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

2017-08-31吴中平朱文清储成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服法泻下芒硝

吴中平,韩 燕,朱文清,储成志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上海 201203; 2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临床基础】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

吴中平1,韩 燕1,朱文清1,储成志2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上海 201203; 2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下作用

三承气汤是《伤寒论》阳明病篇攻逐燥热腑实的常用方剂,一般认为调胃承气汤缓下、泻下力最弱,大承气汤峻下、泻下力最强。大承气汤组成及煎服法为“大黄四两,芒硝三合……煎取两升,分二服”。调胃承气汤组成及煎服法为“大黄四两,芒硝半升……煎取一升,顿服”。大黄服用剂量前者是后者的2倍,芒硝则是3.3倍,而二方中其他药物均无直接泻下作用。因此,调胃承气汤泻下能力理应更强,但缺乏相关报道,故有必要从实验角度试作论证。

1 对象、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材料

1.1.1 对象 招募12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年龄(24.0±0.5)岁,体质量(65.3±3.5) kg,身高(173.2±2.1) cm。所有受试者试验前12 h内禁水、食,并于实验前尽量排空小便和大便。服用汤液2 h后,一次性服用新鲜牛奶250 ml,收集6 h内的粪便。6 h后自由进食和饮水,只记录泻下次数。

1.1.2 药物 生大黄(批号120627)、芒硝(批号120628)、炙甘草(批号121006)、炒枳实(批号120820)、厚朴(批号120903),由上海康桥中药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药物煎服法 表1显示,严格按照《伤寒论》剂量、煎煮方法制成大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1]。为便于问题研究,调胃承气汤改为加纯水稀释后减半服用,以控制大黄剂量相同。12位志愿者服用大承气汤1个月后再服用调胃承气汤。

1.2.2 观察的内容 受试者神态反应、主观感受和基本生命体征以及首次泻下时间、6 h内泻下次数、6 h内体质量变化、24 h内泻下次数。

1.2.3 收集服药后6 h内粪便 由于第一次粪便可能夹杂有宿便,故收集第二次后的粪便。对第二次和第四次(3例只有3次腹泻)粪便3000rpm离心3 min,收集上清,测Na+、K+、Ca2+、Cl-(间接电极法)、葡萄糖(酶电极法)、总蛋白(曙光医院BECKMAN COULTER仪器,型号AU2700,双缩脲法)和隐血(金标法)。

1.2.4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适当稀释样品,采用硫酸钡比浊法[3],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钾和氯化钡形成混悬液,在360 nm测吸光度后进行线性回归(r2≥0.9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表2显示,服用调胃承气汤20 min后,受试者普遍出现精神萎靡、恶心欲吐、头晕头痛、乏力、数欠伸、口干等症状。而服用大承气汤后无明显不适反应,但每次腹泻后“便意感”仍存在。服药前心率、血压和体温与6 h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腹泻情况及体质量变化

表3显示,服调胃承气汤后,首次腹泻时间比服大承气汤提前约30 min(P<0.01),且较急迫;6 h内的腹泻次数及24 h的总腹泻次数,调胃承气汤居多(P<0.01);相对应的,体质量减轻,调胃承气汤明显(P<0.01)。

2.3 粪便成分

表4显示,6 h内的粪便离心取上清,测定电解质、蛋白质含量、糖含量、隐血和密度。其中硫酸根离子的线性函数(y=0.0502x+0.0364,r=0.91),大承气汤原液稀释6倍,调胃承气汤稀释9倍。

表1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组成、现代剂量换算及煎服法

注:东汉末年,1斤=16两=250 g,1升(L)=10合=200毫升(ml)[1],五枚枳实约为60 g[2]

表2 服用大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后生命体征比较

表3 服用大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后腹泻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比较

注:与大承气汤组比较:**P<0.01

表4 原液及粪便成分变化比较

注:与相应原液比较:**P<0.01。上清二是受试者服用牛奶后采集的,因有干扰故不作统计分析

3 讨论

在泻下通便能力方面,芒硝比大黄要强[4]。依《伤寒论》桃核承气汤的剂量及煎服法推算,芒硝6.25 g即有通便效果,这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而调胃承气汤芒硝含量在三承气汤中最大,因此其通便能力理应最强。

为保持与大承气汤中大黄服用的剂量相同,本研究将调胃承气汤的服用剂量减半(加水稀释后)。结果显示,其首次腹泻时间、6 h和24 h内的腹泻次数以及体质量减轻等方面较大承气汤强30%~40%,此与芒硝服用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依张仲景原意,调胃承气汤“顿服”时其泻下作用当更峻烈,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缓下剂。从中也证实,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并不起甘缓作用,对泻下无明显影响。本方之所以用甘草,是因为调胃承气汤证一般有明显的高热,而依张仲景用药经验,大凡有热都必须使用甘草,取其清热解毒、缓和病势之作用[6]。

如何把握两方的区别应用?一般而言,大承气汤证腹部症状明显,如腹胀满、腹痛、绕脐痛等,兼有不大便或大便难,部分病证有较明显的热象(在杂证中亦可无明显热象)。调胃承气汤证由于热势较高(蒸蒸发热),病势比较凶险,可出现高热谵语等。调胃承气汤证也可有腹胀满,但这是继发的,故本方中不需要行气消胀的枳实、厚朴。

笔者曾治疗一老妪因子宫颈癌术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压迫双侧输尿管而少尿,腹胀满不堪,无法躺眠。1剂大承气汤腹泻后诸症即缓解,这符合“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实际上,《伤寒论》少阴三急下证的内容与尿毒症的处理描述极为相符(无尿时无法排出毒素,通过腹泻可以排出毒素而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命周期)。《千金要方》少阴急下选用的是泻下能力更强的调胃承气汤[7]。

另外,大承气汤条文在《伤寒论》中非常多,反映了其临床运用的广泛性,而不应该错误地认为要慎用之。

[1] 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36- 38.

[2] 孙燕,郭明章,李宇航,等.张仲景方中枳实用药剂量古今折算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597- 1598.

[3] 陈乾,马天翔,郭宏举,等.硫酸钡- 比浊法测定褐藻糖胶中硫酸根的含量[J].药物实践杂志,2012,30(2):118- 120.

[4] 余日跃, 朱家谷, 谢文光,等. 均匀设计法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5):7- 9.

[5]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3.

[6] 邵家东,陈萌,吴中平. 大柴胡汤当有甘草辨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15,26(11):2731- 2732.

[7]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84.

吴中平(1968- ),男,安徽青阳人,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经典方药的临床与研究。

R256.35

A

1006- 3250(2017)07- 0973- 02

2017- 01- 14

猜你喜欢

服法泻下芒硝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严氏济生方》中煮散剂的应用探究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太阳
太阳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药芒硝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心血管疾病茶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