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指导应当瞄准儿童的言语困境

2017-09-01吴勇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教学实效儿童

吴勇

摘要:写作是一种书面语篇构造,所以写作指导要基于“文体”。写作是作者读者之间运用背景知识,基于交际目的,针对具体语境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所以写作指导要依托“语境”。习作知识是构成习作教学内容的核心要件,也是习作教学指导真实发生的见证,所以写作指导要凭借“知识”。习作教学眼中要有儿童,所以写作指导要遵循“童性”。

关键词:习作指导;儿童;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B-0014-02

一堂习作课教学的起点在哪儿?很多教学一线教师,将习作要求的落实当作起点,将习作素材的组织当作起点,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当作起点,这往往造成习作教学永远抵达不到儿童言语“痛处”和“痒处”,习作之“教”与习作之“学”始终平行,没有相交。因此,习作教学的思路必须改变,就是要将习作教学过程具体化,通过习作教学过程指导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缩短他们由“生”变“熟”、从“拙”到“巧”的路程,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倪潜梅老师的这堂《老虎写启事》的习作课,对“习作指导”的内涵进行了充分的理解和阐释,让“习作指导”在课堂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指導基于“文体”

写作是一种书面语篇构造,是有一定样式的。每一类文体都有内在的约定性,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的内容、形式的选择与决策,甚至是写作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和暗示。从语言学角度看,文体是“语言模式、语言秩序、语言体式”,在言语交流中非常重要。

而传统的习作教学,文体意识模糊,或者干脆“文体不限”,使得训练重复局限。以这篇《老虎写启事》习作为例,可以将“写启事”的经过写成叙事文;可以从怎么“写启事”着笔,将它写成阐释性说明文;也可以对这个事件发表意见,写成议论性说理文。而作为小学阶段,倪潜梅老师教学的着眼点很“文体”——学写“启事”,即如何将自己的要求,向公众说明或希望得到帮助共同办理,这一文体交际目的明确。在人们长期的言语生活中,已经形成了最为简洁有效的“文章图式”。小学阶段,以这一“文体”为教学着眼点,有实用价值,也能够让儿童初步感受并实践“言语体式”在言语交往中的强大作用力。作为这样的“内在的约定性”很强的文体,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教学内容易于聚焦,教学“火力点”更容易集中。相对于“文体”模糊的习作教学,《老虎写启事》在指导上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二、指导依托“语境”

“交际语境”写作认为:写作是作者读者之间运用背景知识,基于交际目的,针对具体语境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习作教学应当基于这样的“语境”进行铺展——通过语境创设,以言语交际为动力,引导儿童进行言语技能训练,从而实现写作核心素养的落地转化。一般来讲,“写作任务语境”包括角色、读者、目的、话题、语言等要素,它们是写作真正重要的“潜在动机资源”。

倪潜梅老师的执教的《老虎写启事》就是依托在这样的交际语境中:一是有“角色”(谁在写)——先是帮助同学写,然后把自己当笨狼写,最后替自己写;二是有“读者”(写给谁看)——全校同学、森林居民、城市居民;三是“目的和任务”(为什么而写,写些什么)——为了寻找,为了告知;四是“文章体式”(写成什么样子)——启事。借助语境,引导儿童走进“启事”;为了符合“语境”,而生产适合文体特征的习作知识;基于“语境”,从而实现言语交际目标的达成。“语境”让习作教学自然发生,“语境”让原本为了训练的“文章制造”华丽转身成为了交往的“言语生成”。

三、指导凭借“知识”

习作知识是构成习作教学内容的核心要件,也是习作教学指导真实发生的见证,同时习作知识还是儿童写作核心素养发展的土壤和源流。可关键是,习作教学到底应该教怎样的知识,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言语生长和发展?倪潜梅老师的习作教学《老虎写启事》作出了很好的应答。

一方面要教“真实”的知识,即儿童完成这篇习作最大的言语困境在哪里,习作知识就从哪里生产。在教学中,倪潜梅老师在基于交往的“语境”知识方面浓彩重墨——要点说清楚,语言不啰嗦,礼貌用语不能少等等,这些知识都是为了交往目标的顺利达成而生产的,是学生的“启事”真正发挥交际作用的关键要素。

另一方面要教“具体”的知识,即知识不笼统模糊,让儿童“看得见”“摸得着”,他们最终才能在自己的言语实践中“用得上”。倪潜梅老师为了让习作知识具体化,将习作知识的“生产地”落在一篇篇例文中。因为作为一种大家认可并遵循的特殊的“言语体式”,反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言语文体感,形成文章图式认知,进而再转化为文体思维和能力。而且,倪老师把这些例文嵌入具体生动的语境之中,使得习作知识的生成“沾染”上鲜活与灵动。习作知识教学不仅仅追求的是准确与简练,更重要的是适合语境的精准与针对。

四、指导遵循“童性”

一堂优秀的习作课不仅仅要有精准而适宜的教学内容,还得眼中有“人”——儿童,否则再好的教学内容在儿童习作过程中也无法发力。倪潜梅老师执教的习作课《老虎写启事》,整个教学都构筑在一个润泽的童话语境中,让儿童成为森林王国的一员,这样的角色转化与担当,就非常契合童性。与此同时,将习作知识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便于儿童记忆,更能促进儿童内化。这些教学设计体现着倪潜梅老师的童心与匠心,更透显出教学设计背后的所闪烁的人性光芒。

当然,这堂可圈可点的习作课也还有提升的空间。譬如习作语境有些简单,作为五年级的学生,略显稚化;譬如教学设计的口收得再拢些,只针对一种类型的“启事”进行教学,这样习作知识的生产会更加鲜活精准。希望执教者在以后的教学中能逐步完善,不断将《老虎写启事》锻造成一堂彰显个人教学风格的习作教学精品课。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教学实效儿童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