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一本滋养心灵的书
2017-09-03张晓玲
○张晓玲
《先知》:一本滋养心灵的书
○张晓玲
纪伯伦的散文诗,大概是我们中学时代摘抄本上的“常客”。那时的我们,会把那些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却不知什么意思的句子一行一行恭恭敬敬地抄下,配以花边、贴纸或其他装饰,然后珍而重之每天读一遍,然后呢,又将其遗忘在岁月之中。冰心的译文,是那样的空灵、柔软,如晨雾一般曼妙,却也如晨雾一般飘忽隐晦,难以捉摸。
那时的我是十四岁,如今的我已经四十岁。同一本书,十四岁的时候读,和四十岁的时候读,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并且我确信,再过二十年我若再回头读这本小书,体验到的又是不同的风景。十四岁的时候,那些被摘抄在本上的句子,除了让我体会到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奇特联系方式,以及如何将一句话呈现得更美之外,并没有相应的感受去应和,也没有相应的生命去印证。所以,那些饱含着智慧的哲思只是“沉睡”在字词之中。但四十岁再去看,那些“沉睡”着的哲思在我的眼前忽然“醒”了。
这一次,换了李唯中的译本来读。李唯中的版本是直接从黎巴嫩语翻过来的,比从英文转译的冰心的版本应该更准确些。在语言的表述上,也更符合当代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将那些清爽的文字和冰心的婉约的文字对照着一读,包裹着那些哲思的不好捉摸的雾,终于散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的巅峰之作,在这本书中,凝聚了纪伯伦半生的人生智慧。回答了有关爱、婚姻、善恶、孩子、施舍、饮食……涉及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探触到物质、思想和灵魂的多个层面,总而言之,是“回旋在你们心灵里的那些东西”。
比如“爱”,先知这样说:“爱,既不占有,也不被任何人占有。”关于婚姻,先知这样说:“要心心相印,却不可相互拥有。”关于“孩子”,先知这样说:“你们可把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关于“劳作”,先知这样说:“当你的劳作与爱相配时,你便与你自己、与他人和上帝连在一起了。”论及“悲欢”,先知这样说:“曾是你悲伤泉源的,实际上是你的欢乐所在。”……
据说,纪伯伦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还年轻,不过并没有就在那时出版,而是修修改,持续了十几年,五易其稿,一直到四十岁的年纪才让它面世。四十岁其实也还不老,用四十岁的年纪道出了生与死之间的诸多道理,震撼人心,足见纪伯伦的思想与才华。
读过《圣经》的人,会发现《先知》里面有很多的箴言与《圣经》相合。这也难怪,纪伯伦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自小受到正统基督教的教育。比如在谈到“法律”时,纪伯伦用憎恶的口气谈及死守法律的人,认为他们是“憎恶舞蹈家的瘸子”,“年迈无力蜕皮的老蛇”等。如若没有读过《圣经》,仅将此处的“法律”视为通常意义上的法律,就会难以理解。而事实上,此处的“法律”是圣经上的“律法”。圣经上对死守律法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称为“法利赛人”——他们牢牢霸占社会话语权,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人的作为指指点点,最后也正是他们,高呼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但《先知》决不仅仅是一本灵修笔记,它更是文学。说它是文学,除了因为它有极为优美的文字,更因为它里面的哲思,仍与确凿的真理和教义有一些区别。“文学是人学”。在文学中,往往有思考和探讨的痕迹,有挣扎和迷茫的气息,亦有深深的情感的气息。他写人类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挣扎:“因为理智独自当权,就会变成禁锢你的力量;而热情,你们一旦听之任之,便化为火焰,甚至自焚。”他甚至说:“我是个信仰者,同时也是怀疑者。”他将人的真实感受带入哲思,使读者可以触摸到他的思想轨迹,从而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