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

2017-09-08政,韩

中国软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体系

李 政,韩 远

(1.宁波大学 海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2.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

李 政1,韩 远2

(1.宁波大学 海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2.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助推县域城镇化建议,探讨了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目的和原则,针对当前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如何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奖励”产学研联动效应,提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建议。

新型城镇化;县域;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逐渐从知识载体走向创新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城镇的协同发展、共生创新已成为城镇转变发展方式、回应民生需求的重要趋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过去实行的政策体系与资源分配模式下,国家重点高校基本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因此,从战略高度出发,优化高等教育县域布局,为具备条件的县域匹配相应的高等教育体系,通过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奖励与县域经济社会的有机融合,加速县域整体创新创业氛围的培育,提升县域知识经济驱动水平,成为深入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的一种可行思路。

一、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分析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绩斐然。一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攀升,由改革开放前期城镇人口的1.7亿人、(人口)城镇化率17.9%,到2015年的7.1亿和56.1%,县域人口已近10亿,占全国73%,县域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二是城镇体系建设成效突出,截至到2015年底已有地级区(市)625个、县级区(市)3211个、县及自治县1514个、乡镇级区划39789个。在城镇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举足轻重,占据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93%、全国GDP的 55%,县域城镇化逐渐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尽管取得相当突出的成绩,但我国城镇化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突出体现在县域小城镇范畴。“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强调更为公允合理的城镇关系、人地关系和产城关系,促进城镇化成果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强政,还要惠民、兴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1],依靠廉价劳动力供给传统模式有违公正,采取政策强行指令及资源单向供给难以求成,合理的路径是通过新型经济发展的知识溢价与高等教育普及的个人增值相结合,以“鱼渔双授”的方式,在发展中解决城镇化进程的成果共享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展进程

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成就突出,2017年已有许多专业排在世界前列。但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教育载体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所构成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教育层级结构、教育类型结构和课程学科结构[2]。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从20世纪初效仿德美日建立仿欧美体制,到20世纪50年代仿前苏联建立全国统盘院系体制,至1993 年在“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两级教育体系,这种双轨体系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奠定基础,但仍带有“集中于城市服务于城市”的结构性问题,使“县域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盲区”[3]。教育体制整体质量评价不理想,在《2013-2014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仅位居54位[4]。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同样迫切的县域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与偏重大中城市的两级高等教育体系间的供应侧矛盾日益明显,“诺思悖论”凸显——中央集权主导型“自上而下”制度创新方式与县域效率能力主导“自下而上”制度创新方向之间矛盾性增强。教育要促进人的城镇化,必须完善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教育空间布局,改革教育制度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等[5]。英国政府提出“区域性和地方性协作应该成为未来 20年高等教育职能中一个明确的部分,每所英国高校都应清楚地了解它的使命与地方、区域社会的联系”[6],作为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展现对城镇化变迁的主动应对与积极适应,向增长乏力的县域经济做出体系化拓展、合理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本文的县域高等教育是指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由县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主办或共建的高中后教育形式,包含大学、大专、独立学院、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等多种类型。

(三)高等教育体系对城镇化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依赖于创新集群,“从全球来看,主要创新集群无不是以大学为一定地理空间内的核心主体形成”[7]。城镇化的本质是一种集聚,包含产业集聚、新产业区与城镇经济空间的整合;高等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集聚,体现知识集聚、创新思想和学员成长发展空间的整合,两种集聚方式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一方面,双轨制高等教育体系的设置为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持和社会服务,为其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过度集聚于大中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未能给身处“腹地”的县域经济提供应有的支持:一是布局倾斜,大中城市高等教育密度大,小城镇高等教育缺位严重;二是调控缺失,且“未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规则和政策及时进行调整”[8];三是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倾向于靠拢大城市中的大产业、大项目,小城镇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得不到重视,助推了大中城市人才资源过剩“城市病”和县域居民得不到充足教育服务“伪城镇化”的极端倾向。

国家要求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并逐步理顺义务教育后的异地同步高考问题。因此,为县域城镇化建设提供更为直接和系统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社会服务和文化引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善结构嬗变、实现功能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

(一)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目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县域高等教育呈零星状、松散型分布,尚未形成体系性、系统型态势,构建更为响应县域需求、更为适应城镇发展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目的不是要将当前已经成型的两级高教体制变为三级体制,而是要积极引导高等教育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建制性参与和系统性呈现,将县域高等教育建设成为对县域经济适应性更好、先导性更强、城镇化结合度更紧密的综合科教创新体系,参与方式由远程培训式短期教育转变为扎根县域的终身教育体系,驱动方式由“独立创新转变为多元主体共生创新”[9]。同时,通过新型城镇化倒逼下的高等教育目标重构、布局调整和体系优化,促使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从“区域”概念下的大中城市“集中推进”转向“区域落实”概念下的市县“同步跟进”,改变二元分割的体系构建,积极朝城乡同等化、更重视育人效绩而非层级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发展。

(二)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系统培养城镇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决策模拟系统预测,从 2015-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从36.4%增长到 45.2%,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将从17090万人增加到22974万人[10],亟待增长区集中于县域,但当前县域人才进少出多,高级专门人才流失严重,集聚于大中城市的高等教育如“教育抽水机”[11],将县域青年学子及其家庭积蓄虹吸、抽移至大中城市而未能有效反哺。因此,促进人才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成为客观需求——“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既是城镇化的动力,也是城镇化的目的”[12]。

2.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产业知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县域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提供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解决县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困难,使高等教育更深入、更频繁地参与科研基础研究到中试及商品化生产全程,推动县域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学师生作为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有利于县域交通、房产、旅游、文化等事业的良性发展。

我们统计2016年县域经济全国百强榜中,三个高等教育大省浙江、山东和江苏占26席、22席和17席,共占全国百强县的65%。对三省百强县县域高等教育办学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发现浙江26个百强县中有18个县域内设有高等教育,占比69.2%;山东 22个百强县中有11个县域内设有高等教育,占比50%;江苏17个百强县中有13个县域内设有高等教育、占比76.5%;经济排名居首的昆山县域内就有6所高校,资料同时显示一些尚未设有高等院校的百强县也在筹建高等院校,充分说明高等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广泛的内在关联。

3.高等教育向县域深度渗透是彰显城镇文化传统特色的现实选择。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体现“文化传承、特色彰显”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就业导向到产教结合再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演化路径”[13],高等教育向县域的靠拢变得既必要又紧迫。建设县域高等教育体系,使之与县域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对接,会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场”,可为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增添新内容,赋予新型城镇化更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表1 百强县域内高等教育办学情况(江苏、浙江、山东)

(三)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

高等院校的兴建和运行需要充分的政策和资源支撑,县域高等教育的建设更面临缺少专业人才、缺乏稳定经费、辐射范围受限等客观问题和发展难点,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群策群力、博采众长,以更为灵活、更为适切的方式开展工作。

1.多元的办学形式与统筹的建设规划相结合。县域高等教育可采取多元办学方式,除建立县立高等院校,还可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补充,加强与部属、地方院校合作办学。办学形式上可由综合性大学与县级政府合作创办专业学院和科研院所,或由社会筹资创办县域民办学院,将各类别、各层次的办学机构逐步统筹为科学规划、层次明晰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

2.灵活的学制设置与多元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县域高等教育可采取灵活的学制、课程体系和专业设制,开展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自学教育、远程教育、中职教育为辅的“融合教育”,同时采取网络教学、互帮互教、技能交换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使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等传统教育类型获得新生。

3.集中的服务对象与兼容的辐射范围相结合。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总体而言相对固定,须主动反映所属区域的需求,尤其要主动服务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但在办学实际中,不必拘泥于本县范畴,可以本县域为核心,积极向邻近周边县域扩展,或由多家教育机构与多个行政县域通过契约形式建立区域协作高教体系,使资源利用更趋合理。

三、发达国家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慨况及模式

从发达国家来看,根据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和各州高等教育执行长协会的联合调查数据,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已连续三年增长缓慢,2016年9 个州的高等教育拨款下降,亚利桑那州降幅高达 14%,15 个州的高等教育拨款低于五年前水平,亚利桑那州比 2011 年减少 27%,路易斯安那州减少25%,教育拨款的增减折射出各州经济发展情况。尽管如此,美国仍积极推出“社区学院免费计划”[14],争取为就读两年制社区学院的优秀学生免除学费;一些大学(如加州大学)同时对招生规则做出调整,减少“州优”SE(Statewide Eligibility)招生比例,增加“校优”ELC(Eligibility in Local Context ) 录取比例,使来自小城镇和乡村学校的高中毕业生有更多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体现美国高等教育资助重心由国立、州立院校向更具育人效绩的基层院校倾斜的前瞻性布局。

以美国相应县域高等教育的社区学院为例,近30年来美国社区学院依照“责任自愿评估框架”(VFA)建校原则,走“依托地方、融入地方、发展地方”道路、取得快速发展(见表2),首先院校总数大幅度增加,由1983年的1170所增加至2013年的1684所;其次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增强,在公立学院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私立学院由355所增至750所;最后在办学规模上向两级分化,千人以下的小型灵活型学院与5000人以上的综合性学院数量均稳步提升,表现出对不同地域不同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度适应。

以财政分配体制与我国相似的比利时和德国两国为例,近年来,两国由于财力分配向中央政府集中的程度提升,亦逐年调整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支出项目和支出比例(见表3),增幅部分着重于基础理论科研和大学生奖学金发放,以减少地区和地方政府政府压力。

表2 美国社区学院近30年规模情况

注:根据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85, Table 104;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95, Table 204;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5, Table 213;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3, Table 317.40统计。

表3 欧洲国家三级政府承担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占比情况 (单位:%)

四、我国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县立“准高等教育”的升级重组

县立“准高等教育”主要指由地方政府直接提供经费并进行管理的培训进修类学院,“我国目前由县政府出资承办的社区学院有几十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有1852所”[15]。这类院校能否归于高等教育行列素有争议,整体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较弱。一些县域将松散分布的“准高等教育”优化重组升级,构筑初步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纵向贯通型,表现为以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或县级成人教育学校为基础的办学主体由纵向整合当地高等教育资源,升级成县域高等院校;二是横向合作型,表现为县域内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通过在招生、教学、就业上的一系列协议,组成联合办学的职业院校联盟;三是立体交织型,表现为邻近县域之间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整合重组,合作共建高等院校。

(二)高等院校与县级政府共建教研实体

部属院校与省(市)属院校在县域经济的教育辐射历来有之,但多以合作开展教研项目的方式进行,覆盖范围也多以院校周边县域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联合地方组建成建制扎根县域的教研实体,与县域企事业单位开展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各自在学术、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方面的优势,针对县域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共同开展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联合育人、合作研发和社区共建工作,逐渐成为具有深厚学术背景支撑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力量。

(三)高等院校办学项目的整体性迁入

随着2008年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同时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批设,经济发达县(市)尤其沿海发达县域成为独立学院和新校区外迁办学的首选之地。这些外迁项目大多采取校地规划融合模式与县域经济社会主动接轨,形成新校区建设与新城区共建互促的“大学城”、“科教园”模式。县域行政为迁入高校提供有力后勤保障,以“交钥匙工程”筑巢引凤,助推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四)高等院校与异地县域间的网络联动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高等院校与异地县域之间的合作提供新的联动方式。一些县域通过新型互联网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与高等院校共建、共享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平台、科技研发与技术成果服务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平台等新型合作载体,使县域居民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学习机会。同时县域企事业也经由互联网络,与高等院校建立更为紧密的联动关系。

五、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加速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优化区域结构”的战略目标,要求“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正亟待更深层次的供给侧革新。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高教育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并针对导致供给短缺的薄弱环节补短板”[16]。因此,应该针对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新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初步探讨,以因地制宜的体制结构、运行机制和支撑配套,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形成新的增长极,稳步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共同理顺县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加强对建设理念和发展定位的理解谋划。当前国家积极倡导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应以此为指引加强对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理念和发展定位的理解谋划,明确县域高等教育类型及组成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树立县域高等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发展理念。在发展定位上,要将县域高等教育体系视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视为新型城镇化在县域范畴取得突破的积极措施,将县域高等教育发展为多类高等教育结合的、形式多样的终身学习型县域高等教育体系。

2.加强省级政府统筹规划与简政放权。我国县级教育部门接受多级宏观指导,自主权限较小,支持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受限。当前“寻求集权与分权平衡已成为新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变革的主旋律”[17],在坚持省级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设置权和统筹权前提下,市(地)级政府对市属高校的办学权和管理权得到较大解放,应将这种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至县域。将“省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与县域高等教育体系试点规划相结合,合理规划县域高等教育布局,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域参与高等教育共建。

3.理顺各方单位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我国当前各级行政事权划分存在模糊不清的弊端[18],影响教育机构在区域的相对独立运营,应进一步推进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域高等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一是要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特别是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及责任划分,使各级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的责权利分配更趋合理,切实解决诸如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跨县流动带来的教育成本分担等实际问题;二是要根据效率性及适宜性原则,对各级政府教育事权进行重新调整和合理划分,将适合县级政府管理的事权交给县级政府,提高县级政府参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吸引市场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我国可借鉴比、德两国经验,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要求,“建立教育投入分项分担机制”,适度调整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支出比例,缓解财力与支出责任“反向转移”带来的教育投入压力。

(二)县域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1.合作育人机制。县域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和服务面决定了其招生方式、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都应以县域实际和发展为变化,特别要紧跟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首先,在专业和学科设置上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调整,应根据县域的需求和发展,适当调控专业设置,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所急需专业。其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对口培养、岗位对接,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人才,并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探讨培训教育、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分互认与累积的路径,通过课程学科结构即专业结构的重组衔接,建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由技能培训走向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最后,在招生与就业模式上试行属地特招政策,按照多元招生方式招收区域内适龄青年,培养成为对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所需的技能人才,并积极引导其县域就业落户,还应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打通异地高考的瓶颈难题,使其在流入地有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并收获成功的机会。

2.协同创新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而产业升级离不开密集、持续的研发活动。具有科研使命的县域高等教育应积极参与县域创新体系建设,利用学校专业优势,积极引导科研力量转向协同研发,积极承担“产城融合”的中间载体任务,大力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首先,要积极助推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手段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协助构建具有县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协助企业建立针对一线研发问题的、成本低收效大的连续性研发团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协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的“本土落地”。其次,高等教育要在积极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中体现自身价值。县域高等教育要适当体现农学特色,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科研究,将科技成果、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县域传统农业,参与农业项目的规划设计、经营决策、产品推广,共建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促进县域农产业转型升级。最后,还要改变当前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2.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的现状[19],鼓励高职以上毕业生在县域创业,优化和完善县域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加强院校与县域科技园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县域园区资源、数据资源和渠道资源,增进协同创新创业合作。

3.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机制构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地区精神和文化品质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高等教育,尤其是有核心、成体系的高等教育对地方的文化辐射及社会服务,能有效凝聚区域内居民的政治信仰、行为规范和历史传统等非物质要素,成为县域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首先,要充分发挥县域高等教育的智力资源优势,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范围。除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以外,还可积极开展诸如地方发展规划咨询与研究、地方产业业态评估与谋划、企业决策论证、中小学骨干师资培训等工作;亦可协助政府搭建包括法律咨询、文化传播、检验检测在内的社会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县域智能化与信息化建设。其次,高等教育要积极融入县域文明建设,提升县域整体文化品位。通过文体科教公共设施开放、文化课程共享、文化传统研究合作,促进高校文化与县域文化的融合,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引领县域文化发展;还可通过打造地域文化研究团队、策划出版地域文化著作等多种形式对县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推动县域特色文化发展。最后,县域高等教育在深入参与地方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促进县域制度体系的调整与优化。可采用建立校地合作委员会、合作专项基金、校地互派人员到发展机构挂职等形式,发挥高等教育在县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主体引导功能,促进县域社会内部结构优化。

4.“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激励”产学研联动机制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力度,更要发挥县域与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现代化网络和线下综合服务体系建构,帮助县域企事业整合、优化国内外创新创业信息与资源,与外界科研、金融、教育机构建立更为紧密的产学研联动关系。首先,高等院校应积极助推县域经济的互联网呈现。我国山区县占全部总数的43%,全国 592 个贫困县有 384 个地处山区,交通条件滞后及信息通讯落后严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电子商务被认为是贫困县乃至整体县域经济取得突破的重要路径,高等院校应积极助推县域企事业单位生产、研发、销售与外界市场的网络互通,广泛参与类似淘宝“特色中国”县级馆的活动,为县域优势的特色产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走向广泛的国内外市场架设绿色通道,实现电子商务和县域“一县一品”特色市场的交融,形成“就地化、小集聚”的城镇化产业恪局。其次,高等院校要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以更为灵活的产学研联动方式,打破交易效率与空间集聚对县域企业的局限作用,帮助县域企业建设一支适应性强的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开展微小实用性研发项目,逐渐摆脱低技术、高污染的生产运营模式,向研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现代企业转变。最后,高等院校应积极促成研发人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在县域产业结构的嵌入,协助地方围绕技术先进企业形成一系列产前和产后紧密联系,促成县域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抱团,完善本地产业链,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人才与智力融合、成果与生产融合,帮助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县域城镇实际的校地联动发展道路。

[1]王雅莉,陈立军.智能型城市:我国新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J].中国软科学,2000 (11): 65-69.

[2]褚宏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3.

[3]李建军.产学创新的平台[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3-5.

[4]Schwab K.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 [R].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 462-463.

[5]褚宏启.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新型城镇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 2015(11): 4-13.

[6]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1997):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Dearing Report],Chapter 12: The Local and Regional Role Higher Education [OL]. http://www.leeds.ac.uk/educol/ncihe/nr_189.htm,2006-11-21.

[7]王志强,卓泽林.论大学在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16 (6):64-71.

[8]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61-62.

[9] 赵志耘,杨朝峰.创新范式的转变: 从独立创新到共生创新[J].中国软科学.2015(11):155-160.

[1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预测分析[J].教育研究,2015(5): 20-37.

[11]阮荣萍,郑风田.“教育抽水机”的假说及其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9(5):36-45.

[12]杨新华.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市场自组织与政府他组织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 2015(4):183-192.

[13]谢一风,史秋衡.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55-56.

[14]A Guide to Obama’s Free Community College Plan [OL].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tephn-dash/a-guide-to-obamas-free-co_b_6801726.html, 2015-12-13.

[15]赵伟.试论国家开放大学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2): 107-109.

[16]周海涛,朱玉成.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2016(12):30-34.

[17]徐辉.21 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趋向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7-13.

[18]贾俊雪,张永杰,郭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增长与财政解困[J].中国软科学, 2013(6): 22-29.

[19]胡永青.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N].人民日报,2013-12-11(2).

(本文责编:辛 城)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level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

LI Zheng1, HAN Yuan2

(1.SchoolofMarineSciences,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2.SchoolofScienceandTechnology,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existing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higher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purpose and principle of count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the main mode of curr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county higher education,suggests the specific strategy recommendations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how to construct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form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 project support + achievement reward” interactive effect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county;higher education

2016-11-28

2017-04-18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项目(15JDSZ2045);国家社科基金(13BJY067);宁波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14A10045);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李政(1980-)男,湖南绥宁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区域经济。

G47

A

1002-9753(2017)08-0166-09

猜你喜欢

县域城镇化体系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