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017-09-06魏红梅
魏红梅
摘 要:英語写作能力是高中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英语写作可用来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获得高分。
关键词:英语写作;词汇;句型;阅读;语法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综合反映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也是学生们一个较为薄弱的学习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可能有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句子缺乏逻辑性、连贯性缺失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全方面地训练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避免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高中生应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和感悟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加强词汇积累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过好词汇基本关,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才能运用语言知识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进行写作。高考的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较高级的词汇,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学生的词汇学习中,要进行有目的指导和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让学生利用读音规律和构词法等方法记忆单词,避免死记硬背和提高记忆效率。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加强对重点词汇与词组搭配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中每单元的写作话题,每天精心选择几个重要的词组或句型,让学生做翻译和造句练习,这样,学生也能及时地对词汇的意思和用法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由于遗忘规律和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记忆单词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句型训练
毫无疑问,句子是写文章的基础。高考书面表达要求在写作中尽量使用多种句型,在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型时能做到完整准确,这样文章才能达到较高层次,取得高分。因此,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一定要过句子关。首先,要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的教学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这五种基本句型。只要掌握了这五种基本句式,当遇到较复杂的句子时,运用这些基本句式进行分析,对句子的理解也就变得容易多了。在平时的句子训练中,教师可以从简单句着手,采取汉译英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简单句的表达能力,达到熟练运用基本句型的目的。当然,在写作中能够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复合句就会使表达显得更高级。接着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并列句,再过渡到主从复合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另外,要提高得分档次,就得掌握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型。教师在加强句型教学的同时,要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学生有意识地使用丰富多变的句式,这样文章会显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三、通过扩大阅读量,增强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外阅读面越广,语言积累量就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会越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已学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这些词汇在多次的接触和运用中得到巩固。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积累一些英语格言、警句,记住一些习惯用语,固定句型,从而丰富自己的书面语言,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习惯,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汉语思维对写作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背诵一些优美的语句和精彩段落,以培养自己的语感,为写作积累素材。另外,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改写文章,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运用了所学重点词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四、重视英语语法的学习,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由于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汉语翻译式的低级错误,完全没有用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准确表达,只是机械地堆砌单词。这种错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作文质量。因此,一定的基础语法知识对书面表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法知识越牢固,表达就越准确、越规范。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详细分析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要分析各种典型错误,尤其是汉式英语,务必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为了加深印象,教师最好对各种错误进行分类整理,并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专项训练,如正确判断句子时态的训练、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的训练等。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从大量的语句中去揣摩、推敲、体会和感悟,学生们写作的准确性肯定会大幅度地提高。
总之,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和稳打稳扎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多样地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能使学生厚积薄发,写出行文通顺、流畅、有文采的佳篇妙作来。
参考文献:
[1]李曼.基于教学创生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5(01).
[2]管琳.谈“读写交融法”与英语写作技能训练[J].教育与现代化,1999,(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