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分析
2017-09-05苏畅
苏畅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相应依据。方法 选择本地区2013年5月~2016年5月1285株于临床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药物以K-B法(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进行敏感试验。对比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的详细分布,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以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常规抗生素在2013年~2016年耐药情况。结果 128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痰液最多,占比达86.47%,明显高于其他标本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214;P=0.000)。128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最多,占比达60.0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9.896;P=0.000)。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中常规抗生素产生的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最高为头孢噻肟及氨苄西林。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种耐药性,可以产ESBLs,也可以产碳青霉烯酶及AmpC酶等。同时还伴有其他不同程度的耐药机制,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性。为此科学合理服用抗生素药物需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医院及社区加强检测,特别是重点部位,以达到减少及控制耐药菌株出现多重传播。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抗菌药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093-02
肺炎克雷伯菌俗称作肺炎杆菌,属于肠杆菌类的克雷伯氏菌,它主要在人体的上呼吸道以及肠道中存在,目前,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也是一种常见的引发医院病区内流行和感染的病原菌,能感染身体的多个脏器和部位。随着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此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有诸多报道称由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医院内部的感染率及耐药率的不断上升,本院研究分析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和不同标本中详细的分布情况,得到相应数据可供本地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作为参考,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地区15家医院共1286株菌株,其中包括痰液、尿液及血液与脓液等标本。入选标准:菌株为15家医院的患者各种标本中所分离出的;患者年龄0~60岁。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菌株在同一患者身上二次出现;有其他杂菌对菌株污染。菌株采集均属知情自愿并签字确认,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API或T32M鉴定系统对菌株行生物梅里埃鉴定后,统一保存。
1.2方法
培养基及药敏纸片: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氟氧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头孢噻肟等17种酸药敏纸片及琼脂平板均采自自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鉴定仪器选择生物梅里埃(法国)生产的全自动VITEK-2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按照美国实验室制定的标准严格执行,质量控制采用肺炎克雷伯菌AT CC700603,大肠埃希菌ATCC35218与ATCC25922。ESBLs 测定试验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标准依据NCCLS1999。
1.3 观察指标
对比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的详细分布,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以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常规抗生素在2013~2016年耐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处理用SPSS19.0软件进行,对计数资料实施?字2检验,其中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的详细分布对比
128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痰液最多,占比达86.47%,明显高于其他标本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214,P=0.000)
2.2 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人群中分布对比
128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最多,占比达60.0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9.896,P=0.000)
2.3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常规抗生素在2013~2016年耐药情况对比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中常规抗生素产生的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最高为头孢噻肟及氨苄西林
3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兼性厌氧条件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1]。在人体肠道及上呼吸道定植,一旦机体出现抵抗力降低就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败血症、肺炎及脑膜炎与化脓感染等,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在社区与医院都是主要的获得性病原菌之一[2]。现代医学广泛应运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表现出的耐药率及耐药性逐渐成为医学中严重的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128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痰液最多,占比达86.47%;128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最多,占比达60.05%。与平玉卓[3]等人研究相符,表明在医院及社区感染管理过程中,必须加重对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防控及易感部位需加強监控,以达到有效减少继发感染与病菌定植的致菌条件。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群基础疾病相对较多,一般病情较复杂,同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感染已发生。本文通过研究还发现,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中常规抗生素产生的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最高为头孢噻肟及氨苄西林,另外耐药率超过90%的还有庆大霉素及氨曲南和复方新诺明,同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及耐药率也相对较高。这表明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在耐药现状方面非常严重,更加严重的现象是多重药物均产生耐药[4]。随着抗生素第三代药物头孢菌素即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与头孢他啶频繁的运用,强化了突变酶的驱动选择,诱发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出现关联基因突变,致使产ESBLs生成,引发医院及社区流行性感染的爆发[5]。有研究表明,肺炎克雷伯菌致使医院及社区耐药性及感染均显著呈上升态势,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出现耐药性及耐药率可能是由β-内酰胺酶所致。另外,还有研究指出,ESBLs为衍生物(丝氨酸蛋白),可水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其敏感仅产生于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和霉素,并经质粒于水平不同的细菌之间传播导致耐药的流行与广泛播撒[6-7]。
综上所述,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种耐药性,可以产ESBLs,也可以产碳青霉烯酶及AmpC酶等。同时还伴有其他不同程度的耐药机制,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性。为此科学合理服用抗生素药物需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医院及社区加强检测,特别是重点部位,以达到减少及控制耐药菌株出现多重传播。
参考文献:
[1]徐小惠,褚云卓. 108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基因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44(8):753-754.
[2]戴尔宽,史玮炀,刘洋,等. 广东地区医院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整合子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3):218-224.
[3]平玉卓,尉荣翠,王丹,等. 关于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及耐药趋势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2):159-160.
[4]刘泉.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19-120.
[5]魏立侠,张英杰,翟桂兰,等.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4):341-344.
[6]刘伟,张松. 托伐普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5):494-499.
[7]张健,王运红.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2):105-107.
编辑/钱洪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