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凝胶与化学剂交替注入室内优选实验
2017-09-03张继红田思畦
刘 畅 张继红 田思畦
(1.东北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辽宁 盘锦 124010)
聚驱后凝胶与化学剂交替注入室内优选实验
刘 畅1张继红1田思畦2
(1.东北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辽宁 盘锦 124010)
凝胶与化学剂交替注入驱油技术是一项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能够明显的提高聚驱后油藏的采收率,为了探讨聚驱后凝胶与何种化学剂交替注入能够使驱油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开展了凝胶与化学剂交替注入室内优选实验。首先,通过对比聚驱后凝胶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三种化学剂交替注入实验的驱油效果,确定在聚驱后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交替注入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同时得出最佳注入孔隙体积为0.35~0.5PV,来指导现场对聚驱后剩余油进行进一步挖潜。
凝胶;聚驱;交替注入;驱油效果;经济效益
一、引言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国内大部分油田均是油田增产和稳产的重要措施,然而聚驱后,仍有大部分剩余油未能开采出来[1-3],因此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已成为聚驱油田的研究重点[4-7]。目前,凝胶与化学剂交替注入驱油技术已在聚驱油田广泛应用,该项技术可在聚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10%左右采收率[8-9],且可有效避免三元复合驱油过程中,出现的碱耗严重、乳化严重、结垢等问题。
二、室内试验
(一)实验材料
实验用水为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常规污水,矿化度6000-7000mg/L,pH=9;凝胶体系为分子量2500万、聚合物浓度为1800mg/L、聚交比为40:1的铬离子凝胶体系;表面活性剂为浓度0.3%的大庆再创RMA-1表活剂体系;聚合物为分子量2500万,浓度为1200mg/L的高分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为上述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溶液复合体系,纯度皆为50%;层间非均质人造长方岩心(岩心尺寸为45mm×90mm×300mm,上中下三层渗透率分别为600~800×10-3μm2、1200×10-3μm2、2000×10-3μm2);温度为45℃。
(二)实验步骤
1.对3块大平板岩心进行饱和水、饱和油处理;
2.水驱岩心出口含水率达98%,并计算其水驱采收率;
3.进行后续聚合物驱,当注聚量达到0.65PV时,并计算其聚驱采收率;
4.采用0.02PV凝胶+0.03PV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聚合物溶液交替注入驱油,采用的是不同段塞小段塞多轮次交替注入方式(凝胶成胶时间为24h),共注入凝胶+化学剂溶液13个轮次,0.65PV,后续注水至含水率达90%。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1 聚驱后凝胶+化学剂交替注入结果对比
三组实验分别为聚驱后直接采用凝胶+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聚合物多轮次交替注入的实验,这三组实验都注满了13个轮次的凝胶和化学剂溶液,共注入0.65PV。表2给出了两块岩心的驱油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1的凝胶+表面活性剂段塞驱油阶段的采收率为10.33%,实验2的凝胶+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段塞驱油阶段的采收率为11.29%,实验3的凝胶+聚合物体系段塞驱油阶段的采收率为7.51%。在实验2的聚驱后残余油饱和度比实验1和实验3的残余油饱和度低的情况下,当注入复合体系溶液总的PV数(0.65PV)相同时,聚驱后凝胶+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的采收率比凝胶+表面活性剂驱油和凝胶+聚合物驱油的采收率高了0.96%,说明聚驱后凝胶+聚表二元复合体系交替注入驱油的效果好于其他两种方案的驱油效果。
四、结论
1.聚驱后凝胶与化学剂交替注入技术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在注入孔隙体积为0.35~0.5PV区间时,三种化学剂投入产出比均较高也较稳定;
2.当注入复合体系溶液总的PV数相同时,聚驱后凝胶+聚表二元复合体系交替注入驱油的效果要好于聚驱后凝胶+表面活性剂和聚驱后凝胶+聚合物两种方案的驱油效果;
[1]刘宏生.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油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2,27(3):72-75.
[2]袁新强,王克亮.复合热泡沫体系驱油效果研究[J].石油学报,2010,31(1):81-90.
[3]焦天宇.聚驱后井网滞留区剩余油挖潜方式研究[J].中外能源,2013,18(12):43-45.
[4]韩培慧,赵群.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途径的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5):81-84.
[5]赵福麟,工业飞,戴彩丽,等.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5):86-101.
[6]贾振岐,盖德林,杨兴华.正韵律油藏聚驱后滞留聚合物分布[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4):110-112.
[7]宋考平,杨钊,舒志华,等.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 (2):25-27.
[8]张启江.聚驱后注入聚表剂提高采收率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5):74-75.
[9]张继红,董欣 等.聚合物驱后凝胶与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驱油效果[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34(2):85-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聚驱后油藏凝胶与化学剂多轮次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No.51274070)
刘畅(1994—),女,学生,在读硕士生,东北石油大学,163318,研究方向:提高油气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