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17-09-06张慧芳张贝

卷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过渡段施工准备路桥工程

张慧芳+张贝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政策调整,公路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过渡段施工作为路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确保其施工的科学性、正确性与可行性。规范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提高过渡段施工水平,是有效延长路桥工程使用寿命,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准备

1 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准备

1、施工图审核。对施工图过渡段的尺寸、位置与高程等进行详细核对,且对过渡段和其他结构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核对,如桥梁、隧道等,确保各个工序紧密相连。

2、组织过渡段施工调查,为过渡段、相近结构物施工的土石方调配、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收集等进行分析。如对特殊地质过渡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土石方类别进行详细核对,复查检验填料等。

3、预留过渡段。过渡段位置预留时,需对其起始点加以确定。并按照施工图进行预留位置计算。如先进行路基施工的工程,需做好缺口、过渡段施工措施。通常情况下,过渡段和路基可同时进行施工。

4、施工前期,需做好表面清理工作,需对施工现场内全部障碍物或对施工造成影响的物体进行彻底清理,如草丛、软土、有机杂质等。

5、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纵横排水沟的合理设置,以此完善排水系统。也可通过抽水机进行强制性排水,做好和过渡段有关路基的排水工作。

2 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流程

1、搭板设置

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设置搭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如搭板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弯沉将会不断改变,这种方式在具体施工中难度较大。另一种方式可以对刚柔过渡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依据具体施工情况,必须将搭板长度控制在8厘米以下。其他方式如选用预留反向坡度的方式,也就是保持搭板和桥台连接处标高相同,路面连接端要比设计标高高一点,进而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依据路桥之中的沉降差确定坡度的大小,这种方式必须在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基础上进行,以此对沉降差及预留反向坡度进行确定。搭板和桥台之间的锚固有两种方式水平向和竖向。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搭板自由端一定会出现竖向位移现象,因此应选用水平向,这样对桥台受力更加有利。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桥台混凝土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必须遵循施工要求进行立模作业,同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坡度及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2、不设置搭板

现阶段我国大中型桥头中都进行了搭板的设置,如果出现损坏搭板的情况,将对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及维修费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选用在桥头不进行搭板设置的方式进行路桥过渡段的处理。如不进行搭板设置,必须对台后填筑工作进行较为精准的设计及施工,同时对填料及压实作业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必须选用特殊结构进行处理,如铺土工格网及填筑聚乙烯块等。

3、台后填筑

地基、路基及路面压缩变形导致桥梁两端路堤沉降。路基路面恒载及车辆荷载导致地基压缩变形,行车作用下路面结构层因填料压缩、固结及次固结而出现压缩现象。当搭板与桥面面层结构与厚度相同时,就不会出现出现沉降差。通常情况下,车辆荷载的作用影响深度在2米。但相关数据显示,因为填料自身固结和不符合施工要求等问题,必须加固处理整个台背填方,只有这样才能对桥头跳车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对台背路基沉降及跳车起影响作用的因素为台背回填压实质量,作为台背施工的重要环节,台背回填碾压施工中如机械压力过大将严重影响到台墙的质量。基于此,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台背回填的压实作业,在压实过程中如分层压实必须将其厚度控制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便于压实的材料,相关实践表明,在相同压实标准情况下,台背回填处粘性土的压实功高于砂砾料及二灰碎石的压实功,选用小型压实机械要使台背回填粘性土压实度高于95%难度很大。

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如仅仅采用桥头搭板,根本无法确保路基的压实度,进而导致路基下沉现象的出现,甚至出现搭板下地基脱空的现象,进而不利于搭板的受力。由此可见,桥头搭板的配合设置,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度。在路桥过路段压实施工中,应选用振动式压路机在距离路基顶面1米范围内进行压实施工,也可以选用其他小型压实机械根据压路机械的振压作业深度确定各层填筑的厚度。遵循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及分层检测的方式进行有效施工。为减少压路机与构造物之间的距离,需要将路基纵向填筑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通常控制在10到15度之間,与构造物之间形成钝角,并对这个角度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对碾压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十分有利,这段坡度的长度要控制在5米以上。

4、地基处理

作为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桥背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对路桥过渡段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软基处理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等,这些方式应用可以对地基性能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路桥的承载力进行提高,降低沉降差等。

选用桩基础作为在软土地基上桥台修建的主要形式。假如在相对较厚的软土层进行高路堤的修筑,由于回填材料的质量软土会出现向侧边挤压的现象,进而给基桩施加较大的力,造成水平位移或转动现象出现在桥台。这种情况下,将对支座、伸缩缝等造成损坏,同时还会对桥面或桥台造成损坏。为防止不正常位移情况的产生,必须对回填材料减轻,以此对侧向流动的强度起到抵抗的作用。

5、台背排水

当路桥过渡段排水出现问题时,则会出现桥台路基连接处水下渗的情况,进而对路面结构层稳定性降低,出现错台及跳车现象。基于此,可以依据台背填料的类型等情况进行排水方式的选用,进而对台后填料的水分进行疏干。应将防水涂层设置在桥台背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渗水对结构物的损害。在进行回填区顶部及底部排水作业时,必须夯实回填表面并进行截、排水设施的设置,有时还要封闭表面,进而对地面水下渗问题进行有效降低。

3 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注意事项

1、验收与处理过渡段基底。根据施工图规定进行过渡段基底、桥台基底同时处理。如路堤高度在3米以下,原地面处理需与施工图相符。要求基底没有杂物现象,如草皮等。密实、平整为原地面基底处理的要求。同时基床范围内地基应与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需求相符,也就是必须控制在1.5Mpa以上,或地基基本承载力必须控制在0.18Mpa以上,同时按照施工规定进行基底换填施工。不足情况下,需进行地基加固施工。

如路堤高度在3米以上,需先平整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在通过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施工,要求其地基系数在每米130Mpa以上。根据施工规定,路堤、路堑过渡段施工需沿着原地面纵向进行台阶开挖施工,台阶高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2、检测过渡段施工情况

选取水准仪对基坑回填顶面高程进行准确测量,其偏差值范围为—50毫米到+50毫米。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等需与施工规定相符。碎石颗粒内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一般应控制在20%以下。碎石质地较软或极易破碎情况下,黏土团含量需控制在10%以内、2%为有机物最高含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过渡段施工作为路桥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工程施工中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规范要求,对各环节质量严格把关,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水平,并努力实现创优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婕;;浅议路、桥(涵、通道)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任帅,李宝贵. 浅析路桥工程建设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3]任洪光;张金超;;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4] 黄学文. 路桥工程中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发展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10)

猜你喜欢

过渡段施工准备路桥工程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浅析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预热器设计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浅谈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