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及思考
2017-09-06张笑寒
张笑寒
摘 要 情景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克服了以往思政课固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困境。学生通过自己编排的情景剧成为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导,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对课程的情感,如何使用这一方法继续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是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审视的一个新问题,也是本篇文章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情景剧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34
The Role and Thinking of Dram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iaohan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 sitcom can help students study in a relaxed and pleasant atmosphere, and overcome the plight of the previous single teaching model that can not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The students through their own choreography drama leading become the master of classroom learning,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emotion in learning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how to use this method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better, is a new problem that teachers must examine at present in the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 key point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Melodrama; Teaching; Effect
1 情景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价值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培育大学生树立良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经之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政课某些章节存在着理论难点,知识学理性过强,使学生们有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困扰并产生抵触情绪,造成长期以来思政课无法突破教学质量不佳的被动局面。而情景剧立足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编排,从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学习知识,形成交互主体的实践对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提升教学成效。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景剧的精彩程度与演员综合能力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它考察着演员的协同配合、逻辑观念及对事物的感知运用能力。在思政课上进行的情景剧考察应当更为严格,一方面,更多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要努力提升对艺术情感的表达能力,以确保思政课情景剧的情境真实性;另一方面,学生们在对情景剧进行内容填充的同时还要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使情景剧不仅能够呈现书本内容,更要呈现学科知识的逻辑框架。而在整个环节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居于次要地位,对学生在编排过程中出现的学理性知识进行基础指导并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可以说,在情景剧的整个准备环节中,就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他们脱离对教师的依赖,自主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逐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渐渐将这种文化认同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有利于学生在情景剧的学习模式下提升能力、培养思维。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感
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要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程度,在于是否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单靠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是无法形成坚定信仰的,情景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直观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情景剧生动活泼的特点,能给枯燥的理论知识增添不少新色彩,学生从准备剧本、自己导演、反复修改表演内容的过程,就是对理论知识的自我预习、吸收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中的自觉学习行为最终领悟思想,塑造信仰,培育强烈的理论认同感,促使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秀践行者。
2 情景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中的问题及消解
2.1 课堂教育性与情景剧趣味性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传统的必修课,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与认知。可以说,思政课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化”是它的第一要务,也是它存在的根本目的。但由于情景剧具备艺术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利用情景剧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明确课堂教育的教育性与展现形式趣味性的辩证关系,审视该如何使两者共同作用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首先,我们要明确二者在教学中的主次地位,明确一切趣味的出发点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其次,在情景剧的主题选择上,要牢牢把握住教育的难点问题,时刻紧扣教育目的不单纯是学习书本理论知识,而是在于要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景剧在编排过程中可以出现一定的娱乐亮点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但娱乐性一定要衡量有度,绝不能恶搞求异,要始终明确将情景剧与教学大纲相呼应的基本准则。最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提出在增强情景剧趣味性方面的建议,如指导学生在编排中增加一些舞台动作,这些动作要具备一定的标志性及代表性,使这些动作成为一堂课的亮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台词设置上,教师也要进行把关,根据学生提出的趣味点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编排一些较为押韵、便于记忆的台词,使这些台词成为课堂的流行语,有利于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认同氛围。在场景设置上需要设计一些标志性符号,使舞台剧场景清晰明了,引人注目。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绝不能采用过度的干预手段来限制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要在干预与放任自流的两种极端之间准确把握尺度,融入当下最热门的思想观念,使师生共创一场精彩的情景剧课堂。
2.2 教育交互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从理论角度分析,情景剧优势显著,承载内容丰富多彩,的确能够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的问题所在,如何调动交互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时间较短、班级人数过多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一大原因。教师的授课班级过多,要管理的学生有几百人,有些高校的教学设施也不尽如人意。然而,情景剧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才能保证以下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是教师有着一定的困惑,学生也同样在情景剧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第一,相对而言,情景剧模式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比较熟悉且认可的方式,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于专业限制,其表演功底,对舞台节奏感的把握程度较差,对自己的表演信心不够,因此,参与热情度不高。第二,情景剧在编排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更多的大学生过于注重掌握书本知识,对于偏实践性的学习认可度不高。第三,由于授课人数的限制,不可能使一堂课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表演者,学生们内心有依赖性,认为总有其他人会参与表演,导致其参与度降低。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要及时掌握问题的根源,从源头突破这些教学困境。首先,教师要准确了解各班的教学情况,可以根据班级的学生人数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不同的表演主题,使每堂课都有学生成为主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一些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班级,可以发挥艺术类学生的表演优势,请这些学生率先为大家展示,并将这些艺术类学生分组到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团队中,担任这些团队的艺术指导,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每堂课每组的情景剧展示后及时指出问题,融入教学重难点,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在每学期末,教师要依照以往的教学记录,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们的表演小组进行评奖评优的表彰环节,表彰的标准要基于前期准备、表演能力、故事情节是否融合理论知识等方面来衡量。使情景剧的教学方式不仅成为一个学期的新型教学手段,更使这样的生动课堂成为学生们在课上课下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列活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这些精品情景剧进行录制,在高校网站上进行展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力借鉴,使学生耳目一新,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学习思政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耳入心。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