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关脾理论的研究❋
2017-08-31方肇勤
方肇勤,杨 雯,颜 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有关脾理论的研究❋
方肇勤,杨 雯,颜 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为探索《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藏象理论主要学术内容,故以脾为切入点,检索并摘录《内经》中所有涉及脾、足太阴等有关论述,将其按脾的解剖、脾的生理功能及特点、脾与自然界的关系、脾与五脏的关系及其相关五行归属、脾的诊法、脾的病证以及脾病证治则及注意事项等给予分类、刻画并探究其学术内容,并就《内经》脾脏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展开了初步探讨。同时还联系后世对《内经》相关学术内容的引用,探讨其著作突出的学术贡献,如藏象理论创立、同病异证和同病异治描述、病机阐述等,并对所涉及的运气学说予以简要评价。
脾;脏腑;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
最近我们在对历代一些代表性的方书研究中,发现其共同特点是引用《内经》的藏象理论,甚至采用脏腑辨证论治来作为复杂病证的归类,提示《内经》的藏象理论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鉴于此,我们关注《内经》藏象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学术内容,与脏腑相关理论有哪些,其中又有哪些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为便于研究我们把脾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希望能举一反三。
1 材料与方法
自网上(网址:http://www.taozhy.com/)下载《内经》电子版,依据原著[1-2]校正电子版本中所存在的错误,查找并摘录该著作中所有涉及“脾”“足太阴”等有关论述,进而按脾的生理、病理、证候、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等分类,综合分析、准确阐述与刻画《内经》脾的理论。
2 结果
2.1 关于脾的解剖
《内经》介绍了人体解剖和所观察的指标[1],记录了胃等消化道器官的解剖结果,如“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1]。此外还有“脾与胃以膜相连”的记载[2],甚至有“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2]的提法,但未见脾脏具体解剖描述,如位置、形状、体积、坚脆、颜色等。
2.2 脾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2.2.1 输布胃的营养物质至肺脉及全身 综合《内经》的一些论述,总的概念是在胃(甚至肠道)所消化分离的水谷精微,主要依赖脾输送至十二经脉及全身,其代表性论述有:“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2]”“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2]”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2]”
2.2.2 脾在五脏六腑中的相对职能和生理特点 脾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其代表。如“脾胃者,仓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2]”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2]”
“五藏六腑,心为之主……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1]” “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1]”
2.2.3 脾与五官孔窍组织的联系 脾与唇、舌、味觉的关系密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1]” “脾者……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1]” “口唇者,脾之官也……脾病者,唇黄。[1]”
2.2.4 脾与足太阴等经脉的关系 《内经》详细描述了脾足太阴经的循行路线、络属脏腑及组织器官,还为脾有关生理、病机解释、诊断、治疗等提供了依据。
足太阴经脉循行路线及与脾的关系:“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1]”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1]”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腧;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1]”
足太阴经脉与足阳明经脉的关系:“足阳明之正,上至髀,人于腹里,属胃,散之脾……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1]”
营卫等经脉之气的循行路线:《内经》认为,营卫及经脉之气是沿十二经脉及所属脏腑循环不已,虽然不同章节的描述略有差异。即十二经循行传递,如(手)太阴- 手阳明- 足阳明- (足)太阴- 手少阴- 手太阳- 足太阳- 足少阴- 手厥阴(散于胸中,循心主脉)- 手少阳- 足少阳- 足厥阴- 手太阴[1];五脏传递,如足少阴注于肾- 心- 肺- 肝- 脾- 肾[1]。
2.3 脾与自然界的关系
《内经》认为,构成自然界复杂的气会对人体脏腑产生选择性的影响,如脾主要涉及自然界气对脾生理的影响、自然界气对脾病证发生与治疗的影响、饮食石药之气对脾病理影响。
2.3.1 自然界气对脾生理的影响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2]” 在这段经文中,月份与脏腑关系与该著作其他大多地方有所不同,把暮春与脾联系而非长夏(六月)。“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2]”
2.3.2 自然界气对脾病证的影响 当自然界气及其异常会对人体五脏六腑产生选择性的伤害。如“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病在脾……长夏善病洞泄寒中。[2]”
运气学说是对这一现象的系统论述与复杂推演,涉及脾脏的主要有:“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化气不政,生气独治……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病腹满溏泄肠鸣……岁木不及……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脾土受邪……岁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复,肌肉瞤酸,善怒……复则……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土不及……其眚四维,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2]”
“备化之纪……其令湿,其藏脾……卑监之纪……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病留满否塞……其病飧泄,邪伤脾也……发生之纪……其动掉眩巅疾……其藏肝脾……其病怒……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邪乃伤肝……敦阜之纪……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其藏脾肾……其病腹满,四支不举,大风迅至,邪伤脾也……厥阴司天……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2]”
“岁厥阴在泉……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厥明司天……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冲阳绝,死不治……太阴司天……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2]”
鉴于自然界气的盛衰会对脏腑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从治疗学角度来说可以因势利导。如“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2]”
2.3.3 饮食石药之气对脾病理影响 与自然界气一样,直接摄入饮食的气味厚薄多寡,对脏腑也具有选择性影响,除以上涉及之外,还有“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2]”
2.4 脾与五脏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五行归属
2.4.1 脾与五脏的关系 《内经》中除了普遍存在的脏腑功能相对分工、关联以及经脉联系络属外,还援用五行理论来概括脏腑间的关系,如脾脏所生为肺(土生金)、所主为肝(木克土)等,其中部分论述后世已很少引用。
2.4.2 脾及其相关五行归属 《内经》中有不少章节篇幅涉及脾及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和相对分类。
表1 脾及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和相对分类
2.5 脾的诊法
2.5.1 望诊 《内经》涉及脾脏望诊除前文所涉及内容外,较有特色的还有望色:如脾脏的生色“黄如蟹腹”、外荣“缟裹栝楼实”、死色“黄如枳实”[2];络脉色黄[1-2];望肌肤纹理、望唇:如“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湊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1]”
2.5.2 切诊 《内经》多处提及脾脉的特征及诊断价值,如脾脉及尺肤诊的部位:“下部(足背动脉)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2]” 尺肤诊如“附上……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2]”
脾脉主病:“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微涩为内,多下脓血。[1]”
“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四支解墯,此脾精之不行也。[2]”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2]”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2]”
真藏脉“脾至悬绝,四日死。[2]”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踈,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2]”
2.6 脾的病证
2.6.1 脾的病因 除了遭运气、饮食异常、脏腑病变波及外,《内经》提及影响脾的病因还有:“醉以入房,汗出当风”[1]“有所击仆”[1]“有所墮恐……摇体劳苦”[2]等。
2.6.2 脾的病机 《内经》有一些对病机的描述,十分精彩,这些论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此予以了发挥,并为后世一再引用。与脾脏相关的如“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1]”
“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1]”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2]” “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量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胃,则梦饮食。[1]”
“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脾病)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2]”
脾足太阴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1]”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1]”
2.6.3 脾的常见病证、预后与治则 《内经》有一些对脾脏常见证候、预后与治则的描述。病证主要涉及欲呕、心腹满胀、腹满泄、腹胀、积、寒中、黄疸、湿、肿、四支不举、四支不用、肉痹、脾痹、风疝、小便闭、涇溲不利、两颔痛等。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2]” “(脾)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2]”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2]”
“脾病身痛体质量,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痠,三日背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各人定,夏晏食。[2]”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故痀挛也。[1]”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脾热病者鼻先赤。[2]”
“形有余则腹胀涇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2]”
潍北凹陷油气藏类型较多,发育有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及复合油气藏多种类型(图3)。烃源岩为孔二段,储层主要为孔三段、孔二段中上亚段和孔一段,孔二段和孔一段的大套泥岩可作为区域性盖层封堵下覆储层中的油气,形成多种储盖组合,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有断层、不整合面及泥岩裂隙。研究表明,孔二段烃源岩在孔店组沉积末期就开始进入生烃门限,虽然孔二段烃源岩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存在较大的非均质性,但孔二段烃源岩总体上具备较好的生烃潜力,能大量生成油气,通过断层、不整合面及泥岩裂隙向邻近区域的有利圈闭中运移聚集成藏。
2.6.4 脾病证及与其余脏腑的关系 如前所述,《内经》有一些关于脏腑之间病证传变的记载,这些论述后世亦较少引用。
涉及脾的有“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2]”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腹中热,烦心出黄。[2]”
“黄帝曰:大气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1]”
2.6.5 常见病同病异证中脾证的特征 在《内经》时代,对一些疾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注意到其同病异证的现象,主要涉及脾的有以下病证。
咳嗽:“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乘至阴(季节)则脾先受之……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2]”
痿病:“五藏使人痿……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2]”
热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2]”
疟疾:“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2]”
气厥:“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2]”
风病:“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墯,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2]”
痹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淫气肌绝,痹聚在脾。[2]”
厥病:“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2]”
脾瘅:“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2]”
肠癖:“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2]”
胀病:“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1]”
2.7 脾病证的治则及注意事项
《内经》有关脾的治疗以针刺为主。
2.7.1 脾病证的治则治法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1]”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皆调于三里。[1]”
“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去爪甲如薤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1]”
“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1]”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脾腧在十一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1]”
2.7.2 针刺切勿伤脾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病腹胀烦不嗜食。[2]”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2]” “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2]”
3 讨论
3.1 脾脏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3.1.1 《内经》所论述的脾趋向于对一组生理病理信息的概括 通过对《内经》有关脾论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即《内经》所论述的“脾”更趋向于对一组生理、病理信息的概括,脱离脾脏的解剖组织结构。而解剖未予详尽记述,恰好摆脱了解剖学的羁绊,拓宽了其理论驰骋的空间。概括起来,《内经》脾的概念主要有3方面。
一是脾的生理。输送消化道所分离出的水谷精微至十二经脉及全身,因而在消化系统、能量代谢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仓廪之官;二是脾的诊法。通过脾生理、足太阴之脉所循行经过的组织器官、皮肤颜色纹理及口唇舌的表现,以及脉诊信息,提供脾的有关诊断信息;三是脾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腹泻霍乱、里急下痢、腹痛腹满、食减、饮食不下、呕吐善噫,以及咽肿喉痹、心痛支满、胸胁暴痛、少腹痛肿、疝气、少气、四支不举、身重痿证、浮肿、饮积、痈肿、消瘅、黄疸等。
据此,《内经》脾及其生理病理按目前的医学理论看,涉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等多组织、器官的生理与病理。
《内经》脾的理论在后世得到广泛引用,并据此探索和发展起来的比较完整脾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丰富和完善了脏腑辨证理论体系。而《内经》藏象学说恰好提供了其知识的基本骨架、思路、精神和智慧。
3.1.2 脾与其他脏腑经脉组织和自然界的联系 一是脾通过直接接触经脉、三焦、气机等途径与体内其他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构成密切联系、平衡消长的网络系统。二是自然界复杂构成的气,会对人体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其中对于脾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长夏、暮春土气或春季木气旺而影响到脾,居处、饮食之气是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援用阴阳、五行在互根、联系、消长、生克、互动等概念来解释脾与其他脏腑经脉组织和自然界的联系,这一古典哲学层面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脾及藏象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影响至今,而趋向机械套用的藏象生克等论述后世罕见引用。
3.2 《内经》突出的学术贡献
在对《内经》脾的研究中,我们还注意到以下现象。
3.2.1 《内经》在藏象理论创立方面的重要学术贡献 在《内经》时代,尚十分注重经脉生理病理及诊治。《内经》保留着那个时代注重经脉的特征,并花费大量篇幅论述经络生理及其病变与诊治,把经脉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1]”
与此对应的是以经络命名的篇目多,如《素问》见有脉要精微论、经脉别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刺热、刺疟、刺腰痛、脉解、刺要论、刺齐论、刺禁论、刺志论、针解、长刺节论、皮部论、经络论、气穴论、气府论、骨空论、水热穴论、调经论、缪刺论、四时刺逆从论、刺法,《灵枢》出现了九针十二原、本输、小针解、官针、经脉、经别、经水、经筋、骨度、背俞、行针、刺节真邪、九针论等大量与经脉诊治相关命名的篇目。而以藏象命名的篇目少,如《素问》仅见六节藏象论、五藏生成、五藏别论、藏气法时论,《灵枢》仅见邪气藏府病形、肠胃、本藏等有限的与脏腑相关的命名篇目。
可资佐证的是,《汉书·艺文志》在介绍“医经”时,仅提及“脉”而未提及“脏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在出土葬于公元前168年前汉初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医书中,也多涉及足臂等十一脉、脉法、阴阳脉死候等经脉记载。这些详于“经脉”略于“脏腑”的现象,与后世的主流医学文献,如历代官修方书典籍把“脏腑”生理病理理法方药作为主要内容加以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内经》在藏象理论创立方面的重要贡献。就现存文献看,藏象理论的创立应该是《内经》最突出的学术贡献。
《内经》藏象理论的特点是,在医学理论上,将脏腑统领业已十分发达的经脉知识体系,形成了脏腑经脉并重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早年的经脉理论与实践相比,《内经》显然更突出了脏腑的重要性,把脏腑作为中心,进而构建起天人相应的系统基础医学体系,这也成为中医理论重要转型阶段的标志。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2]即是其代表。从经脉循行顺序而言,饮入于胃,所游溢精气应直接经手太阴脉,依次流经和灌注十二经脉而运行至全身。但“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及“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等一再强调脏腑在营养物质吸收、输布、代谢中的作用,淡化了经脉的角色。再如“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旁”[2],“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2],均强调了脏腑和脾脏的作用。
如前所述,在我们开展历代代表性方书典籍的研究中,一再看到源自《内经》的藏象理论被广泛、一再引用,并被视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内经》那个时代盛行的经脉理论却很少引用,甚至连药物归经讲的主要也是药物与脏腑的关系而非经脉,足见《内经》脏腑理论影响的深远了。
3.2.2 同病异证和同病异治是《内经》的另一重要贡献 如前所述,在《内经》时代对一些疾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如疟疾、痢疾、痹症、痿证、风证、咳嗽等,并认识到普遍存在的“同病异证”现象,对此《内经》有了详细的描述,并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如“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藏使人痿”等。《内经》所述“同病异证”“同病异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落实到五脏,是以五脏为代表的同病异证,其中就包含了脾脏,如足太阴之疟、脾风等。这些对后世建立在脏腑辨证论治之上的“同病异证”“同病异治”“异病同证”“异病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临床治疗学的发展。
3.2.3 《内经》对病机阐述与分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内经》有一些对病机的描述十分精彩。与脾脏相关的如“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1]。 这样的阐释,有助于对病证及发病的理解与认识并指导辨证论治。此后,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即普遍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且发扬光大,并被后世一再引用。
3.2.4 《内经》有关运气学说 学术界普遍认为《素问》七篇大论是唐·王冰在编注该著作之际加进去的。但近似的有关自然界气候规律性变化的记载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的论述,在《内经》中普遍可见,因其精神总体是一致、接近的。
对运气学说历来评价不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其过于复杂,而且缺少对应的治疗手段,有法无方,因而在历代流传下来的方书、脉案中引用并不普遍,可见难以被大多医家所接纳和援用;即便明初《普济方》加入了对应的理法方药,但仍与伤寒、热病近似,医家自然乐于采用业已习惯的伤寒、热病辨证论治,六淫、八纲辨证论治,而非运气学说辨证论治。
值得注意的是,几千年来百姓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消化系统寄生虫感染,缺乏对致病微生物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居处条件和卫生环境差,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多处于非健康状态,甚至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还不时会发生盗匪战乱,这些导致气候变化往往会促成疾病流行,加剧疾病危害。因此,如何预测气候变化、尽早防治、储备药品等赈灾物资,是政府所关心的事情,而运气学说恰好提供了这样的说理和预判机会。因此,在历代一些官修的大部头方书中,如宋·《圣济总录》、明·《普济方》、清·《医宗金鉴》均收录了运气学说。《圣济总录》甚至还绘制了一个甲子六十年的60张运气图,每图对应1个年份且周而复始。
然而除以上所述的可能外,我国幅员如此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又如此之大,而局地气象变化又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且变幻莫测,运气学说显然难以准确概括并予以预测。
3.3 一些思考
3.3.1 对《内经》有关学术内容的整理和研究思路 在中医学术史上,不乏有《内经》的校勘、注释、节选、重新编次,以及针对有关学术理论、概念的研究工作,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期间往往存在断章取义、张冠李戴、不当演绎、牵强附会等现象。因此,我们采取完整摘录《内经》中所有涉脾论述、分门别类的整理方法,希望能完整、准确地刻画其著作的涉脾理论。
3.3.2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启示 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角度而言,该课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确立其知识点范围,教什么与为什么。《灵枢·经别》的一段话具有启示意义:“十二经脉者……学之所始”,提示对中医药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教学,在医学教育的初级入门阶段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内经》脾理论过程中的一点意外收获。
[1] 灵枢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2]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中央支持地方财政资助项目(A2- C130501)-中医学一流学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方肇勤(1955- ),男,上海人,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基础研究。
R222.19
A
1006- 3250(2017)07- 0889- 06
2017- 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