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韧之心 静观人生

2017-09-06高一15范晓静

教育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孩提时代乌台诗静观

文 | 高一(15)班 范晓静

坚韧之心 静观人生

文 | 高一(15)班 范晓静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的一生无处不浸润着“坚忍”,他就是坚忍的代言人,那是一种“别人要让他人生归零,他偏偏力争满分”的顽强。

苏轼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走远。从孩提时代课本上学来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看懂了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明理;再到少年时代读到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看到了他情感的丰富。时至今日,随着对他了解的渐渐深入,我已不仅是为他的才华横溢所折服,更为他的崇高人格所感染。

说到苏轼的坚忍,“乌台诗案”是试金石,证明了卓越的时代伟人,往往难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苏辙感慨过: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说到底,乌台诗案的发生,还是由于苏轼“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

当时有名的“检举揭发专业户”舒亶不顾自己名字里的诚实之本,被苏轼的才华刺激,王安石罢相后与何正臣等新进官僚找出苏轼写给皇帝感谢信中的“讥切时事之言”,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诬陷其已到了“忠义之士,无不愤惋”的地步。上至太后,下至百姓,凡是了解他为人的都为他辩解,这聚集起来的文化良知救了他的命。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可他却成功从这漩涡中抽身,完成了艺术才情脱胎换骨的升华。被贬到黄州的苏轼,开始蜕变,经历了百多天牢狱之灾的苏轼,开始反省,反省政治、社会、人生,诗词中更是透出爽朗乐观的情趣,连一向沉稳的弟弟苏辙也不由叹服。“乌台诗案”发生后,杭州湖州的百姓都自动为他“作解厄道场累月”,祈求逢凶化吉,更让我们从侧面认识了“为任一方,造福一方”的含义。虽然此后一贬再贬,他从未低下过高贵的头,而在浮沉变换间吟诵着千古风流。

在那些人等着看他自生自灭时,他却高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些人沉默了,他们不懂他为什么能笑对人生,不懂他经历如此险境竟然“也无风雨也无晴”。其实,只因他有一颗坚忍的心!

(作者单位:河北栾城中学)

责任编辑:孟令豹

猜你喜欢

孩提时代乌台诗静观
永无休止的更新
“乌台诗案”的文书运行过程及相关文本属性考辨
《乌台诗案》版本流变再考*
主持人的话
清欢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书法
诗情画意
重返孩提时代
日子硕大如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