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题”发挥 借“力”拓展
——一道中考几何题的变式与拓展

2017-09-05刘方剑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过点勾股定理顶点

刘方剑

(浙江省江山市上余初中)

借“题”发挥 借“力”拓展
——一道中考几何题的变式与拓展

刘方剑

(浙江省江山市上余初中)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中考数学试题都是命题者用心设计、精心挑选的,充分挖掘中考试题的功能,借“题”发挥变式效应,并借“力”拓展训练,学生的思维定能达到严谨、深刻的境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对一道中考几何题的变式拓展,延伸出几个精彩鲜活的案例.

中考几何题;借题发挥;变式拓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抓住典型习题,并借“题”发挥,借“力”拓展,灵活进行变式训练,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方向、深层次发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笔者从一道中考几何题出发,进行有效的变式和拓展,与大家共赏.

题目 (2009年浙江·丽水卷)如图1,已知,在△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 ).

(D)7

图1

分析:这是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试题,大家非常熟悉,解题难度不大,只需过点A,C分别作直线l3的垂线段,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和勾股定理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最后求出斜边长即可.

解:如图2,过点A,C分别作直线l3的垂线段AD,CE,垂足分别为点D,E.

图2

因为∠ABC=90°,

所以∠ABD+∠CBE=90°.

因为∠CBE+∠BCE=90°,

所以∠ABD=∠BCE.

因为∠ADB=∠BEC=90°,AB=BC,

所以△ADB≌△BEC.

所以BE=AD=3.

故选A.

变式1:改变图形的位置.

例1 如图3,已知,在等腰Rt△ABC中,∠ACB=90°,AC=BC,三角形的顶点在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1,l2,l3之间的距离为2,求AB的长.

图3

分析:此题图形形状与原题一样,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过点C作直线l1,l3的垂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如图4,过点C作CD⊥l1,CE⊥l3,垂足分别为点D,E.

因为∠ACB=90°,

所以∠ACD+∠BCE=90°.

因为∠CBE+∠BCE=90°,

所以∠ACD=∠CBE.

因为∠ADC=∠BEC=90°,AC=BC,

所以△ACD≌△CBE.

所以AD=CE=2.

图4

【点评】例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在直线l2上,而原题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在直线l3上,所以变式出的例题与原题相比,只是图形位置不同,其他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基本相同,这种“神似形异”的变式训练,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通过变式训练,熟练掌握了同类型题目的解法,要求线段AB的长,首先要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在此基础上,将题目按预设进行纵向拓展.

拓展训练:

例2 如图5,已知,在等腰Rt△ABC中,∠ACB=90°,AC=BC,三角形的顶点在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AC交直线l2于点D,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1,l2,l3之间的距离为3,求BD的长.

图5

分析:例2与原题的已知条件基本相同,只是求证的结论深度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拓展,要求线段BD的长,只要求出CD的长即可,而要求出CD的长,顺理成章想到过点A,D作直线l3的垂线段,构造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即可.

图6

解:如图6,过点A,B,D作AF⊥l3,BE⊥l3,DG⊥l3,垂足分别为点F,E,G.

因为∠EBC+ ∠BCE=90°,∠BCE+ ∠ACF=90°,

所以∠EBC=∠ACF.

因为BC=AC,∠BEC=∠CFA=90°,

所以△BCE≌△CFA.

所以CF=BE=3,CE=AF=3+1=4.

因为AF⊥l3,DG⊥l3,

所以△CDG∽△CAF.

【点评】拓展训练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类似题目的解题经验,构建相似三角形模型,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解决问题.

变式2:改变图形的角度.

例3 如图7,已知,在等腰△ABC中,∠ACB=120°,AC=BC,三角形的顶点在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1,l2,l3之间的距离为2,求AB的长.

图7

分析:例3只是将原题的条件“等腰三角形顶角∠ABC=90°”变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CB=120°”. 表面上看解题难度有所增加,但只要认真思考,细心斟酌,还是能找到巧妙的解题方法.例如,延长BC至点D,使CD=CB,连接DA.过点B,D分别作三条平行线的垂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求出AB的长.

解:如图8,延长BC至点D,使CD=CB,连接DA. 过点B作BE⊥l1,BH⊥l3,过点D作DF⊥l1,垂足分别为点E,H,F.DF交l3于点G.

因为∠ACB=120°,AC=BC,

因为CD=CA,

所以△ACD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CAD=60°.

所以∠BAD=90°.

图8

因 为 ∠BCH= ∠DCG, ∠BHC= ∠DGC=90°,CD=CB,

所以△BCH≌△DCG.

所以DG=BH=2.

所以DF=5.

由∠BAD=90°,得∠BAE+ ∠DAF=90°.

而∠ADF+∠DAF=90°,

所以∠BAE=∠ADF.

因为∠AFD=∠AEB=90°,

所以△AFD∽△AEB.

【点评】变式前的原题求解,大家普遍感觉比较简单,因为只需要利用三角形全等和勾股定理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三角形全等和勾股定理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内容,其实变式后的例3求解也不烦琐复杂,它无非是巧妙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罢了.

拓展训练:

例4 如图9,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直线,l1与l2之间的距离是1,l2与l3之间的距离是2,正△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l1,l2,l3上,求△ABC的边长.

图9

分析:例4拓展训练将原题条件“等腰三角形顶角90°”改为“等腰三角形顶角60°”,即△ABC是等边三角形,思考复杂,难度较大.它需要巧妙地作点B关于直线l3的对称点D,然后综合利用轴对称性质、圆周角定理和勾股定理等巧妙求解.

解:如图10,作点B关于直线l3的对称点D,延长DB交直线l1于点F,连接AD,CD.

图10

因为CA=CB=CD,

所以点A,B,D在以点C为圆心,以CA为半径的圆上.

因为∠ACB=60°,

因为DF=2+2+1=5,

【点评】此题利用轴对称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求解,解法巧妙独特.当然此题方法有多种,如利用例3的解法也能轻松求解,读者不妨一试.它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入性都有较好的作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好题.

变式3:改变图形的形状.

例5 如图11,已知直线l1∥l2∥l3∥l4,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求sin a的值.

图11

分析:例5与原题相比,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即将原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改变为“正方形”,并添加了三角函数知识,解法大同小异.过点D作直线l1,l4的垂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出sin a的值.

解:如图12,过点D作EF⊥l1,交l1于点E,交l4于点F.

因为l1∥l2∥l3∥l4,

所以EF与l2,l3,l4都垂直.

因为∠ADC=90°,

所以∠ADE+∠CDF=90°.

又因为∠a+∠ADE=90°,

所以∠a=∠CDF.

图12

因为AD=CD,∠AED= ∠DFC=90°,

所以△ADE≌△DCF.

所以AE=DF=2.

【点评】此题变式求解,虽然在题目图形上有所变化,但解法难度不大,无非是在原题的基础上加入了三角函数知识,学生做完类似题目会感觉意犹未尽,如果能将此题继续拓展深入,将更多新、旧知识综合串联运用,学生方可解答尽兴.

拓展训练:

例6 如图13,已知直线l1∥l2∥l3∥l4∥l5,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且为1,如果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平行直 线上,∠BAD=90°,AB=3AD,DC⊥l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图13

分析:四边形ABCD是个不规则四边形,要求它的面积,只需要求出△ABD和△DBC的面积即可.将DC向两边延长,分别交直线l1,l5于点E,F,过点B作BH⊥l1,连接BD.利用△BAH∽△ADE,求出AH,A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AD的长.由于△DBC中DC边上的高线长即为HE的长,于是求出了△ABD和△DBC的面积,它们之和就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如图14,将DC向两边延长,分别交l1,l5于点E,F,过点B作BH⊥l1于点H,连接BD.

因为DC⊥l4,l1∥l2∥l3∥l4∥l5,

所以DC⊥l1,DC⊥l5.

所以∠BHA= ∠DEA=90°.

所以∠ABH+ ∠BAH=90°.

因为∠BAD=90°,

所以∠BAH+ ∠DAE=90°.

所以∠ABH=∠DAE.

所以△BAH∽△ADE.

图14

因为AB=3AD,BH=4,DE=1,

【点评】例6拓展训练将原来的规则图形即正方形改变为不规则四边形,初看会感觉无从下手,但从已知条件∠BAD=90°入手,根据上述变式题的解题经验,很快判断三角形相似,再根据三角形相似性质求出相应线段的长,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道普通的中考试题,能创造延伸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变式拓展题,令人拍手叫绝!中考题、竞赛题,甚至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都是命题者或编者用心设计、精心挑选的,是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运用联系的纽带,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充分挖掘试题、例题、习题的功能,借“题”发挥变式效应,并顺势借“力”拓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定能达到严谨、深刻的完美境界,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晶君,刘海涛.基于变异理论的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7/8):17-20.

[3]王华.关注概念形成,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3):36-40.

[4]王学先.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1/2):43-62.

2017—04—24

刘方剑(1970—),男,中学高级教师,江山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过点勾股定理顶点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数学(二)
数学问答
一个人在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