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7-09-05李志雄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性

李志雄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出学生对于数字知识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从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出发,对当前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策略,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获得一种知识和技能,更是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地进行义务教育新课标改革,数学作为新课标的改革的基础学科,其目的是构建一种“有实际价值、人人必需、发展多样化“的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数学教学效率还不尽人意,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1]

一、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与“学”分离。在数学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往往过度关注于“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发言权,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1)教师只是单纯地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只是单纯的“教”,“学”只是单纯地“学”,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的简单的教学模式;(2)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多媒体并没有很好地用于开展教学互动,仅仅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的一种工具而已,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普遍降低,自身能力也就被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不到有效地发展。

2、数学课堂教学没有形成良性的“对话”互动教学。随着教育不断地改革,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2]事实上,很多中学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没有进行教材、课题研究,没有进行知识和问题之间的关联假设,在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再加上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缺乏思考,不知道怎样回答,这就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因此,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没有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反映,而且还包括对老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在我国应试的义务教育中,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简简单单的小测以及考试就是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这样的评价,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偏科”现象严重,老师也难以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难以把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难以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老师、学生不同的评价主体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抵触心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不能自主进行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改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发散思维,注重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习惯,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和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热烈和谐教学课堂氛围,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其次,创设一种生活情景,设计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此外,还可以开展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的教学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最后,在每次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要巧设一个问题,为新课学习做铺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首先明确教学活动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预设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向考虑,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成教学目标。另外,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情景激发兴趣,以兴趣指导思维,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建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和改进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个评价体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小测和考试来反映,而且还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个过程不但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结果,而且还关注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鼓励学生认识自我,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然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价。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的除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后反思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总结知识的基础上,优化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說,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段重要时期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的基础上,从实际教学出发,合理有效利用一切教学资源,转变教学观念,根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一套完善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在探究中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海莺.求解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然流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2):43-45.

[2] 刘菊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性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