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分类思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研究
2017-09-04叶新军
叶新军
摘 要:分类思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思想,它根据一个合适的标准对知识进行分类。分类思想的运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分类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运用分类思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分类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效益;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2-0090-01
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难以对数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逐步渗透“概念分类”“图形分类”和“角度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教师通过渗透分类思想,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概念分类,建构体系
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方程的概念学生还没有接触到,他们对方程还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分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要基于学生对等式概念的理解,将方程的概念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刚教学“认识方程”的时候,教师可先问学生什么是等式。有学生说等号两边的数是相等的,这就是等式。然后,教师告诉学生:现在引入一个变量,它可以是任意一个数,这个变量叫x。x=10,这是一个等式吗?学生们开始出现疑惑,x不是任意数吗?怎么会是10呢?教师告诉他们,x可以是任何一个数,但这里将它确认为10,那么它的值就是10,是唯一确定。比如2x-1=10这个等式,怎么求出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们说,将1进行移项,就会变成2x=11,解得x=5.5。关于方程的概念,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就可以,在等式中含有未知数叫方程。教师可问学生:2+3=5,这是等式吗?是方程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进一步明确方程的概念。这个式子两边是相等的,但是没有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概念澄清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小明买了5支铅笔,花了10元钱,每支铅笔多少元?设每支铅笔x元,列方程得:5x=10,解方程得:x=2。答:每支铅笔2元。通过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学生了解到利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将概念进行分类,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到问题中去。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发现学习的新起点,最后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二、图形分类,指导想象
每种基本图形都可以延伸出很多类别,因此,将图形进行分类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将图形的特点、性质进行比较,让学生看到不同点之后,再去准确地将图形进行分类,这样就能区别出图形的特征。例如,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时,当学习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时候,学生对怎么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感到为难。学生想出的方法是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加起来,但量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误差。这时,教师让学生随便找一个三角形,将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接到一起,看看能否构成一个平角。还可以再换一种引导方式,让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到一起,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那么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教师对图形进行分类,易于学生理解,更有利于讲解,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学生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在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往往会无从下手。因此,教師应合理运用分类思想,改变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熟悉的方法来解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将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分类,并在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三、角度分类,深化思维
遇到一个看似非常困难的问题时,有时换一个角度思考,就可以给解题带来希望。教师在图形的变换中渗透分类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题规律,发现解题线索。在讲“图形的运动”的时候,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秒针,看看秒针是绕哪个点旋转的,旋转后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然后在多媒体上演示,三角形通过旋转,形成了一个圆锥。刚开始学生会对旋转不太理解,教师可将图形分解成线段,以线段的分解让他们联想图形的旋转。比如在讲直角梯形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确定以哪条线为旋转轴,旋转轴决定了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把直角梯形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样,旋转后就形成一个圆锥,再去掉圆锥上面的尖,就是直角梯形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为了加深学生的认知,教师可将梯形的线段一个一个地进行旋转,再让学生把线段旋转后形成的图形组合到一起。
看问题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开始的时候选错了角度,那么接下来的努力就会变成无用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让他们大胆尝试,这样能深化他们的思维。
四、结束语
总之,分类思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的运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分类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分类思想,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知识的特征,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孙保华.数学教学中分类思想挖掘和渗透的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7(10).
[2]强振宇,杨磊.分类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江苏教育研究,2006(12).
[3]陈碧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