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景观再生策略研究

2017-09-04侯晓蕾郭巍

风景园林 2017年6期
关键词:旧城胡同居民

侯晓蕾 郭巍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景观再生策略研究

侯晓蕾 郭巍

本研究以风景园林的视角,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使用现状和景观更新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进行实地调研与居民互动的基础上,借鉴公共空间复兴的相关国际经验,并结合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探讨北京旧城公共空间景观再生设计的有效途径。本课题重点提出了以下策略,分别为:微空间的挖掘与设计、多功能集约站点设计、私属空间的借用与开放、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连通。本课题也采用了多样化的设计研究手段,包括居民访谈、互动调研、文献研究、方案展示、艺术装置等,借此探索高密度的城市建成区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

风景园林;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再生;设计研究;微空间设计

Fund Items: Social Science Art “Research on New Vernacular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a: Based on the View of Economical Society” (No.13CB112);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Century Glory” Project Major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ject “Old City Public Space Optimization and Regeneration Strategy”

追忆北京旧城胡同那些生动的交往活动与公共生活时,也让人不由反思今天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由于交通占道、人口密度增加等众多原因,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的布局与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满足居民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在数量、品质以及便捷度等方面都显得不足。通过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以使用者为出发点,基于风景园林的角度,本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针对北京旧城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更新策略,以期激发城市活力、创造生活的空间,探索旧城公共空间的宜居新模式。

1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北京旧城的公共空间发展与其城市设计模式及城市演变影响密切相关。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1.1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特点

根据历史地图、影像和文史资料,明清时期北京旧城的公共空间呈现出以下特点:街巷与胡同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公共空间,格局较为规整,多以人行为主。局部以寺庙为中心,有时街巷空间放大,形成节点空间。牌楼、牌坊和城楼有时作为对景,装饰、划分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民国之后,出现了城市干道,街道变直变宽,尺度加大,人车混行。皇家园林向公众开放,产生了城市公园,增加了公共空间类型,也引入了新的活动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逐渐扩张,街道交通功能日益强化,城市干道的长宽及数量进一步扩大,牌楼、城楼被拆除,传统街道空间序列被打破肢解,空间尺度加大。同时城市出现了大型公共广场,公园数量大大增加,进一步丰富了公共活动空间。近30年来,城市干道以环路和放射状形式向外扩张,相关绿地被逐渐蚕食,城市呈现一种蔓延式发展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旧城的传统公共空间正在逐步消失,其功能也在逐步弱化(图1)[1-2]。

1.2 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当前面临的问题

北京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以街巷和胡同为主,旧城的城市日常生活多集中在街巷胡同中,此外还有一些定期开放的庙会、寺院前广场及少量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空间(如什刹海和陶然亭)。因此,北京旧城内的传统公共空间主要由街巷胡同、寺庙道观前广场、定期开放的庙会,以及一些自然类型的园林绿地组成。其中,作为北京旧城最重要交往场所的街巷胡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方式的改变而逐步衰落,有的成为以交通为主的道路,传统公共生活呈现出急剧减少的趋势。

通过研究归纳,停车占道、杂物侵占以及居住模式的改变是造成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衰落的关键问题所在,其内在原因是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方式的转变和人口密度的迅速提升。

2 公共空间复兴的国际经验

针对当前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衰落的现状,经过大量国际案例的筛选,选取了4种策略,作为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复兴的借鉴。

1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发展演变图,以朝阳门、景山、东花市街道为例Beijing Old City public spa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map, taking Chaoyangmen, Jingshan, Donghua City streets as examples

2.1 巴塞罗那—微型公共空间城市更新策略

巴塞罗那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采用了后来被称为“针灸疗法”的公共空间政策:即对小型公共空间进行集合化改造,在20余年中,循序渐进地建设了一大批面积较小、功能多样、类型丰富、分布合理的系列公园广场,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城市活力[3-4]。对于建成度较高的北京旧城区域,针灸法无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2 哥本哈根—回归公共空间的城市建设策略

鉴于日益明显的中心旧城空心化趋势,哥本哈根于1962年开始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回归性建设,其目的是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将其改变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哥本哈根通过限制汽车进入城市,建立自行车道路网,增加广场和步行街道数量和面积,以及发展户外文化和娱乐活动等措施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复兴[5]。这些做法对北京旧城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借鉴。

2.3 德国斯图加特—将城市事件作为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的工具

从1951年的联邦德国时开始,每两年就会有一次大型的综合型园林展览—联邦园林展(Bundesgartenschau)。园林展强调的不仅仅是展览的本身—植物品种、花园和建筑设计等的展示,更着眼于举办展览对社会以及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例如斯图加特将园林展作为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的工具,通过1961年、1977年的联邦园艺展(BUGA)和1993年的国际园艺展(IGA)来优化城市开放空间、推动居民参与等[6]。近年来,北京也通过“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城市事件大大推动了旧城优化包括公共空间在内的各种探索。

2.4 美国纽约、中国香港—私属公共空间(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s,即POPS)使用与管理

在纽约、香港等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区,建设的密度和容积率都很高,由于地价昂贵,增加公共空间需要独辟蹊径。纽约和香港在维持原有产权基础上,通过容积率奖励等方式,激励“私属空间”的充分使用与良好管理,来获得更多的公共空间[7-9]。该策略启发本研究产生了将旧城内的文化建筑和学校等一些特定场地进行全天或分时段开放以服务大众的设想。

3 场地调研与公共参与

从居民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试图探讨一种循序渐进的公共空间更新模式,从而进行在地再生设计研究。通过调查市民的基本信息及其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情况,梳理总结出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公众参与很大程度上让居民决定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场地选择和功能安排。

3.1 多种形式的公共参与

公众参与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空间景观再生的设计策略。在长达2年的时间中,本研究通过大量的采访、论坛、展览、公共讨论等方式了解居民的想法。设计团队走访了朝阳门、景山、东花市街道中大量不同类型和阶层的居民、租户和单位机构,同时制作了视频、海报和展板,与街道居民委员会、相关单位代表和居民进行沟通。各设计阶段的成果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及23号院等场地中陈列公示。同时在重要的项目展示上使用互动游戏,如 “连线游戏(图2)”来收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和对未来改造的愿望信息。

2 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促进了公共空间的景观再生Various for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mote the landscape regeneration of the public space

本研究还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临时性设计试验,以测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居民反馈进行偏好排列,来选择初始设计的重点。公众参与有助于了解居民对公共空间的类型、使用时段、活动方式、服务设施、景观效果和出行路线的偏好,最终决定了设计策略,并帮助我们通过公共领域和建筑关系的处理以协调个人与公共利益。

3.2 调研数据与阶段结论

调研显示,公共空间现存主要问题是空间被占用、设施不足。通过300份问卷以及居民访谈的结果得出,首先,71%的居民认为公共空间不足。其次,43%的居民认为公共空间被占用,其中停车占用占到22%,杂物占用占到了34%,占用问题十分突出。另外,很多受访者反映公共空间质量不佳,其中认为休息设施少的占28%,植物少的占16%,景色差的占13%,没特点的占11%,管理维护差的占13%,合计81%。

综合各项调研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在公共空间进一步设计和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现存的杂物堆放和停车占道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方向;之后再根据使用者需求,首先增设休息设施,并设计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植物空间。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也得出了居民的出行方式及偏好、休息设施选择、景观喜好等多方面的特点及规律,这些研究数据为公共空间的再设计提供了真实有力的依据。

4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通过历史研究、现场调研和案例借鉴,结合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以自下而上的规划和思考角度,提出了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景观再生设计的4个主要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激发城市活力,重塑交往交流空间。

4.1 微空间的挖掘与设计

所谓微空间,从面积十几平方米到几平方米的场地或者是一面墙体都可以成为微型公共空间。在北京旧城中,由于空间有限,因此可以通过见缝插针“针灸法”寻找和挖掘潜在空间进行再生设计,增补旧城中公共空间的存量空间。微空间多位于旧城的胡同街巷中一些以往被忽视被占用的角落地带。在北京旧城公共空间面积有限、建设难度大、公共空间需求不足的今天,微空间投资小、见效快、覆盖面广,其挖掘﹑设计和实施对旧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艺术装置的功能图解及建成后的效果测试The functional diagram of the art installation and the effect test after completion

4 灯草胡同中的儿童游乐微空间设计设想Design of children's play space in the Dengcao Hutong

通过前期场地调研和公共参与,本研究选取了多个试点进行微空间设计。北京设计周期间还搭建了临时性实验装置,例如 “9m29种公共使用功能”,即利用史家胡同的原有的一处占地仅9m2的垃圾存放地,改造为一处具备至少9种功能的公共空间艺术装置(图3)。这个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的临时性装置因造价低廉、功能复合、灵活性大很受居民欢迎,不少居民希望能将此装置永久化。本研究还对旧城的类似具备挖掘潜力的微空间进行了试点改造(图4),分布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巷中的微空间具备种植、休憩、自行车停放、儿童游乐、买卖交换和宠物乐园等多种功能和类型。这些方案的生成都是出于居民和使用者的需求,通过设计对场地进行有效再利用。通过多元化的在地设计,使北京旧城街巷胡同的公共空间再现以往的生机,为生活在北京旧城的老百姓提供实用便捷的公共空间。

4.2 交通站点的多功能集约设计

交通站点主要指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目前北京旧城内密集的公共交通站点是具有潜力的居民之间和居民与游客之间交流互动的场地,但现状大多是独立的站牌,除了等车,鲜有其他活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以景山片区的15个公交站点为例,根据片区街巷空间大小﹑停车方式,设定大中小3种尺度,采用功能模块化的方式,将功能单一的交通站点转化为集交通服务、休息交流、宣传小卖、文化娱乐于一体,并与周边绿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景观基础设施。集约化设计的交通站点具备了小型公共空间的作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往中心(图5)。

4.3 私属空间的借用和开放

北京旧城中除了平房杂院等传统四合院建筑,还有一些文化建筑、医院学校以及隶属于各单位公司的建筑。这些建筑单元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敞活动场地,例如中小学等单位具有一定面积的操场和室外用地,而这些场地在傍晚放学后便被闲置。因此,通过借鉴纽约和香港借用私属公共空间的实际经验,通过相关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议对这些场地采用打开边界和分时段开放等措施,增加公共空间可共享的数量和效率。

具体而言,对于像美术馆这样的文化建筑,建议对其建筑前广场进行全天开放,并打开用地与周边的边界;对于旧城内的中小学校,建议在其下午放学后,将学校操场空间进行分时段开放,满足周边居民散步遛弯儿等需求;对于一些单位附属用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天或者分时段开放,以及全部或者部分区域开放的方式供居民使用(图6)。

4.4 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连通

通过以上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由点及线,然后到面,最终辐射到整体公共空间的网络系统。因此,从胡同微空间出发,进一步对整条胡同街巷进行空间提升,逐步形成网络化,对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性规划建设,建立连通的步行系统和景观结构,从而实现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的回归性建设。

由于公共生活的多元化,网络化的公共空间并非是匀质化的、类型化的,需要了解居民的各种使用,设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沟通和顺势而为,采用的是“一街一策”的不同设计方式。例如,位于东城区的东板桥街胡同,有很好的居民自发绿化种植的基础,只是缺乏合理的系统设计,因此根据其自身特点,设计定位便是将这条胡同设计成为“花园胡同”。一方面在其中进行针灸式的微空间改造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设计塑造胡同的整体景观。以此类推,根据现状场地的条件,还设计了“休息胡同”、“生活胡同”、“读书胡同”、“买卖胡同”以及“艺术胡同”等(图7)。在北京旧城重塑胡同的传统公共空间,并将这些公共空间与其他公共空间进行连通,逐渐形成网络化。

5 结语

6 私属空间根据建筑性质,通过相应激励机制,全时段或分时段将部分区域对公众开放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private owed spaces open to the public in full time or part time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incentive mechanism.

本研究希望通过微空间的挖掘与设计、交通站点的多功能集约设计、私属空间的借用与开放以及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连通这四个策略实现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景观再生。这是一系列系统策略,从点状切入式的微空间设计开始,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逐步达到公共空间整体提升的目标。这是一个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政府、规划师、设计师、居民和使用者共同参与、有机更新的过程。

致谢:

本文是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研究的内容之一,相关阶段性成果在2015年和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展出,对本研究提供合作和帮助的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研究团队中各位同学的努力表示感谢。

注释:

①图1由席琦、陈丹阳、吕林忆绘制;图2为作者自摄;图3源于侯晓蕾、魏涛、谭敏浩;图4由周田田绘制;图5由谭敏浩绘制;图6由姜雪琳绘制;图7由席琦、陈丹阳、夏甜绘制。

7 依据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和改造愿望,不同的街巷采用不同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公共空间的网络化According to the residents' desire of transforming and utilizing the public spaces, various design proposal is adopted for different Hutongs, thus forming a public space network.

[1] 吴良镛.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7-41.

Wu Liangyong. Beijing Old Town and Juer Hutong[M].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 1994: 37-41.

[2]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6-7.

Beijing Municipal Planning Commission. Beijing Old City 25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ed Area Protection Planning[M]. Beijing: Beijing Yanshan Publishing House, 2002: 6-7.

[3] 比森特 · 瓜里亚尔特.从城市规划到城市人居[J].城市环境设计,2015,(9):36-45.

Vicente Guaratte. From Urban Planning to Urban Habitat[J]. 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2015, (9): 36-45.

[4] Peter G, Rowe. Building Barcelona: A Second Renaissance[M]. Barcelona: ActarD Inc, 2006: 9.

[5] (丹麦)扬 · 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5-47.

(Danish)Yang Gail. Communication and Space[M]. He Renke,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2: 45-47.

[6 ] 周恒,杨猛.作为一种规划工具的城市事件—斯图加特园艺展与城市开放空间优化[J].城市规划,2010,(11):63-67.

Zhou Heng, Yang Meng. Urban Events as a Planning Tool—Stuttgart Horticultural Exhibition and Urban Open Space Optimization[J]. Urban Planning, 2010, (11): 63-67.

[7] 于洋. 纽约市区划条例的百年流变(1916—2016)—以私有公共空间建设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6,(2):98-109.

Yu Yang. New York City District Regulations (1916-2016) —Taking Private Public Space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J]. 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ing, 2016, (2): 98-109.

[8] 杨震,徐苗. 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的演变与批判:纽约经验[J].建筑学报,2013,(6):1-7.

Yang Zhen, Xu Miao. Evolution and Criticism of Private Owned Public Space: New York Experience[J].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2013, (6): 1-7.

[9] 郭巍,侯晓蕾.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步行体系策略—以香港中环地区为例[J]. 中国园林,2011,(8):42-45.

Guo Wei, Hou Xiaolei. Study on the Walking System of High-density Urban Central Area[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1, (8): 42-45.

(编辑/吴晓彤)

Design Research on Regenera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s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HOU Xiao-lei, GUO We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he way of research by design, the program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aces in Beijing old city.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inhabitants, the program studied the cases of public space strategies trying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landscape renewal approach for urban public spaces.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irstly, adding and promoting the Micro Public Spaces (MPS) in HUTONG areas; Secondly, transforming the Bus/Railway station plots into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with multi-function; Thirdly, encouraging certain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s (POPS) to be open all day or interval; Last, reconstructing the network and system of the public spaces in Beijing old city. The means of design research are varied, including residents’ interviews, interactiv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program display and art devices, etc. With the help of them, the program attempts to explore a public space renewal model in the high density build urban are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ublic space; landscape regeneration; design research; micro public space design

社科艺术学 “中国新乡土景观设计研究—基于节约型社会的视角”(项目编号13CB112);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辉煌”工程重大理论研究项目“旧城公共空间优化再生途径”

TU 986

A

1673-1530(2017)06-0042-07

10.14085/j.fjyl.2017.06.0042.07

2017-03-07

修回日期:2017-05-16

侯晓蕾/ 1981 年生/女/ 山东人/ 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乡土景观和城市公共空间/本刊特约编辑(北京100102)

HOU Xiao-lei, who was born in 1981 in Shandong, got PhD degree in 2008. Now, s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 contributing editor of this journal.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vernacular landscapes and urban public spaces (Beijing 100102).

郭巍/1976 年生/男/浙江人/ 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TUD)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乡土景观/本刊特约编辑(北京 100083)

GUO Wei, who was born in 1976 in Zhejiang, got PhD degree in 2008. Now, 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a visiting scholar of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 a contributing editor of this journal.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vernacular landscape (Beijing 100083).

猜你喜欢

旧城胡同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对当前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