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情感因素在汉语言学习中的运用

2017-09-02莫丽丹哈斯特尔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3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情感因素应用

莫丽丹?哈斯特尔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们对于自己的个体需要和社会需求是否被满足而产生的感受和态度,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不仅包括认知教育,还包括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情感因素是组成完整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的应用,能够增强学者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提高学习效率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培养学者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在汉语学习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学习过程中,情感方面的教育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们对于它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加,必将引导情感因素在汉语学习中的更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情感因素;汉语学习;应用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学习目标中都包括情感因素,换言之,情感因素能够促进个体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和健康的劳动心态,情感因素是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挫折教育等的总结,是个性教育的基础之一,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书呆子”、“高分低能”、厌学学者的大量出现,还是教育学习只追求高智商、唯理智,德育工作不受重视,都清楚的说明了如今教育的“唯理智教育倾向”。这样的教育忽略了学者的情感发展,一味的强调知识和理智的至上位置,不仅不利于学者的全面发展,甚至有害于学者健全人格的培养。随着人们对情感因素认识的不断加深,它在学习中的运用也不断增加,本文对情感因素在以语文学习为代表的汉语学习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得出其重要性,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进一步促进运用的建议。

一、情感交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

(一)情感交流学习的内容

不同的学习阶段,情感交流的内容不同。最初阶段,最主要的内容是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体验做好孩子的快乐,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情绪状态,初步塑造他们的荣誉感、羞耻感、责任感等道德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朝积极、稳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音乐、美术等初步培养他们的美感;中级阶段,要教育学者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精神,拥有崇高远大的理想,重视学者心理活动,丰富并正确引导他们的情感生活;高中阶段,学者需要更成熟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对职业、爱情、成功、道德等的正确定义,教师可以通过辩论或者讨论的方式,让学者自己去探索和成长。

(二)情感因素的意义

情感因素和认知教育相辅相成,它能够促进学者认知的发展;有利于学者互相理解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加深学者对自我内在心理需求和情感的认识,促进其潜能的开发;能够培养学者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三观;丰富学者的情感发展和对外界的认识和探索,提高学者的审美能力。情感因素对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者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二、情感因素在汉语学习中的运用

语文学习是汉语学习最具代表性的,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师生双方情感互通,能使学习内容得到最有效的理解,学习目标最大程度的完成;否则,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不利于双方的有效沟通。情感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激起学者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调节课堂气氛和学者情绪,促进师生双方互动交流。

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运用中的方法:

(一)要营造情感基调,引导学者融入相应的氛围

如法国思想家所言:“缺少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无法打动人心。”材料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这就需要引导者在设计课堂时,要先引导学者进入到作品的背景和情境中去,使学者能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从而设身处地的体验作者的感受,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使学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的主题、目的、和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习目标。

例如《故乡》这一课,可以先让学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乡,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感情,然后再由一段导语引入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故事,再引入课文,这样就能促使学者带着情感去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久违故乡的感情。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下更容易产生,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营造适当的氛围,自然会引导学者产生相应的情感,能够使学者体验各种丰富的感受,健全和完善学者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

(二)通过朗读激发情感

“三分诗,七分读”,朗读是以声音的形式传达视觉信息的过程,声音本身就携带着一种情绪,一种想象。朗读者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或温文尔雅或伤感悲痛的的诠释文章,把作者创作时的情绪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能够使学者陷入想象,忘却自我,全身心的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在身临其境的情感感受中,学者、作品的感情成为一体,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效果。有些作品甚至需要反复吟诵,才能真正的体会作者的感情。

例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脍炙人口、简洁易懂的现代抒情诗,诗歌运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描写了母子生死离别、爱人远在天涯和对大陆故乡的深切怀念,深沉而又动情。学者在重复朗读中,会很自然的体验到炎黄子孙那种不可磨灭的民族感情,从而既能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也能在自己心中产生一种爱国情感,完善自己的三观。

(三)要通过情感达到育理的目的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明确的阐明了情感因素的最终目的是传授道理,因此要能够在恰当时机将学者的情感感悟引导到课文更深层次所表达的做人的道理上。正确的情感的推动会让学者更容易接受看起来枯燥空洞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促进知识转化为学者自主思维,促进学者从多角度、深层次的去思考问题,培养积极的审美愿望和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在推动学者体会到作者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也能促进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学习该作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我国目前的情感因素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情感因素是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国教育界现在虽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但是理论系统却不成熟,处于摸索阶段,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理念的逻辑关系不够严密:例如人生信仰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够系统严密。

(二)多种理论观点较为零散,不成体系,各自为阵:例如目前的政治思想教育的许多理论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部分政治领袖的原著加上零散的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缺少科学性;所提倡的政治口号和思想宗旨也互相有所矛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比如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是无私奉献,而对平民却只要求权利与义务平等。

(三)素质教育理论精确性、客观性低:素质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限制,评价标准不统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素质教育”的问题必然也就影响情感因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该有的地位和应发挥的效果,它的不受重视,最终不利的还是学者。因此将素质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客觀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必须为之。

四、结论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如同种子播种在这土地里”。通过情感学习,把单调的文字用立体的形象展现给学者,让学者从心灵深处、从直觉上获得美感,感悟、体验这个世界,去学习知识,发现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完善自己本身。只有充分认识的到情感因素对学者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培养出完整的人才,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美玲.浅谈对外汉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八桂侨刊,2014,02:46-50.

[2]徐晔.情境学习法在汉语国际教育语音学习中的探索与运用[D].浙江大学,2012.

[3]赵玉霞,邓雪琴.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中情感因素方法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60-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情感因素应用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渤海大学留学生汉语综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