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应对校园欺凌的措施
2017-09-06钱亚男
钱亚男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里频繁发生欺凌事件,大多数情况下,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和加害者往往都是学生,校园欺凌通常表现为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或者财物等,造成他人的痛苦和不适。有多方面的因素会引发校园欺凌事件,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校园因素,也包括学生个人因素。校园作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因而对校园欺凌事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通常情况下,学校往往缺少对处理此类事件的方法和经验,事前没有预防,事后不能善后。因此,本文以学校为视角,讨论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 欺凌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67
Measures to Cope with Campus Bully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QIAN Yanan
(College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mpus bullying occurs frequently, in most cases, the victims and perpetrators of bullying are often students, bullying is usually in a direct or indirect way deliberately hurt others body, psychological or property, causing pain and discomfor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n cause bullying on campus, including soci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campus factors, and personal factors. As the main place of accident, campus has an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for bullying on campus. And usually, the school is often lack of methods and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such events, there is no prevention in advance, can not be followed by the aftermath.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al with campus bullying eff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Keyword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mpus; bullying
1 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
对于校园欺凌,学校要努力做到禁于未发之时,而不是等到事件发生了才采取措施。对于事前预防,主要从教师教育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
1.1 加強教育的针对性
1.1.1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会充满各种心理矛盾,思想发展不够成熟,自我意识突然高涨使他们的言行举止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主观偏执,听不进别人的劝说和评价。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总觉得别人在时刻议论或者嘲笑自己。时刻的纠结让中小学生感到孤独而又敏感。此刻在校园中,一不小心就会处理不好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对生命的意义感受不够深刻,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对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有效的解决方式。因此,中小学生的自身心理发展不平衡会给校园暴力事件埋下隐患,成为诱发事件的一个根本原因。
对此,就现在而言,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平时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进行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既要创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经历,也要让学生体验失败的感觉,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挫折观,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对付挫折,有效地承受挫折与压力。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不良的情绪,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会宽容和接受,这些都是减少欺凌事件的心理前提。学校也可以定期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鼓励学生参加。
1.1.2思想道德教育
轻德育重智育也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学校因素之一,学生的成绩成为了学校和家长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为了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和良好的升学率,学校创造了一切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长时间呆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竞争压力,学业压力使其产生紧张,疲劳,神经衰弱,在自我怀疑和膨胀之间动荡,校园欺凌事件往往在这种情况下频发。
德育是落实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5-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岁之后),各个品德发展阶段不是互相分离存在的,而是互相融合发展的。据此,道德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不陵节而施。采取的德育方法需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年龄较低的学生,道德发展处于权威阶段,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自己的判断,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和要求约束学生的言行。当学生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到达可逆性阶段以及公正阶段之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教会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对道德问题做出判断。endprint
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内容主要应当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义教育,预防校园欺凌,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道德教育和生命意义教育,我国传统德育中的礼仪教育,文明行为规范,内在修养都是都是古代文明中的精华。进行生命教育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他人的生命,学会对生命充满尊重和爱护。道德培育途径除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其他学科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等。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各种活动和交际中养成,然后再由此体现出来。多参加各类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各种优秀的品德,还可以弘扬道德风尚。除了社会实践活动之外,课外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是学生进行德育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课外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不受限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自行参加,要实现这一点,学校要适量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不要占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给文化课程。
1.1.3法制意识教育
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也是校园暴力事件的一大诱因,中小学生中,很大一部分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遵纪守法,施暴者觉得可以用暴力解决问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然违法,受害者更不知道通过法律维权。这些学生缺少对法律威严的敬畏,而法制意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的责任。
实施法制教育是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一种有效途径,首先,学校可以将法律知识编入正式的课程计划中,对学生进行基础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讲授和考核。其次,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形式,如定期请从事法律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宣传;法律文化长廊;法律知识竞赛;普法教育宣传;模拟法庭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形象、切实体验的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律知识像生活知识一样融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再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现实的校园法律案例展示,观看法制教育视频,将生硬的法律条文现实化,转换成学生更容易了解的形式,用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法律案例告诉他们法律每时每刻都在他们身边规范着他们的言行举止,让中小学生用眼睛观看,用大脑思考,用心灵感悟法律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学会对法律充满敬畏,遵守法律法规,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安全,维护自己的权利,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这样也是一种从根本上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方法。
1.2 有效的管理
除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学校负责人也应当做好有效的管理。首先,加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创建一个健康向上、轻松舒适的学习空间。举办多种多样的各类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帮助他们发泄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热情心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有趣,感受同学的友谊,从而热爱校园,友爱同学,珍爱生命,在校园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即使是本来有些行为不端的学生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其次,做好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学校在一开始进行教师招聘时就要严格把关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自身的高素质是公正处理欺凌事件的前提,并定期进行教师的素质教育培训。很多教师对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没有处理经验和方法,在事情发生之前,学校就应该提前教会每一位教师对此类事件的应对措施,可以通过给教师发放处理手册,定期举办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的培训会,具体针对不同的情况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教会教师怎样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切不可养成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漠视纵容态度,心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很多校园暴力事件演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都有教师处理不当的责任。
最后,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监视报告制度,其目的在于提前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数量。校园的各个角落布置好24小时监控设备,对学校的每个地方做好全面的监视管理,强化安保的工作,加大监督范围,细化保安值班制度,包括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监察巡逻,联合校园周边的社区,街道,派出所,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2校园欺凌事件的事后处理
当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却没有被学校发现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保护,学校应当建立系统完善的校园欺凌事件报告制度,设立便捷安全的报告方式,当学生受到伤害时,有可以求助的对象和途径,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实行匿名处理,这有利于保护学生不受报复和更严重的伤害。匿名举报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求助于学校和老师。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若是已经發生了做到及时公正处理,若事件还未发生,在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之前,要将苗头扼杀在萌芽阶段。这样的制度,既可以威慑到心怀不良的学生,保护弱势群体学生,也有利于鼓励其他学生的见义勇为和正义感。
当学校发现欺凌事件时,学校应当形成一套体系完善的处理机制。首先要安抚好受害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他们向老师讲述事情发生的情形,教导学生怎样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并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一方面减低心灵创伤,一方面提前做好预防,防止受害学生下次遇到事件觉得学校处理不当从而以暴制暴,变成加害者。青少年学生心理多变,会从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相互转化。对受害学生的开导和安抚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专业处理,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其次,控制加害者,将加害学生和受害学生及时隔离开来,若是情节严重,已经触犯了法律法规,则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负责人需要调查事情原委,详细了解事情真相,配合取证。不可为了学校的声誉而弱化事件处理。若是情节尚没有严重到触犯法律但违反校规,管理者需要根据校规要求对犯事学生进行相应处理。包括心理纠正和合理处分。最后,对事件的旁观学生也要进行及时的询问和辅导,以防对其心理形成不良影响,无论是受害者的受伤心理,还是加害者的满足刺激心理。及早消灭对其的负面影响。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全部处理要做到公开,公正,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要面向全校师生,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处于正在发展阶段,所以对事件的每一步处理都会使其受到深刻影响。教育者应当以每次欺凌事件为宝贵的契机,要向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仔细分析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消除学生心中的阴暗面,帮助他们形成平等、团结、友善的人格。
在一系列处理结束之后,还需要后续的辅导和跟踪调查,后续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下一次暴力事件或者更严重的后果。对受害者学生,需要进行连续的心理辅导工作,定期地观察他们的学习和交往状况,确保欺凌事件对他们不再有不利影响。对于加害者学生,除了心理纠正和辅导之外,还应建立个人事件档案,继续保持跟踪观察,在处分结束回到同学中后,不仅要注意他们是否还有不良行为的苗头,也要注意他们在班级同学中是否遭到排斥,相处不当等现象,这也需要教师提前和班上其他同学做好思想工作。不要让这种学生因为一次不良记录就对于班级和校园不再有归属感。教师也需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双方共同做好工作,对无论是受害学生,还是加害学生,早日走出一次事件的不良影响,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刘琳,程婕宁.浅谈校园欺凌[J].科教导刊,2013.5(上):246.
[2] 屈生宪,李雪屏,陈丽娜,周欢,李卓,郑鹏.简析新形势下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2.9:252-253.
[3] 赵雨佳.中小学校园暴力的被害成因与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6.12:181-182.
[4] 张珍珍,高琪.中小学校园暴力现象分析及其避免对策[J].职业,2007.12:111-112.
[5] 王志祥.高中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及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