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七本草考证

2017-08-30孙千惠刘海娇杨小玉钟宛凌孙萌王思艺张子龙

中医药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田七本草纲目文山

孙千惠,刘海娇,杨小玉,钟宛凌,孙萌,王思艺,张子龙*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溯本逐源

三七本草考证

孙千惠1,刘海娇2,杨小玉2,钟宛凌2,孙萌2,王思艺1,张子龙2*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以大量文献为基础,就三七的最早文献记载、古籍中原植物载图真伪、栽培产地及产地变迁三个方面进行考证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三七最早应是被记载于明代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中;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后,三七、土三七(菊三七)均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目》,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本草内,但《本草便读》中的“参三七”图,经反复鉴定比对后被认为是谬传;从三七产地的可考文字记载中可以得出结论,三七最早栽培于广西,但由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原因,三七主产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由广西向云南转移,至今云南文山仍是闻名中外的三七道地产区。对三七进行本草考证,有助于三七药材的正本清源,并为三七的合理栽培与药效开发提供依据。

三七;历史考证;载图真伪;产地变迁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临床上可用于活血止血、消肿定痛及金刀跌伤,而熟三七特有补血之效。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要药,素有山漆、金不换、田三七、田七、盘龙七、参三七、人参三七、滇三七之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2],尤其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三七并非在现代才被广泛应用。早在明代,巨著《本草纲目》中已有了对其“合金疮”功效的明确记载。然而,由于三七生长条件特殊,且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目前三七道地产区栽培地极其有限。对三七进行本草考证,探究三七的古籍记载、真伪优劣、产地变迁等事宜,可以更好的为三七种植、开发提供思路。因此,本文主要就三七的最早本草记载、古籍中原植物载图真伪、栽培产地及其变迁三个方面进行考证研究。

1 三七最早本草记载考证

经刘本玺、董广平等学者考证,在《本草纲目》之前即存在着有关三七的文字记载,其中最早的是记录于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秘方集》(1378年,元朝杨清叟编著),其“飞龙夺命丹”一方中的配伍药材就有三七[3]。笔者认为此说法欠妥,理由如下。

其一,记载有飞龙夺命丹的古籍资料众多,具体卷名有:《急救仙方》卷二、《青囊全集》卷下、《普济方》卷二七三、《玉机微义》卷十五、《伤科方书》《灵药秘方》卷上、《霍乱论》卷下、《救伤秘旨》《普济方》卷二七三。但以上所有文献中记载的飞龙夺命丹除《仙传外科秘方集》外均无“三七”字样。

其二,从《仙传外科秘方集》来看,三七并未像刘本玺等学者所言出现在配伍药材里。原文记载:蟾酥(二钱,干者老酒化)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雄黄(三钱) 轻粉(半钱) 胆矾(一钱) 麝香(半钱) 铜绿(二钱) 寒水石(一钱) 朱砂(一钱,为衣) 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 脑子(半钱,无亦可) 天龙(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上为细末,先将海羊研为泥,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为丸。歌括:血竭蟾酥轻粉,雄黄铜绿朱砂;胆矾寒水麝香加,三七海洋研化。专治疔疮恶毒,脑疽发背无差[4]。以上文献资料是此书唯一的“三七”记载文字。另外,赵宜真在此文献中明确注释海洋即为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从以上记载三七的文献资料中,我们无法得出此处“三七”就是药材三七的结论。

首先,“三七”并没有记载在飞龙夺命丹的组成成分以及临证加减中,亦没有与“三七”配伍记载。其次,原作者在原著中也解释了中药的炮制方法,即“上为细末,先将海羊研为泥,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反观如果文中“三七”指药材三七,文中会提及将三七研化,相反只字未提,说明原文“三七海洋”非三七和海洋。最后,原文中明确注释“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原作者极有可能想表达三七二十一的数量词概念,因此注释为三七海洋研化。

如上所述,笔者猜测《仙传外科秘方集》中“三七”为数量词,概数,表示药材海羊的数量,前人误当作三七最早记载说法明显欠妥。

经重新考证,笔者提出三七真正的最早记载应是明·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公元1368—1644年,约1523年)。它是现存最早的伤科少林派著作。该书全身门、头面门、身中门、背脊门、跟足门、金创门等6门中共用方133条,其中含有三七的方就有40条[5],这些方中均记载有参三七。直至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1596 年)中才详细记载了现今药用植物三七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比如其关于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的记载,十分准确地表述了现今五加科三七的气味特征。

可见,三七最早以“参三七”之名记载于明代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中,前人所言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秘方集》中“三七”笔者猜测并非药材三七之意。此二书唯记载有“三七”二字,直至明代李时珍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的表述了三七的性味归经、种类、名称起源等。

2 三七原植物考证

三七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古籍资料记载的三七原植物种类、品貌等和现在的药用植物三七也有明显差异。经考证,历代本草对三七相关植物的记载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 H. Chen);第二种是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又称竹节三七、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还有一种是菊科植物菊叶三七,亦称土三七或水三七(Gynuasegetum(Lour.)Merr.)[6]。

图1 三七 出自《本草纲目》

图2 土三七 出自《本草纲目》

图3 三七 出自《本草备要》

图4 参三七 出自《本草便读》

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三七:“采根曝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或云:试法,以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乃真。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厚,有岐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爱”[7]。从上文看出,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3种“三七”,不仅如此,李时珍还绘制了两小幅图片如图1(三七),图2(土三七),把真正的三七及“土三七”都记录在一起了。图1所绘三七形状颇似现今三七,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7(左3右4),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所绘三七形态非常符合古人对三七“茎三叶七”的植株形态描绘。茎叶的数目和现今三七有些许误差可以忽略,叶形和顶端伞形花序则颇为相似。因而图1绘制三七确认无误为三七。图2绘制了三种土三七,仅中间的植株经认真比对后非常符合菊叶三七叶互生,锯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头状花序呈盘状,花柱分枝细,顶端被乳头状微毛的形态特征。因此中间植株可确认为菊三七,但其余2种至今无法确定。

清·汪昂(讱庵)(于1694年刊)著《本草备要》也绘制有三七图,如图3[8]。此图与本草纲目所绘三七完全一致,亦有可能直接摘自《本草纲目》。而清代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1949年排印本)著《本草便读》仅记载有“参三七”图,如图4。书中如是记载“散血可和伤,入胃行肝。广产野生种不一,行瘀并止痛,外敷内服,苦多甘少性偏温。参三七甘苦而温,以其能合金疮,如漆之粘物,出广地山中,故名。功专散血,一切内服外敷之用,皆取其散血之功。阳明厥阴为多血之经,故入之。近时人家所种者,其类甚多,而皆不及广产者良。广产者苦多甘少,其形如参,故谓之参三七。无瘀者勿用。”文中所记归经、性味、功效均与三七同[9],但所绘植株形态经鉴定比对不是参三七,与参三七差异显著,却与菊叶三七“叶互生,锯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头状花序呈盘状,花柱分枝细”的形态颇为相似。此处三七图片非参三七图片,很可能为谬传。

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之后,三七、土三七(菊三七)均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目》,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本草中,而清代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著《本草便读》“参三七”图经反复鉴定比对后确认为谬传。

3 三七产地及其变迁考证

从三七产地的可考文字记载中可以得出结论,三七最早栽培于广西。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即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逝世后3年问世的《本草纲目》已明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而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广西栽培三七比1757年《开化府志》云南最早栽培三七的时间早约160余年[10]。上述史料明确表明,历史上三七最早栽培产地为广西而非云南。但明代的广西南丹诸州究竟指哪里?我们作了如下考证。

从明代中国地图中得知,明代南丹州即今南丹县一带,彼时隶属于庆远府。与其西南相邻的是“田州”,广西的一些三七产区如百色、田阳、田东的治所都在其内。明代李时珍的“诸州”很可能是泛指,如果说将三七的产区靖西、德保(属当时的镇安府,该府东北与田州相邻,西南与今靖西所属的归化州相邻)归在内有些牵强的话,把田州归在内恐怕也说得过去。因此李时珍记载的“三七”产地确是三七产地无疑,只因碍于当地的交通和区域划分命名,不甚详尽[11]。如上所述,三七最早栽培产地为广西无疑。

20世纪70年代,三七主产地从广西一带转为云南文山。如今,云南文山产的叫三七,广西产的称作田七。据清代覃恩祚著《归顺州志》记载,“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12]。后来人们习惯将广西产的三七称作田七。2001年,云南整个三七产业发展迅猛,产量达全国三七总产量的90%以上,取代靖西三七成为闻名于世的“三七之乡”。 通过对这两个产区三七栽培产地变迁的研究,结合其他药材变迁情况,总结三七产地变迁的主要原因如下。

3.1 自然因素

连作障碍。三七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迫使产区发生变迁。与其他人参属药用植物一样,三七种植忌地性极强,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一般认为栽种过三七的地块需要连续栽种玉米、旱稻、苜蓿等作物10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三七[13],而有些地块甚至需要长达30年的轮作间隔时间才能再次种植三七。而明朝时期广西地区经常受水、旱、蝗灾之扰,加之轮作间隔时间过长使广西药农不堪重负,三七种植业开始走向没落。相比之下,云南文山少有水、旱、蝗灾,作为三七的新兴产地也不存在连作障碍问题。除此之外,云南文山和广西百色两地交界,气候及地质背景等生态环境条件相似,因此三七较早传入云南文山引种并获得成功,后逐渐在文山当地呈规模种植。

3.2 人文因素

首先,新观念新想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的变迁,药材栽培业各方面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当人们发现比原先所认为的道地药材更为质优效佳时,就往往建立新的道地产区。李时珍早就指出:“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随时兴废不同,即指时代变迁,道地药材的产地也会发生变迁[14]。

其次,人工引种创立新兴产地。有计划地进行野生变家种或从国外其他地区引进种植,若条件适宜,往往就能形成新的主产区。三七即是如此。三七原本为野生,以广西的百色地区为道地。广西田七种植始终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种植模式,耕作原始,难以达到三七栽培的规范化、产业化。然而,当时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田七种植业不能迅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更难以形成品牌化,产业化。20世纪30年代,三七在云南文山大范围种植,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今主产于云南文山州,红河、玉溪、曲靖、大理、楚雄、昆明等市亦有栽培,质量优良。

3.3 科技、社会因素

彼时广西政府可能未对三七种植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历史上广西三七主要分布在靖西、那坡、德保三县,但据研究人员调查,目前靖西县的三七种植面积已萎缩到不足20亩,那坡、德保两县已无三七种植。160余年间(从1848年算起),广西从享有盛誉300多年的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地,到目前已趋于零种植。广西始终没有建立三七的相关科研单位,相比之下,云南文山州政府将三七视为文山州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逐步实现三七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八五”以来,文山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把三七作为全州支柱产业之首重点培育,从自治州到主产县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三七系统”。为促进三七产业科学化发展,文山州政府于1985年建立了文山三七研究院,2012年更名为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三七研究的科研单位。文山三七研究院的建立为三七产业提供了标准支撑,并建立了规范化的三七种植技术体系。基于以上原因,三七在云南文山才能走出科学化、产业化的新道路。

相反,广西田七相关经济政策以及福利补贴匮乏,而三七对耕作环境要求严苛,且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较多(常见有黑斑病、根腐病等),导致田七种植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此外,有些不法商贩唯利是图,将铅笔芯粉末、石墨粉、石蜡灰加到田七中扮老田七。这样加工的成品掺假三七品相光滑明亮,易误导不懂行情的消费者购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七掺假事件”。田七掺假事件极大的损坏了田七在全国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田七市场。这也是广西田七走向没落的一个原因。

4 小结

“三七”一词在距今600多年前就已被载入著作,其在治疗疾病方面已有悠久历史。经刘本玺、董广平等学者考证“三七”作为配伍药材最早记载于《仙传外科秘方集》中。但原书中“三七”笔者猜测为数量词,概数,并非药材“三七”,而是表药材海羊的数量。前人误当作三七最早记载说法明显欠妥。经重新考证,笔者提出三七真正的最早记载应是明·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

古人对三七的绘图也为我们对三七的本草考证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之后,三七、土三七(菊三七)都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目》,其所绘三七形态非常符合古人对三七“茎三叶七”的植株形态描绘。而茎叶的数目和现今三七存在些许误差或许可以忽略,叶形和顶端伞形花序则颇为相似。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但清代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著《本草便读》“参三七”图经反复鉴定比对后确认为谬传。

20世纪70年代,三七主产地从广西一带转为云南文山。其栽培因三七生长条件特殊,且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三七道地产区当时资源极其有限,迫使产区发生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中国的成立,人们萌发了新观念新想法。当人们发现比原先所认为的道地药材更为质优效佳时,就逐渐建立新的三七道地产区。20世纪30年代,在相对于广西更好的经济政策扶持下,三七在云南文山大规模种植,并逐渐走向产业化,品牌化。三七的道地产区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完成了从广西到云南文山的迁移。据文献报道,三七由于连作障碍等原因,近年来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锐减,主要以繁种育苗为主,其产区正在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12]。由此可见,制约三七产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在于连作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寻找新的三七种植方式,开发新的三七种植区域。

[1] 居乃香,孙静.三七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4,11(11):90-91.

[2] 段寅慧,吴敏.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4,31(2):108-110.

[3] 刘本玺,董广平,裴盛基,等.中国历史上三七的利用和传播[C].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学术.2015.

[4]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5] 异远真人.跌损妙方[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

[6] 张子龙,王文全.三七本草研究概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2):271-276.

[7] 李时珍.本草纲目[M].刘衡如,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 汪昂,王德群,张珂,等.本草备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9] 张秉成.本草便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10] 黄荣韶,杨海菊,贺紫荆,等.三七原产地的再考证[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610-1611.

[11] 罗桂环.历史上对“三七”的辨异过程[J].中医药学报,1994,22(2):7-9.

[12] 华本松.百色厅志(全)[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

[13] 孙雪婷,李磊,龙光强,等.三七连作障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5,34(3):885.

[14] 梁飞,李健,张卫,等.道地药材产地变迁原因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649-1651.

LiteratureStudyonPanaxnotoginseng

SUNQian-hui1,LIUHai-jiao2,YANGXiao-yu2,ZHONGWan-ling2,SUNMeng2,WANGSi-yi1,ZHANGZi-long2*

(1.CollegeofChineseMedicine,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2.CollegeofChinesePharmacy,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102,China)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aboutPanaxnotoginseng, which include the earliest documentation, the authentic image, place of its origin and the change of its producing area.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P.notoginsengwas first recorded inFallingDamageNostrumof Ming dynasty; the images ofP.notoginsengandGynurasegetumwere first correctly drawn in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 it was also drawn inEssentialsofMateriaMedicaandConvenientReaderonMateriaMedica, but the images in the latter were considered misrepresentations after repeated checkup. From the textual record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P.notoginsengwas first cultivated in Guangxi province, but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had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Guangxi to Yunnan as a result of factors from nature, human and society, and Wenshan city in Yunnan has become the authentic producing area ofP.notoginseng.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cultiv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ofP.notoginseng.

Panaxnotoginseng; Research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s; Authenticity of image; Change of producing are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0275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16-JYB-JSMS-011)

孙千惠(1995-),女,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级学生。

张子龙*(1976-),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生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研究工作。

2017-04-06

修回日期:2017-05-01

R28

:A

:1002-2406(2017)05-0113-04

猜你喜欢

田七本草纲目文山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田七成长记
风筝雨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延庆巨变册页
田七丹参茶养心防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