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双语教学与国际化
2017-09-06池金环
池金环
摘 要:为了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认可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从教师的职业环境和教育经历出发,从考核机制、课程改革、在职培训、实践锻炼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突出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语教学;教学课堂;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水平”。我国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在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学生交流、教学成果等方面都趋于国际化。因而师资、课程和学生的国际化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三个基本方向。其中,师资国际化是基本,师资国际化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带动下,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双语教学。然而,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不同于本科院校,更侧重于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在双语教学上仍处于实验阶段,同时面临着缺乏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外语基础较弱、经验不足等情况,而这些都增加了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难度。
二、职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必须紧抓教师队伍素质,狠抓教师国际化认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经济全球化需要国际化人才,学校有义务培养国际化人才。因此,需要教师拥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素质。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机会
2016年天津多所高职院校与泰国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建设完工,这标志着正式把自己的优秀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国门与世界分享,并搭建起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对话、交流的实体桥梁。鲁班工坊的课程教学课程,围绕着机械和电气工程,尤其是自动化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都是当地急需发展的技术,可以服务于各个行业,因此对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量。“鲁班工坊”这样的教育教学国际合作既是机會,也是挑战。我国职业教育既在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中展示了自己,又打开了视野,学习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也要求参与国际合作的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英语授课、交流的能力,所以双语教学的开展已势在必行。
(二)校企合作国际化交流机会
以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为例,国内模具行业起步较晚,需要向德国等模具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模具开发和生产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胜任国际分工的高技能模具人才。职业院校聘请国外知名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开展联合办学,在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先进模具制造设备和软件引进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循环带动双语教学的持续发展。为实验实训课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带动学校向人才培养高端化、联合办学国际化迈进。
(三)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方向是企业和基层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准确的定位和就业市场的广泛需求成就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然而不同于本科院校培养的理论型人才,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基础偏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并不是很高。在就业市场尤其是外企及管理岗位上不具有优势。双语教学培养的是英语听说读写兼通、人文与技能素养兼容的复合型人才,是智力与职业素养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是具有民族精神和熟悉异域文化的国际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双语教学能够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仅是课堂语言形式上的转换,而且是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应对之道。因此要明确其目的,树立科学务实的双语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双语教学要明确定位,正确处理好双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能否尽快提高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提升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实际能力,是摆在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依据教师的职业环境和教育经历,要想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可以从考核机制、课程改革、在职培训、实践锻炼等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的双语教师考核机制
从体制机制方面着手,从源头加强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双语教师教学工作建立考评机制,在工作量、课时费、职称晋升等方面适当给以政策倾斜,从而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首次主讲双语课程,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专家评定,取得双语教学资格才能上岗。对于教学考评成绩较差的教师,要及时终止教师的授课资格。通过双语教学,不仅培养学生学到世界最新的学科知识、培养其自学与创新能力、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而且教师自身的水平也是一个跨越式提升的过程。因此也应借助于政策激励,使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也为高职院校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方面起到积极的加速作用。
(二)持续开展双语教学课程改革
在日益紧密的国际交流背景下,如鲁班工坊的教育国际化项目,迫切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实施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对两种语言中的相关专业术语熟练掌握,而且还能从容自如地在两种语言之间实施转换,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能够用外语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专业以双语形式组织相应教学活动,双语教师为双语教学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标准和课程设置,认真选择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纯正的英语术语,布置作业需用英语作答、课程考核增加英语完成度的权重等。课程内容以简单的英语交流为起点,教师需要用英语流利的组织教学,然后逐步增加英语专业术语的使用。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双语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英语在课外的使用频率。课程改革也在间接鞭策教师提高课外备课的充分度,以胜任双语教学任务。
(三)着力加大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现状是国际化合作的项目较少,多数教师缺乏走出国门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的机会。同时请进来的国际专家学者数量不多,能够长期聘任的专家数量更少,这些都不利于教师的国际化。应从培训侧重点着手,对于基础较好的教师,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选派教師参加国际化的课程培训,选送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国际化项目,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国际化交流机会。对于普通教师,在本校开设英语高级进修培训班,聘请外籍教师担任主讲,课程内容与教师专业相符,创造一个既加强英语能力又开阔专业视野的平台。在职培训不仅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实施强化,同时也培训了其双语教学技能,提升其实施双语教学的信心和能力,使双语教师对双语课堂做到灵活掌控,游刃有余。
(四)落实深化双语教师的实践锻炼
双语教学所需的英语能力、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都离不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强化双语课堂教学实践是提高双语教师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双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师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与学生充分展开教学互动。只有不断揣摩,细心体会,善于总结课堂的教学经验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机会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实践锻炼环节里,还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时间,开展教师之间的双语教学竞赛,充分调动双语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在教师教学环节里,高职学院应组织优秀的双语教师,成立教学督导组,对双语教师的教学适时监督和点评,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双语课堂,深化教学实践,促进双语教学能力和效果的大幅提升。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时机实施双语教学,建立和完善高职双语教学评价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慧丽.医学高职教育双语教学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2).
[2]周黎.涉外警务课程双语教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5(32).
[3]肖健.探索高职双语教学之路[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袁笃平,俞理平.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J].中国外语,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