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的维度
2017-09-02刘亮
刘亮
摘要:强制阐释论提出以来,国内外诸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强制阐释问题的争论是文学理论发展自身动力不足,外部作用力太强综合影响的结果,而文学理论的产生原因和意义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接受、解释、阐释,再创作。这四个阶段的过程也是权力流动的过程,本文将文学的接受状况划分成以作者中心的初级接受阶段、以文本为中心的中级解释阶段、以读者为中心的高级阐释阶段、以批评者为中心的强势阐释阶段四个时期,试图做出一个整体的脉络下的观照。
关键词:强制阐释;接受;解释;阐释
在文本接受的初级阶段,是以作者作为核心要素的。比如我国古代文论最早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说,这些理论有着相同的理论前提,就是作者与作品之间存在着绝对的统治权力关系,作品的意义就在于传达作者的意志,而“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这类接受方式是跨越物质的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精神的思想世界,因而具有了穿越时空的功能,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对话关系。这种对话仅仅是单向度的,作者掌握话语的权利,而读者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完整的领会作者意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统治/被统治”的二元对立关系,作者意志为唯一意志,作品只是作者声音的传声筒。文本意义的独立性被消解,接受被限定成了僵化单一的模式,而且更重要的,“言”与“意”两者之间关系存在着某种断裂,完全还原作者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文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会超越这一阶段。
到了18、19世纪,随着文学体裁样式发展成熟,人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等多种因素,仅仅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为目标的接受方式渐渐的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要求分享话语权力,将作品从作者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作品不再是作者的专属物,读者从作品中发掘出了自己理解的含义,而这一含义不一定是作者所赋予的了。比如新批评提出了四类起因谬误,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等等,彻底否定了在文学接受初级阶段中文学理论把作者置于中心地位的做法,作品不再是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媒介,相反的,作者成为了作品出现的工具,文本树立了自己的中心地位,而这一权威的树立留不开读者的推动,是读者将话语的权利交给了文本。
因此到了20世纪,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至了读者身上,读者成为了文本接受的东西,作品的主体地位下降至类似商品的地位,读者作为“消费者”对文本进行选择和消费,并决定消费给给予好评或差评,而读者的这些“售后评价”就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赋予了文本更大的附加值,文本再生成了更多的意义。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不是毫无限制的主观臆断,而是基于文本与所处时代、历史、文化等多种语境下的阐释。在这样的情况下,读者的阅读不单单是一个个体的行为,而是一个隐含现实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接受——阐释活动。读者的阐释权利被文化语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无形的限制。
这实质上根源于否定文学本质。渐渐发展成了“强制阐释”,而对这一问题的否定实际上还是试图回归“文学场”内,以文学本身的理论解决文学问题,即以文学的“自在性”为前提的文本阐释。可以说,强制阐释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焦点实质上还是一个陈旧的命题——文学本质主义。因此我们不妨将强制阐释纳入文本接受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文学文本的发展成熟了很长时间,新的体裁样式许久未曾出现,来自于文学本身的文艺理论迟迟没有得到新的发展,因而不得不谋求“文学场”外的理论以突破困境,为了引入这些“场外”的理论,文学作品的地位降至最低,文学理论家们掌握了话语的权力,批评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中心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为目标对文学进行强制阐释,彻底解构了文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这种以文学理论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外壳的作品也可以看作是文本,虽然或许偏离了原始文学文本,但经过强制阐释后的文本实质上形成了的是新的“文本”,这一文本同样可以被纳入接受过程予以解读。这样一来,接受过程是一个有限意义向无限的意义生成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循环,文本在此循环中迸发出了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学评论,2014,06:5-18.
[2]朱立元.关于“强制阐释”概念的几点补充意见——答张江先生[J].文艺研究,2015,01:48-51.
[3]党圣元.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强制阐释”谈略[J].文艺争鸣,2015,01:86-89.
[4]陈定家.文本意图与阐释限度——兼论“强制阐释”的文化症候和逻辑缺失[J].文艺争鸣,2015,03:88-92.
[5]李明彦.“反思与重构:‘强制阐释论理论研讨会”综述[J].文艺争鸣,2015,08:90-94.
[6]王坤,喻言.符号的本体意义与文论扩容——兼谈“强制阐释”与“本体阐释”[J].学术研究,2015,09:143-150.
[7]李艳丰.主观预设与强制阐释[J].学术研究,2016,04:6-14.
[8]李自雄.强制阐释、后现代主义与文论重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21-29.
[9]毛宣国.强制阐释批判与中国文论重建[J].学术研究,2016,07:1-10+177.
[10]陳立群.重建文本客观性——强制阐释论的解释学谱系[J].学术研究,2016,06: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