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情绪疗法训练对精神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7-09-03唐冬花钟文凯卢雪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精神科疗法护士

唐冬花 钟文凯 卢雪珍

合理情绪疗法训练对精神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唐冬花 钟文凯 卢雪珍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精神科护士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给予一般心理支持干预;观察组在一般心理支持干预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情绪疗法训练。3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评价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态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化、焦虑、敌对、抑郁及人际关系5项评分和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应对方式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训练在精神科护士中的应用,可改善护士焦虑、抑郁等状况,有利于改变其不合理情绪,强化新的、合理的信念,确保护士的心理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精神科;合理情绪疗法;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学

护理服务具有多专业性、复杂性以及多需求性的特点,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护士身心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精神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其服务对象在行为和思想上均存在异常,精神科患者在发病期间不会保持理智,护士也随时面临着被人身攻击的危险,同时,由于社会对精神病和精神科工作者存在一定偏见,也会增加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1]。合理情绪疗法为一种认知性的心理疗法,以理性的思维来控制非理性,帮助人们改变认知,减少非理性信念带来的负面情绪困扰和行为异常,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本研究在精神科护士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训练,观察干预后护士应对方式的变化和心理健康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精神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护士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入组前均为参加过合理情绪疗法,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和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2~46岁,平均(28.36±5.21)岁;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4名,护士23名;学历:中专9名,大专15名,本科19名;精神科护龄1~28年,平均(8.83±1.26)年。对照组年龄21~47岁,平均(28.52±5.33)岁;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2名,护士24名;学历:中专11名,大专18名,本科14名;精神科护龄1~27年,平均(8.92±1.15)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心理辅导,2周进行1次心理健康教育,对护士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教给护士相关的心理准备知识,指导护士学会自我调节,掌握心理暗示法、自我激励法的应用方式,满足其在心理上和生活上的需求。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将外界事件定位A,将人们的认知定为B,将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定为C。采取小组模式,对护士进行合理情绪疗法,每周进行1次训练,每次1 h,学习3个月。具体如下:(1)心理诊断阶段。根据ABC理论,对护士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与护士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如入睡苦难、紧张不安、焦虑、失落等不良情绪,并找出护士存在此类困扰和行为的对应诱发事件(A),进而分析两者之间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如在工作中,由护士负责的患者突然发病,产生跌倒事件(A),出现情绪低落、沮丧等事件,其不合理信念可能是“真怪我,我没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导致患者发生跌倒,我怎么这么笨”(B),指出事件A并不能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而是由B导致的,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控制和改变情绪和行为结果[3]。并向护士讲解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知识。(2)领悟阶段。对护士不良情绪和行为进行梳理归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中的负性事件引起的情绪、行为变化,通过负性事件引起的负面情感进行分析,帮助护士认识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合理,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进一步分析出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并告知护士情绪是可以受自己主观控制的,自己是自己情绪的主人。让护士可以自己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那些负面情绪是由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构成的,学会换位思考,控制自己的情绪。(3)修通阶段。本阶段为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主要目的是引导护士放弃原有不会的目标,并引导护士建立新的目标,让他们逐渐认识到以往信念的不合理性[4]。让护士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看待问题时,不能钻牛角尖,不能抱着负面情绪去看待,要从多角度去看待事物,重新建立合理的思维模式。(4)再教育阶段。本阶段是对前3个阶段的内容进行巩固,帮助精神科护士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模式,让护士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情绪行为反应上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并将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1.3 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5]记录两组护士合理情绪疗法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总分160分,分数越高,提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采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表[6],调查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共62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各个条目分数相加得出分量表的量表分。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总分数/分量表条目分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护士干预前后SCL-90评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各条目均分及总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压力应对方式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压力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压力应对方式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合理情绪疗法也称为理性情绪疗法,主要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7],由上世纪由阿尔伯特·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其认为人们的情绪困扰不是由外界发生的事件引起的,主要在于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评价等[8]。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并不应该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需要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解除情绪困扰。国外学者研究显示,在应激过程中,对应激反应取决于个体处理这些因素的能力和对相应后果的评价[9]。当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其心理防御机制就会产生幻想、退避、自责等方式来保护自己,虽然此类方式可以暂时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积累,机体压力也会随之增加,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精神科护士区别于其他的普通科室,病区拥挤、工作环境差、患者突发意外事件,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出错,工作量大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难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善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确保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常规心理干预方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促进护士心理健康发展,但长期效果不佳。刘淑梅[10]将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急诊科护士,发现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护士的SCL-90总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减少,其躯体化、焦虑、敌对、抑郁及人际关系5项评分也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在本研究中,也将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精神科护士,发现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敌对、抑郁及人际关系5项评分和总分也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减少,对照组干预前后SCL-90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精神科护士,有利于改善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项评分较之前提高,自责、幻想、退避三项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6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这与王玉玲等[11]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合理情绪疗法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促进其认知行为的合理化。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护士中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训练模式,可促进护士思维模式由不合理向合理化转变,有益于护士身心健康,改善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合理处理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1] 黄丽英,林燕梅.团体心理干预对基层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120-122.

[2] 陈 浩.合理情绪疗法在HP阳性胃溃疡伴焦虑患者中的治疗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5.

[3] 王红英,李海珍.合理情绪疗法结合系统脱敏疗法对肠造口患者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13):1458-1459,1464.

[4] 杨惠青,肖凤新,唐莉莉,等.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8):763-765.

[5] 杨 阳,夏广惠,祁 玮,等.ABC合理情绪疗法在肺癌化疗中应用的体会[J].海南医学,2013,24(19):2929-2930.

[6] 王惠楠,沈 约,王 波,等.某军校新生孤独、焦虑与应对方式现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2):179-182.

[7] 张弯弯,张 黎.合理情绪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3(8):200-201.

[8] Dempsey A,Ribak J.The Future of the Psychiatric Mental Health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Evolution or Extinction[J].Th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2,47(2):295-304.

[9] VanBogaert P,Clarke S,Wouters K,et al.Impacts of unit-level nurse practice environment, workload and burnout on nurse-reported outcomes in psychiatric hospitals: A multilevel modelling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3,50(3):357-365.

[10]刘淑梅.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19-622.

[11]王玉玲,胡 雄.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科女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1(14):50-51.

(本文编辑 陈景景)

Influence of reasonable emotional therapy training on pressure handling method of nurses in psychiatry department

TANG Dong-hua,LU Xue-zhen

(Huizhou Demobilized Veterans Hospital,Huizhou 516003)

ZHONG Wen-ka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Huizhou 516001)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reasonable emotional therapy on pressure handling method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nurses.Methods:Selected 86 nurses in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here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rdinary psychological support intervention,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asonable emotional therapy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psychological support intervention. After 3 months, symptom self-rating scale and handling method scal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 and handling method scores of nurse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anxiety, hostility, dep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otal scores of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nd the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problem solving, self-accusation, help seeking, fantasy, avoiding and reasonableness of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n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handling methods of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reasonable emotional therapy training in nurses of psychiatry department could improve the nurs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ndition, was beneficial for them to change the unreasonable emption and strength the new and reasonable faith, could ensure the nurse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was worth promoting clinically.

Psychiatry department;Reasonable emotional therapy;Nurse;Pressure;Coping style;Psychology

516003 惠州市 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唐冬花,卢雪珍),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钟文凯)

唐冬花:女,本科,主管护师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36000Z15H234)

2017-04-14)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5.041

猜你喜欢

精神科疗法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