微课程、微项目的“三微”手段,将文学、翻译、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科研信息素养的知识“四模块”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研究从学生座谈、访谈和学生作业三个维度来评价课程的效果,发现课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为他们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外语研究方法课程;“双线三微四模块”模式;课程构建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第七学期修读“学术论文与写作”课程(必修课)。学习学术论文写作能够满足学生们在大学阶段学术写作需要(例如:完成课程论文,学位论文),为他们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Xiong Shuhui & Zou Weicheng,2011)。关于该课程的开设,有的学校学术论文写作和外语研究方法分别安排在两个学期开设,有的是两门课合并在一起开设。为了探索开设该课程的有效模式,提升课程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两线三微四模块”的课程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课程模式的背景、内容、课程评价,以期为今后开设此类课程提供有益参考。

1. 课程改革背景

“外语研究方法”课程是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根据大纲要求,开设的与学术论文写作接续一体的课程。在2015年9月秋季学期以前,该课程是开设在第七学期(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开设在第八学期)的10周选修课。2015年春季,学校本科生教学计划调整,同时外语学院承担的综合教改项目也考虑对课程的设置等进行重新规划。我们对部分2015年7月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本科生以及以往讲授过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师做了访谈,发现以往课程有如下突出的矛盾:

第一,课时少,无法讲授所有的必要内容。20课时的教学时间和所要讲授的诸多内容形成了矛盾;第二,学生零起点与英文授课的矛盾。除了少部分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参加过项目,有过一些科研体验的学生外,95%的学生没有任何外语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加之本课程是英语授课,因此用英语讲授“陌生”知识便成为教学难题和学生学习的难点;第三,学生四年级上课出席率低与学生渴望学习知识之间的矛盾。进入四年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压力,而目前各用人单位将招聘面试时间提前,很多学生外出找工作,课程的出勤率无法保证;第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与课程性质之间的矛盾。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但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内容又较多,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所剩无几。特别是数据处理部分,学生上课学习后,课后操作时间有限,并缺少辅导;课上时间不足,因此教师无法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操作机会。

外语研究方法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科研体验,从而培养科研意识。因此,我们决定将该课程从半学期调整为一学期,时间由第七学期调整到第五学期,作为学生在大三上学期的专业选修课来开设,这样从整体设计上缓解了学生上课时间和找工作之间的矛盾,也尽可能保证了所讲内容的完整性。课程采用团队授课的方式,由笔者担任课程协调人,邀请文学、翻译和科研信息素养三个方面的老师参与。教学对象是20名外语学院本科基地班学生。之所以选择基地班学生开课,一个是在本次课程计划修订后,他们是第五学期开设本课程的第一批学生,是时间安排使然;第二,这样开设也是基地班学生培养目标使然,即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向研究生课程过渡 […]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①该文件出台后一直作为内部文件使用,2016年7月首次在外语学院网站公布,因此引用时间是2016年,特此说明。,进入这个项目学习的学生有着广泛的科研兴趣,很可能对课程全情投入(详见本文的需求分析小节)。这样我们也能在其中发现开设课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今后课程完善改进。课程时间是2015年秋季学期(2015年9月—2016年1月,共18周,36学时)。

2. 课程开设的需求分析

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对即将修读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面对面访谈或邮件访谈。根据结果进行了学生的课程需求分析。问卷结果显示:(1)学生缺少外语研究方法方面的系统训练:没有学生有过类似课程的学习经历;有5名同学有科研经历,但进一步的访谈得知,他们不清楚参与的课题的内容,只是“挂个名”;17名学生没有阅读过学术刊物或者文章。(2)学生有较为广泛的研究兴趣。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学术兴趣强度排列依次为翻译、英美文化、文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3)缺少相应的科研信息素养(简称科研素养)。我们认为科研素养是指进行科研过程中,运用相关数据库查找资料、管理文献的基本能力。需求分析结果显示,有50%的学生表示使用过数据库来搜集数据,因为在以往课程的学习中完成学业论文需要借助网络资源,而具体到用哪些数据库时,85%的学生选择是中国知网,没有学生用过外文数据库。学生对于三款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notefirst和endnote)和常用统计软件SPSS均未涉猎。(4)学生对于本课程有较强的多元期待。学生给出的反馈是,“希望老师能够讲讲如何进行翻译研究”“如何进行文学研究”,希望课程内容不太难。因为“本课程听起来像是一个理论课,而理论课多枯燥,晦涩,希望课程不要太难,不要太高精尖”,不难发现,学生希望课程内容多元化、不枯燥。(5)强调评价要多元化。20名学生都建议课程不要设置期末考试,能够多看重平时的考核,注重对小组合作的考查。(6)建议老师要采用灵活、幽默风趣的上课方式,注重小组成员合作的协调和考评。

课题组基于需求分析,经过反复讨论,并征求了相关专家建议,认为课程的设计应该利于培养学生求知欲,增加学生的科研兴趣;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将课堂的有限时间拓展到课堂之外,“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解决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的矛盾。此外,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方法以外,还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文献检索、科研软件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即我们定义的科研素养。要突出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课程内容要生动、与学术相结合,内容应该涵盖文学、翻译和应用语言学①由于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没有学习过理论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但有部分同学参与过相关的与应用语言学和教学相关的项目,因此我们经过讨论,将语言学研究方法聚焦到应用语言学方法上。三个类别。

3. 课程设计

3.1 课程定位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和课题组的讨论,我们对课程做如下定位:课程坚持杜威的“做中学”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课程通过网络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课程网络平台②平台网址:http://wjk.library.nenu.edu.cn/course/view.php?id=2,以“微课题的项目教学”为驱动,通过团队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与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微课堂”“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将翻译、应用语言学和文学三个领域的基本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外语研究意识,教授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科研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上述领域独立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学生今后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研究方法方面的坚实基础。

3.2 授课团队情况

本课程的授课采用团队授课的方式,分别由一位教授、两位副教授负责文学、翻译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授课,另外邀请图书馆的一名副研究员给学生进行外语科研素养方面的培训。三位专业课主讲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均主持过或正在主持教育部以上项目,均讲授过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课程,指导过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科研素养教师目前主持一项中英合作项目,并担任学校图书馆外语学科的专职研究员。

3.3 课程模式

课程的模式可以用“两线、三微、四模块”概括(见图1):

图1 课程模式

● 两线:网络和传统授课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 三微:微课程、微课堂和微项目

■微课程:主要是应用语言学课程中,主讲教师将SPSS使用等基础知识放到线上,供学生自学;

■微课堂: 主要用于科研素养模块部分,教师在网上以技能为主题,如检索中文、英文文献,管理文献,将四次面授课程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将课堂切分成不同的微小部分;

■微项目:四个模块都有项目牵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题目作为项目的主题,围绕主题完成。

● 四模块:即翻译研究方法、文学研究方法、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外语科研素养(即翻译科研素养、文学科研素养和语言学科研素养。本研究的素养分别与文学、翻译和语言学研究方法结合,具有方向特色。)

课程从整体上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坚持以“项目”为导引的原则,项目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张文忠,2007)。但在四个模块教学中,各个模块各有侧重。由于学生基础阶段的学习刚刚结束,对于翻译和文学方面的积累还不是很多,因此经过研讨,我们认为对于翻译和文学模块,在讲解研究方法的同时,不能忽视语言本身的训练。

文学研究方法部分主要介绍了新批评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代表人物,并重点探讨了在其指导下产生的文本阅读方式——文本细读。强调以文本为中心,从文本的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来分析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人物对话在上下文中的链接及暗示;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重点解读文本中的各种意向符号。例如在细读莎士比亚一系列剧本(如《威尼斯商人》、《凯撒》等)的同时,分组再现文本内容,即将文本学习落到实践中,进行戏剧排练活动。

翻译研究方法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认可度高且争议较少的一些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信达雅”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以及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重点探讨了出现时间较晚、研究前景较为广阔、内容也更为严密和复杂的的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同时通过翻译实操训练提升学生翻译基本功,启发学生结合讲授的理论来分析翻译文本。例如所有学生根据一篇说明文体的文章《农牧之争背后的天意》进行两个步骤的训练。第一,对文本进行汉译英的翻译,并就个别产生争议的词、短语和句子进行讨论;第二,针对文本及翻译,学生可自由选择任意翻译理论。

应用语言学研究模块的内容包括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导论(第11周),这部分主要讲解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并着重结合案例讲解如何确定研究题目;定量研究方法的设计(第13周);问卷设计(第14周);数据处理(第15周);定性研究的设计(第16周);定性数据的搜集方法(第17周);定性数据的分析方法(第18周)。学生因为要在第六学期修读论文写作课,因此本课程的论文写作部分不做教学重点,教师将相关知识形成电子稿,放到教学平台,采用学生自学为主,在课程进行中,教师找重点进行讲解。学生在开学初,没有进入该模块学习的时候就被告知要选择感兴趣的几个题目,在该模块中进行项目学习。进入模块以后,学生要随着课程推进,完成选题——选定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研究方法——选定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写出论文等各个环节。每次授课,笔者都要根据所讲内容,让学生汇报项目进度。从学生提交的作业看,他们能够学会题目的逐步聚焦,例如某小组的原始论文题目是《跨文化视角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模式研究》,在笔者讲解完分析题目结构,聚焦题目以后,该小组经过反思和对原始研究目的的进一步讨论,将题目调整为《跨文化视角下中外教师课堂提问反馈策略研究》,因为“我们最开始也是想看看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是怎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当时用了一个时髦的词——课堂互动。但现在看这个题目有点大,互动,这个词涵盖的多,所以我们就聚焦在提问和反馈这个互动上” (学生访谈),该小组最后严格按照论文撰写的模式,提交了一篇全英文的课堂互动比较研究的论文。此外,有两个同学在课程之外,利用上课所讲的知识,撰写了两篇小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在评价方式上,我们摒弃了以往通常运用的期末提交一篇学期论文的评分方法,或者考试评分的方法。将评价和模块教学紧密结合,即模块教学+模块评价。由于采用了项目教学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也对个人反思、小组报告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科研素养的现场录屏评价)进行评价。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各模块的授课教师在授课同时,通过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课题组也不定期进行研讨,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评价的执行方面,四位授课教师提前将全部要求放在平台,学生按时提交作业,过期无法上传作业。同时给每个老师都布置了个人反思作业,反思要求在每个模块的中段和结束时候提供,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并将内容反馈给课程负责人,以便总体负责人总体协调。比如,学生在中期反思中提到,应用语言学的内容难度稍微大了一些、例子少了一些,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书给他们。笔者及时调整难度,并专门用一次课的15分钟时间,归纳和整理了讲过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并对提供的参考书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在后半段的课程中,给出了较多的实际范例,帮助学生用讲过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评价与反馈相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微调,提升了教学效果。评价的比例采用“文学:翻译:应用语言学”=“3:3:4”的比例,在每一块中,有15%的比例给作为相关方面的科研素养的评价。

表1 课程授课、评价简表

4. 课程效果评价

我们采用文秋芳(2011)的研究生应用语言学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的评价数据搜集方法,通过(1)学生座谈会的记录;(2)学生访谈/日志;和(3)学生的课程作业三种主要方式来搜集直接评价数据。此外,我们还参考了学生在课外参加项目、发表文章等方面的间接评价数据。

4.1 学生座谈

在课程中段(2015年11月),笔者作为课程协调人召开了学生小组长的座谈会;在2016年1月课程结束时,以自愿参加的形式,笔者召集了部分同学进行了座谈。整理同学们的座谈纪要,我们发现了如下几个要点:(1)课程设计紧凑,每个模块的特点鲜明;(2)老师认真备课,上课诙谐幽默,课堂效率高;(3)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有网络教学也有课堂教学。提交作业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打印出来提交的方式;(4)采用阶段性评价,不再让学生为准备期末考试去背书,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作业提交如果过了时限就无法补交,这更显得公平;(5)对于课程有一定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围绕自己的选题投入其中。从组长A同学的发言也反映了课程的授课效果:

开学到现在两个月了,文学和翻译这两块以及D老师的这两块的文献检索之类的课程也结束了。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们给我们传授了相关的方法。比如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似乎觉得有根“线”在牵着我们走,不自觉地就在想“这样翻译贴切么,功能对等么?”。D老师给我们也介绍了好几个数据库,以前我们都是要查个东西,百度一下,找的乱七八糟,也不知道哪里的“小招贴”都找来了。现在我们找东西有逻辑性和方向性了(2015年11月中期座谈)……课程结束了,我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特别是我在做组长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协调能力,您看比如您的课要按照研究问题、研究设计、问卷修改、施测、数据统计分析这些步骤走,那么我就得协调这些部分怎么分工,还避免个别同学偷懒的情况发生。我和小组同学聊天,谈到这门课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应该延长到一个学年,一年里还能学得透彻一些。我们现在打算把这个课程作业整理一下,看看能不能发表。而且马上要保送了,我们也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让你设计个小研究,现在至少我们不怕了! (2016年1月的座谈)

组长A的座谈内容向我们展现了学生在课程开始、中段和结束后的一个变化过程,她们通过老师们课上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了科研意识,至少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反思意识(如提醒自己翻译的内容对等么?),也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能够按照方法来做一些感兴趣的研究。此外,作为组长,她还培养了自己的合作和协调能力。我们认为,从学生的反馈内容看,本课程的目标基本达到,同时由于采用项目教学,还对学生的其他方面能力(如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有提升。

4.2 学生访谈

在2016年1月,课程结束后,我们访谈了5名同学。这5名同学有组长,也有组员。同学们在访谈中提到了对课程方式、目标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

(1) 课程设计合理,内容由浅入深,在讲解方法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夯实和提升。学生C说:“课程开始前,我对课程是有点抵触的,因为以往也听过XXX学院的类似课程,太难了,听了就退课了。所以我在课程填写期待的时候,我写上了希望课程不要太难,要循序渐进的希望,现在看是达到了。另外,文学和翻译课,没有一味给我们灌输理论,因为我认识学习文学和翻译的研究生学姐,她们看的那些高深理论真的吓死了,我真不希望我们这课也这样。老师们很用心,给我们精选理论,同时也通过让我们完成作品分析、文章翻译来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另外我觉得这样还能提升自己的基本功”。

(2) 利用网络平台,将课程的部分内容、评价的作业提交等放到网上,一方面兼顾了公平,另外一方面对学生也有强烈的督促作用。这样做还能节省很多上课时间,能把重要的内容课上讲解,提高了课程授课效率。我们在对以往教过该课程和修读过该课程的师生进行访谈的时候,他们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交作业,迟迟不交,然后学生面临毕业,又不能轻易因为不交作业不过,所以就造成了老师催学生,学生不搭理老师的恶性循环。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及时交作业,然后迟交的学生交的作业分数也没低多少,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客观上造成了无形中的不公平。而利用网络的方式,分阶段测评,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出现。学生E说:“我上课前就希望这门课不要闭卷考试,也不希望开卷考。我就希望老师们能够考一下我们的真水平。比如学了某个研究方法,到底会不会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或者写出来个论文。课程上完了,我发现我和周围的同学都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我特别喜欢我们组的题目,关于动机那个,很让我能够投入进去。每个模块的评价跟着教学走,上完课,没过两周就要提交作业,虽然当时觉得很赶,但是我觉得至少能够不拖拉。网络提交,到点就关闭,我觉得是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最好的约束!另外,我们也有种紧迫感,总觉得有东西推着你往前走。”

(3) 学生的科研意识得到提升,学会了一定的科研方法。

学生D在座谈中提到:“我自己在课程开始前就有一定的科研想法,对一些事情感兴趣,也看了一些科研杂志之类的。但当时还是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具体啥是科研,后来和师姐们参与了一个项目。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对当时自己做的题目感觉不满意,虽然我不是主持人,但是我觉得从这门课学习的知识看,当时的题目太大了,我们根本做不了,所以现在一直停在那儿。如果缩小一点,比如,看英语某个课,如写作课的语码转换,要比泛泛说调查英语专业课的语码转换要更有可操作性。”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学生反映他们自己和周围同学通过课程学习,都有了一定的科研意识,有的同学在申请学校的本科生项目,有的正在整理自己以前写过的小论文,打算发表。

4.3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能够直观反映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果。本课程以将学生作业制作作业册的形式,在翻译和文学模块结束后,教师搜集两个模块的作业存档。课程结束后,在规定时间之前,学生提交应用语言学作业和网络提交科研素养作业。翻译、文学和应用语言学需要打印的内容由老师们汇总,每个学生一册,然后根据课程规定的评价比例评分;科研素养分数网上评出,而后四个模块分数汇总,作为该同学的最后成绩。通过分析学生作业,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收获和进步,如本文3.3小节应用语言学课程学生通过阶段性推进,最后聚焦题目,完成学期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外,我们还通过从参加研究生入学保送考试的同学那儿搜集了一些佐证信息。F同学发表的论文《认知视角下英汉“黑马”隐喻的对比研究》,是受到C老师在翻译课上讲到隐喻方法对于翻译的启发而成的论文。F同学被国内名校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录取为保送硕士研究生,她在谈及保送考试经历时候说“我在笔试中,用上了我们这门课学到的定量研究方法,成绩不错可能和这个题目发挥有些关系。在面试中,老师提到的研究方法问题,我因为都学过,所以不害怕,所以也就顺利录取了”。G同学被浙江一所名校的语言学专业录取,她在给笔者的邮件中说:“老师,感谢您的研究方法课对我的帮助。原来对研究方法一窍不通,但后来交上厚厚的作业,真是心里很有成就感。这次保送,面试和笔试,我在您这门课上学到的方法很有帮助!”。这两位同学的成功与她们自己努力和教过她们的老师分不开,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外语研究方法课程开设的有效性。

5. 结语

本文论述了“外语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定位、授课内容和课程评价。本课程的改革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我们将“做中学”的理念贯穿始终,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做”联系起来,让研究方法这门课不再停留在“看两篇文献,出一篇论文”的静态层面,通过动态地让学生参与来深化他们对课程的理解。

第二,我们采用网络平台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来课堂中要传授的一些内容,放到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同时利用平台优势,管理学生作业,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和起到的督促作用。第三,课程内容,涵盖了文学、翻译和语言学三个模块,并有所侧重,在完成方法讲解的同时紧跟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增加了学生网络科研素养能力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容也有相应的“方法”。第四,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也让他们能够通过项目的每一步完成,体验到科研的严谨性和层次性。第五,对于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的、动态跟进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论文,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有不小的帮助。

本次课程改革还有一定的不足,比如授课时间可以考虑两个学期,将每一部分的方法都讲得较为透彻。第二,学生的课程辅导跟进还缺少更充足的时间,比如在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教学中,笔者就感到,时间接近期末,学生数据分析基本问题可以解决,但精细的工作由于人员较多等所限,可能无法进一步深入。这些诸如此类问题都有待于今后的改革进一步深入来逐步解决。

[1] Xiong, Shuhui. & Zou Weicheng. 2011. Developing Chinese undergraduate English-majors’ research article writing competence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 5-24.

[2]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本部)建设方案,2012[OL]. http://wy.nenu.edu. cn/info/1030/1107.htm, accessed 12-18-2016.

[3]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北京/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文秋芳.2011.《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的形成性评估:理论与实践[J].外语测试与教学,(3):39-49.

[5] 张文忠.2007.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6):81-84.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Based 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s: A“Two-lines, Three-mircos and Four-modules”Model

This current paper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aims,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s for 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The reformed course started from autumn semester of 2015 and targeted at 20 undergraduates of base class from NENU. This course was featured with 1) online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off-line classroom teaching, 2) “three micros”, namely, micro-teaching, micro-courses and micro-project, and 3) four modules, the knowledge on applied linguistic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literacy.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this course from student symposium, interviews and homework, which indicated the course realized the aim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research awareness, laying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course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s;“Two-lines, Three-mircos and Four-modules”Model

H319

A

2095-4891(2017)03-0008-07

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东师青椒微计划”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基于‘三微’模式的‘外语研究方法’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5B0QWJ005)、东北师范大学学院本科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建设一等奖“优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DSJX007)和东北师范大学“‘两线双导、数字推进、评价多元、六位一体’的卓越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00133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感谢授课团队的其他成员: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冯伟教授、曲英梅副教授和图书馆谢亚南副研究员对本课程建设的辛勤付出。本文初稿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举行的“2015第二届全国英语专业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端论坛”上宣读。

刘宏刚,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

通讯地址:130024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学模块素养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