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2017-09-03焦海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排气穴位中药

焦海利 徐 萍

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焦海利 徐 萍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按照颅内肿瘤围术期护理,做好心理安慰、饮食教育以及腹部按摩等,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以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脐疗联合穴位按摩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以及服用缓泻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肛门第1次排气平均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患者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缓泻剂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明显减少导泻药物的使用频数,极大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中药敷脐;穴位按摩;颅内肿瘤;便秘;护理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则是首选治疗方法[1]。当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用力排便时,容易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脑水肿,甚至诱发脑疝,危及患者生命,不利于术后康复[2]。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发生,尽快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促进术后康复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有关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治疗,大部分是采用灌肠或口服通便药,虽有一些疗效,但容易出现一定副作用,患者不易接受。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充分应用中医特色护理优势,采用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症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0例,颅内肿瘤均经MRI及临床病理检验确诊,均进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纳入标准:(1)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2)符合颅内肿瘤诊断标准的手术患者。(3)患者术前大小便均正常,无肠道疾病。(4)神志正常,经口进食,生命体征平稳。(5)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伴有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2)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疾病者。(3)妊娠妇女。(4)术后禁食>2 d者。剔除标准:(1)患者不按要求执行或资料不全。(2)中途出院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53.1±4.8)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7例,高中及中专28例,初中及以下15例;病程5个月~1年,平均(7.1±2.5)个月;手术时间3~6 h,平均(4.62±1.37)h。观察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53.6±4.1)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8例,高中及中专25例,初中及以下17例;病程4个月~1年,平均(6.8±2.6)个月;手术时间3~6 h,平均(4.72±1.16)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时间、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颅内肿瘤围术期护理,做好心理安慰、饮食教育以及腹部按摩等,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以协助 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具体方法如下:

1.2.1 中药敷脐 将生大黄10 g、瓜蒌仁10 g、冰片5 g磨成细粉,加少量陈醋调成糊状,每小丸约1 cm×1 cm、药物厚度约0.5 cm,调配好的药物应现配现用。患者可平卧或坐位,先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然后将上述药丸敷在脐部神阙穴,予3M止血贴胶布覆盖固定,每次可贴敷4~6 h,如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破溃,应随时撕下,待局部皮肤恢复正常再使用。中药脐疗在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连续2周。

1.2.2 穴位按摩 (1)由经过系统中医理论及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N2以上级别(包括N2)的护士实施。(2)穴位选择。取腹部气海(脐中下1.5寸)、中脘(脐中上4寸)、天枢(脐中旁开2寸)、大巨(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归来(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3)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有节奏地进行穴位按摩。按照中脘→左天枢→左大巨→左归来→气海→右归来→右大巨→右天枢→中脘顺序反复按摩。从术后第1天始,持续2周,每日2次,每次按摩15 min,每穴按摩30 s,安排在早餐后1 h及晚餐前1 h实施。(4)注意事项。操作者应修剪指甲,防止刮伤患者皮肤,正确选择穴位,用力均匀、柔和,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

1.3 评价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 便秘诊断标准: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少于3次/周;大便秘结;排便费力伴有不适或疼痛,或者便意未尽。其中1项或几项症状,即可诊断为便秘。

1.3.2 便秘症状积分 比较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肠鸣音4~5次/min作为恢复标准[3]。自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第1天开始,记录入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每日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次数、伴随症状。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编制的“便秘症状评估表”[4],共6个方面问题:(1)排便困难。(2)粪便性状。(3)排便时间。(4)下坠、不尽、胀感。(5)排便频度。(6)腹胀。每个问题有4级评分,分别记0~3分,6个方面问题得分相加得出便秘症状积分,得分越高表示该患者便秘症状越严重。粪便性状分型见图1,便秘症状评估见表1。

图1 布里斯托粪便性状分型

分值频率(d/次)排便时间(min/次)粪便性状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排便不尽感腹部胀气01~2□<10□B:7~4□无 □无 □无 □13 □10~15□B:3 □偶尔□偶尔□偶尔□24~5□16~25□B:2 □时常□时常□时常□3>5□>25□B:1 □经常□经常□经常□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周便秘发生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周便秘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 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比较±s)

2.3 两组患者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服用缓泻剂情况比较(表5)

表5 两组患者服用缓泻剂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3.1 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出现便秘的原因分析 颅内肿瘤术后非常容易导致腹胀、便秘并发症,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饮食因素。大部分患者术后饮食大多精细,缺乏纤维素,食物残渣少,摄入水分也少,不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2)药物因素。一些脱水利尿药物的大量使用,如甘露醇、呋噻米、甘油果糖等[1],导致机体肠道内水分不足,大便干结。(3)运动量不足。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由于病情因素大部分时间需要静卧休息,而且术后各类导管、仪器导线,还有患者活动能力下降,导致肠蠕动能力减弱, 容易便秘。(4)水分缺乏。颅内肿瘤术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而且患者由于惧怕呕吐不愿意多喝水进食, 恶性循环,致使体内水分骤减, 大便干结, 难以排出。(5)心理因素。患者术后早期,疾病本身因素只能在床上大小便,由于排便环境的改变,患者会不由自主克制、忍住便意,长久以往,机体自身排便反射会逐渐消失,继而导致便秘。

3.2 中药敷脐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疗效分析 脐部是“神厥穴”所在位置,经此可以沟通内外诸经以及机体内部五脏六腑。中药敷脐后通过皮肤渗透慢慢吸收药物,达到疾病所在之处;还可以对局部穴位进行慢性刺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保障脏腑正常功能[5]。中药敷脐方中主要成分生大黄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保持肠道湿润,加速排便;瓜蒌仁主要是归胃、大肠经,是治疗便秘的首选药物,具有润燥滑肠、通调大便之功;冰片作为辅助治疗,可以助消化、清热解毒;陈醋含有大量氨基酸和促消化酶类[6],可以促进肠蠕动,保持肠道内环境的菌群稳定。将上述中药调和成糊状,然后敷在患者脐部,在充分吸收药物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疏通内外,调理五脏六腑,促进患者尽快排气排便,避免因为术后便秘而需要服用泻药的痛苦,患者也容易接受,无副作用。

3.3 穴位按摩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采用腹部穴位按摩的良性刺激在人体特定部位,产生外部力学刺激,沟通内外经络,起到传导反射作用,促进胃肠蠕动以及消化液分泌[7],加速排便。这种方法可以通调人体气机,健脾益气,泻实补虚。本文所选的气海穴能够沟通下焦、行气散滞,缓解腹胀等作用[8];中脘穴和胃健脾,主治便秘;天枢穴主治胃肠疾病;大巨传输胃经水液,调肠胃;归来属于足阳明胃经,是疏通大便的重要穴位。以上诸穴位合用,相得益彰,起到温阳补气、通便导滞、调理胃肠之功,而且所选穴位定位简单,按摩技术容易掌握,安全性高。

3.4 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 两种技术均是中医特色技术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不需要特殊仪器,而且两者结合起到协同作用,使临床疗效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药脐疗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明显减少了导泻药物的使用频数,极大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两者还突出体现中医护理整体护理的有效性优势,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1] 罗利平, 何杏勤, 张艺洪,等.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4,12(1):46-49.

[2] 谢晓清,杨智蓉,王 静,等.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240-1241.

[3] 郑 丽.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7):1066-1067.

[4] 蒙桂琴,汪 莉,杨 羚,等.指叩百会穴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2):4257-4260.

[5] 张 烨,张振贤,吴丽丽.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J].中医杂志,2013,54(14):1233-1234.

[6] 辛 琦,杜冬青,马玉侠,等.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8):517-519.

[7] 徐 涛,赵崎慧,李雪静.腹部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骨科手术术后便秘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5,37(11):1729-1731.

[8] 张 丽,高 丽,盖海云,等.基于Delphi法的中医按摩治疗便秘高频穴位表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6):2087-2089.

(本文编辑 崔兰英)

224001 盐城市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

焦海利: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4-07)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5.058

猜你喜欢

排气穴位中药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