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7-09-06傅文欣汤新明韩可盈

卷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成因特点

傅文欣+汤新明+韩可盈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女性更是以霸凌者频频亮相,理应引起重视。本文尝试总结出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特点:以言语、关系霸凌为主要霸凌方式;常伴随性侮辱行为;群体性;“情感纠纷”为诱发原因,并针对这些特点从个人和社会两大方面切入进行成因分析。

关键词: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特点;成因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的消息层出不穷,让人触目惊心,我国仅2015年上半年被媒体所曝光的校园霸凌事件就多达四十二起。其中,更应引起人注意的是女性青少年的校园霸凌正在愈演愈烈,女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占55%,超过半数。同样的,国外以美国为例,《校园安全和犯罪指标体系分析:2015年(Indicators of School Crime and Safety:2015)》该报告指出,在2013 - 2014学年,65%的公立学校记录了一个或多个暴力事件发生,估计有757000起犯罪。而在12岁到18岁的学生群体中,女生在校内被欺凌的比例为23%,高于男生的19%,且这其中,多半是同性所为。

各种数据表明,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的数量呈现攀升趋势,而相较于男性青少年而言,女生群体的校园霸凌行为有其特点,心理的伤害往往更为深刻,因此针对女性青少年这一群体进行校园霸凌行为的研究已经相当紧迫。

1 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挪威学者 Dan Olweus 的定义,“霸凌”意为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1],由此看来,霸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与重复性的行为。由于校园暴力涉及的对象和种类的广泛性,学术界对此概念并未有统一的界定,因此参考台湾地区的做法,本文使用校园霸凌这一词将其从校园暴力中单独区别出来。校园霸凌主要是由霸凌者、被霸凌者(受害者)、旁观者及主要包含教师、家长等的保护者组成。除直接的肢体性霸凌以外,校园霸凌行为的主要方式还有言语霸凌、关系霸凌、性霸凌以及网络霸凌[2]。

本文中“青少年”的概念,是“青年”与“少年”的合称。一般而言, 青少年阶段通常认为是 12 岁左右至 20 岁左右的时期,该时期适逢个体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春期,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色。

本文中主要指同性别的校园霸凌,即是针对女性青少年之间的校园霸凌行为进行更为具体的探讨。

2 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特点

女性一般都被作为需要被保护的角色而存在,当女性青少年以霸凌者的身份出现时无疑是给人以当头一棒,值得警醒。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对被曝光的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的分析,发现与男性相对比,女生校园霸凌行为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

(一)以言语、关系霸凌为主

在校园霸凌事件当中,相对于男性最为常见使用直接的肢体攻击,女性则以言语、关系霸凌为主,更倾向于使用关系侵犯,联合其他成员孤立、无视、或排挤被霸凌者。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结果显示,言语霸凌的发生率最高,有将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其次为关系霸凌,占37.7%。

“关系侵犯”(relational aggression)一词由心理学家妮基·克里克(Nicki R. Crick.)创造,这是一种流行于同性间,尤其是女生之间的一种冷暴力 [3]。据分析,使用关系侵犯最有可能是用来维持特定群体中的平衡。例如,如果当群体内某一成员变得很受欢迎,而这最终导致破坏了群体中原本的平衡状态,出于嫉妒心等敏感心态,其他的成员可能会开始传播她的谣言,以贬低其地位。

女生之间的欺凌通常较少出现公然的挑衅行为,比如散布谣言、谩骂和背后中伤,而恰好父母和老师经常会忽略这种行为,因此这使到女性青少年的校园霸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隐蔽性,甚至会导致被霸凌者产生严重的心灵创伤。

(二)常伴随性侮辱的行为

女生之间的霸凌常常伴随性侮辱的行为,大多案例中,霸凌者将受害者的裸照上传至网络上传播,携带着网络霸凌的性质。由于部分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与对行为的预见性,不考虑行为的负面后果,发展至后来,“扒衣服拍裸照”已经是常见的、程度较轻的手段。而更为严重的性侮辱行为是伤害受害者的性器官,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性凌辱过程并传播,强迫受害者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等[4],这些性侮辱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是毁灭性且难以复原的。

(三)群体性

当不可避免地发生肢体性霸凌时,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多具有群体性,以“群体”对“个人”的形式出现。群体性通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对一个女生的欺凌,加害者在数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采用以多欺少的方法由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可能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它人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姿态,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4]。

这种群体性的霸凌行为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是主导者发起煽动,团体中其余的成员迫于从众心理或者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被集合起来,这些人在霸凌中多充当的是旁观者或者协助者的角色。

(四)“情感纠纷”为诱发原因

女生对同性的霸凌大多是出于嫉妒和报复心理,而所谓的“情感纠纷”更是比较容易成为霸凌的导火线。青春期女生心理尚未成熟,看问题简单片面,因为争风吃醋而引发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因为未能够认识和对待与异性的关系,一旦“感情”中出现变化,容易不计后果地把怒火发泄在“第三者”身上。而这时候参与群殴的女生往往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义的。

3 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特点的成因分析

人类行为的发生是个体与社会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霸凌行为也不例外。青春期下女性特有的心理脆弱性以及在外部環境的作用下造成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特点。

(一)个体因素endprint

1.女性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第一,女性青少年拥有较为敏感的情绪且由于相互之间条件相近易引发妒忌心理。女生青春期随着性的发育,开始关注自身形象,变得不自信、自卑感增加,所以女生之间很容易因为琐事出现嫉妒、讲是非等情况,加之由于女生生理上的柔弱会使她们排斥身体上的暴力而倾向用言语、关系霸凌这类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厌恶。而一旦超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才会导致采用更激烈直接的暴力宣泄。

第二,青春期强化了青少年与性有关的态度和行为。当身体中的荷尔蒙开始泛滥,女生希望自己更加女性化,而与异性接触也会变得更加不自然。不少女青少年在青春懵懂之时,因为内心躁动的荷尔蒙,为争夺异性而与同性发生校园霸凌行为[5]。

第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女生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尤其不轻易对承认坦露,以此来体现他们的成熟。于是遇到的一些事情和苦惱会更愿意与同伴一起分担,便易形成小团体。如果周围的朋友比较好斗、意气用事,就会容易产生恶意后果。而相同的,受害者则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和别人交流,觉得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6]。

2.群体压力下的从众行为及责任分散效应

从众心理是指当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缺乏认识经验和社会阅历,对自己的判断不敢肯定,所以对事物的判断倾向于采取跟从群体意见的态度。女生之间往往比较多“小团体”,通常女生小团体中都有一个或几个作为领袖,而她们一般在女生群体中具有人气与“威望”,同伴出于对这几位女生的“尊敬”,为了获得团体的好感,或者避免被嘲讽、鼓励等群体压力,而被迫去参与霸凌。

此外,责任分散效应可以降低加害者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女生在实施霸凌时选择群殴,以多欺少的方式,一方面是展示人数优势,而另一方面则是分散追责责任。一旦情绪的唤起和责任分散结合到一起,道德的约束就会变小,从而助长了冒险心理,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责任感和理性。

由于受到群体压力,女性青少年容易“失个性化”而作出从众行为,同时也因为处于团体之中容易产生责任分散、“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因此导致女生校园霸凌具有以众敌寡的群体性特点,从而被霸凌者更是处于孤立无助的状态。

(二)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转型期,一个突出特点是社会关怀感和社会责任感比较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越轨行为。自由自强意识、男女平等意识等多元文化使得传统的儒家伦理体系逐渐淡化,而西方以各自的宗教教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又没未能被民众所普遍接受,导致现在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况。这点表现在当代的青少年女学生中,就是传统的“三从四德”、“温柔贤惠”和“小家碧玉”等评价标准显得过于遥远,而西方的宗教信仰和由此形成的道德标准在中国又没有固有的基础,结果造成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降低,道德的约束力减少,无形中助长了女生的暴力行为[8]。

2.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霸凌行为,家庭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当代青少年多为计划生育时代下的产物,多为独生子女,而又结合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女儿要富养”的家庭教养观念,两者的作用之下可能会让一些家庭对女孩的教养采取纵容的方式,从而强化了女孩的优势心理,弱化了其人格平等意识。

此外家庭教育方式上走向两个极端都会对青少年霸凌行为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过于迁就和袒护,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不及时加以制止,或是对孩子的缺点不加以批判而是包庇,这就容易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脾气暴躁的性格,为以后其发展埋下隐患。而对于教育方式是专制型、粗暴型的家庭,导致孩子意识上受到偏差,情感缺乏,容易产生冷漠、孤立的心理,以及易怒、暴力的行为,因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

3.大众传媒

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即使并没有真正从事攻击行为的人也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攻击行为[9]。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拓展视野的同时,亦助长了暴力文化的传递,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一种通过观察学习霸凌行为的重要途径。一是若大众传媒中过度宣扬女性暴力,女生盲目地认为电影中的形象很酷,从而对暴力色情行为进行模仿。另外,一些大众传媒传播的负面资讯影响了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比如在网上经常看到“正室当街扒小三衣服”的诸如此类的报道和图片,网络色情资料在网络的传播等,这些也解释了为什么女生之间霸凌常常伴随性侮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Olweus,D.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M〕Washington DC:Hemisphere,1978.

[2]孙晓冰,柳海民. 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1):26-29. [2017-08-03].

[3]Sawka-Miller K D. Relational Aggression[M]. Springer US, 2012.

[4]李文婷.解析校园女生群体暴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3).

[5]于佳楠. 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初探[J]. 法制与社会,2016,(29):174-175. [2017-08-03].

[6]刘巍. 青少年女性脆弱性分析——以校园女生暴力事件为例[J]. 今日科苑,2010,(08):248-249. [2017-08-03].

[7]宋雁慧. 关于校园暴力旁观者的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2014,(03):94-98. [2017-08-03].

[8] 王娟. 试论女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2):134-138. [2017-08-03].

[9] 应用社会心理学/肖汉仕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作者简介

傅文欣(1997-),女,广东省广州市,本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因特点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