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

2017-09-06张忠静

青年时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基层建设

张忠静

摘 要: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基层两个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基层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基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关键,应将文化活动建设放到中心工作的高度来考虑,领导要带头组织和参与。在乡镇(街道),一个领导的爱好与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很大,有的地方,乡镇(街道)领导重视文化工作,在经费上、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有的地方领导不重视,工作上推诿,经费上不给予,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所以基层文化活动与领导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文化活动在新形势下基层建设中的作用,应增加经费,大力支持文化站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以此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和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文化事业;基层建设;和谐稳定

一、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前提和目的

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之前,首先要对基层文化活动作综合分析与充分了解,对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活动就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宣传地方文化和群众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形势,促进文化建设,陶冶人民群众情操,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鼓舞群众的士气,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的宣传作用,以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加强文化工作的培训,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带动本地方的群众自发组织活动,在乡镇(街道)文化站的辅导下开展文化活动,把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乡村院落,增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让文化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要求和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群众文化事业的使命;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社会发展、事业进步、新基层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一个地方,群众文化活动能发挥对外作为宣传地方文化、地方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活动窗口的作用,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广泛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展现基层干群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让社会了解一个地方的需求、关心本地事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在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由于基层特别是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文化活动的匮乏,因此,要坚持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面向人民群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与投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情操。

(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凝聚百姓之心,促进干群关系和谐,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基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增强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的集体荣誉感,特别是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更容易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基层文化站可与当地老体协等部门通过举办本地文化知识竞赛和扑克、象棋、乓乓球、拔河、登山、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且增进了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友谊,团结了队伍,促进社会和谐。

二、突出活动的群众性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主题

(一)突出群众性是活动不变的主题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工作,基层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开展的文化活动要做到真实地反映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把人民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他们的呼声和心愿,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热情,结合当地的实际,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本着突出文化活动反映群众性的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来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继续弘扬先进文化与发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以此促进文化活动的全面提升和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

(二)反映生活是活动的重点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交流和体育比赛,不要求在艺术层次和竞技水平上有过硬的要求,而是应以突出群众文化,反映基层生活、展现基层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積极吸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注基层发展,继续为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余热。

(三)以自行创作为主要形式

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形式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多创作反映当地文化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倡导“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的新风尚,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四)强化活动主体的培养

基层文化站要注重对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注重对有文艺特长的人才进行发掘和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基层的文化活动骨干,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骨干档案,规范、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培养。如:六七年代有一批宣传队的文化骨干,他们具有很纯朴的地方特色,有很多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文艺内容,如三句半、二胡、小品等。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与广大老百姓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的优势,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化生活活动中来,培养他深入观察生活的能力,发现题材、讴歌广大群众在新时期的基层精神面貌,带领群众热爱基层生活、能反映基层新时期助人为乐,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

三、基层文化站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有力保证

(一)处理好“四个注重”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做好基层文化活动这一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关系到基层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基层文化活动要以“四个注重”为目标,注重群众的自主创新的权利;注重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注重群众的精神追求;注重挖掘和继承民间传统文化。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展基层群文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为实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endprint

(二)要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批示、资金扶持,基层文化活动就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活动开展起来就履步为艰;同样,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高,活动缺少了主体,仍然无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真正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纳入到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支持,需要群众勇跃参与。要不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使群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处理好事业发展、领导重视、基层生产生活与文化活动的关系

作为基层文化站,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辖区内建立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文化站充分利用文化阵地,要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为工作宗旨;以组织和指导、辅导人民群众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为工作重点,以开展社会服务、指导村级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愉悦群众的方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工作目标,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等重任。把基层文化活动作为促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紧紧围绕基层事业发展大局,在确保基层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此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文化站在开展文化活动时,一定要多请示、多汇报以取得分管文化的領导、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才能发挥职能部门的的作用;开展文化活动要正确处理好基层事业发展、农民生产与文化活动的关系。

基层文化,犹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基层人,更似文明之水,激流勇进,永不能停息。搞好基层文化活动,必须以基层事业发展为前提,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基层文化品味、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基层两个文明建设为重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宣传在基层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典型,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基层事业发展、领导重视、基层生产生活与文化活动的诸方面关系,文化事业发展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以良好的文化活动促进基层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建设
植根“本土” 找准“油脉” 提炼“鲜味”
河南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跟踪研究
村民小组长“末梢工程”队伍建设的实践
基层治理中的组织培育与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