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青山玉瘗 ”牌坊谈起

2017-09-06邢巧丽

教育家 2017年28期
关键词:乌台诗苏辙牌坊

文 | 邢巧丽

从“青山玉瘗 ”牌坊谈起

文 | 邢巧丽

河南省郏县三苏园坟茔入口处有一青石牌坊,高3.25米,宽3.54米,楣刻“青山玉瘗 ”四个大字,这是郏县人、明代学者、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炯所建所题。牌坊左右的石柱楹联,则是苏轼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年)四月身陷“乌台诗案”时,在狱中写给弟弟苏辙《狱中示子由》诗中的“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一句。这句诗不仅展现出苏东坡刚直不阿的性格,也道出了他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苏轼写《狱中示子由》时,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宋神宗继位后,辽国、西夏大兵压境,国内钱粮匮乏。为图强御敌,宋神宗任用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为相,从1069年到1076年间推行了一系列变革措施。王安石变法虽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也损害了豪绅地主的利益,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弊端,因此引起朝野各方的不满。

1071年,一向直言不讳的苏轼向神宗皇帝上书,否定变法,引起王安石的不满。之后,王安石任用吕惠卿等一批新人,组建新党,排斥韩琦、司马光、苏轼为主的旧党。为了整垮对方,新党便在文字上痛下功夫,他们摘取了苏东坡的《湖州谢上表》《八月十五日观潮》等诗句60多处,疏奏苏轼诽谤政府,并对皇上不敬,还列举苏轼无礼该杀的四点理由。皇上下令将苏轼革去湖州之职,押回京师,关入御史台监狱(此处常有乌鸦栖息筑巢,被称之为“乌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案之一——乌台诗案。入狱之后,其子苏迈每天到牢里探望苏轼,天天为他送饭,两人暗中约定平常只送菜和肉,万一听到坏消息就送鱼来。有一天,苏迈外出离京借款,就叫一个朋友代他送饭,这位朋友送了一条鱼,苏轼以为事态严重,难逃一死,便写了两首告别诗《狱中示子由》,经狱卒转交苏辙,后传至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念其心底坦荡、才华横溢、兄弟情深,遂把苏轼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至此乌台诗案才算减罪处理。

《狱中示子由》的大致释义是生逢盛世,身为微臣的自己却愚蠢地自蹈死地。中年殒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但是一家十多口人从此要拖累弟弟。一死何足道哉,处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弟弟你只能独自伤心了。但愿来世与弟弟世世代代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

苏轼与弟弟苏辙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同列“唐宋八大家”,现实中更是情深意切。他们有感于唐代诗人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相约他日,功成身退,对床而眠,共享闲居之乐。此时,苏轼自料将死,不免感慨昔日之愿望难以实现,于是就萌生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念头。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苏辙后来撰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祭亡兄端明文》《再祭亡兄端明文》中感受到“兄道友,弟道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拜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奇文佳句,怎不心潮怦动,感慨万千。人人都讲礼、义、仁、智、信,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必将被传承下去,源远流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郏县茨芭镇双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孟令豹

猜你喜欢

乌台诗苏辙牌坊
因不宽容而给自己砌了一堵墙
苏轼与“乌台诗案”
因不宽容而给自己砌了一堵墙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乌台诗案”的文书运行过程及相关文本属性考辨
《乌台诗案》版本流变再考*
主持人的话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