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拙稚面貌 古朴风来

2017-08-30介子平

名家名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章草收笔草书

介子平

拙稚面貌 古朴风来

介子平

章草横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熊 晋/作

熊晋先生迁了工作室,约我一往。较之设在写字楼里的那间,此处甚是雅静,一室大案,一室小案,一室茶寮,两室书房。阳台上遍栽花草,窗外的墙上爬满了攀援植物,也为熊先生手植。明窗净几,焚香左右,书写之余,佐以读书,清福具矣。

更为异样者,书风也为之一变。在大草之外,开辟章草一门,且一出手又是老吏断狱,心手相应,为之惊叹不已,百感丛生。

先前,熊先生以大草为能事。其貌简透静远,卓荦苍古,其度畅涩有节,游刃恢恢,其势跌宕摇曳,无翼而飞,其构呼上引下,横压斜绞。笔不离纸、一扫而尽的功夫,精工而后有士气的规律,便源自规矩以心、疾徐应手的平素训练。草书的生动,寄幽愤于飘缈,示旷达于寓言,皆在于情感的自然流露。无法皆法,无意皆意,便因其中蕴藉了情感,安闲自在,无所顾忌,也因其中涵蓄了情感。书为心画,肇于自然,字虽有质,迹本无为,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品其作之玄妙,必资神遇,不可力求,此乃书法之本质。

由大草而变法章草,困惑使由。拙稚不巧、古朴成风之章草风度,其所欠缺也。熊晋先生学书有年,除却颠张醉素,平日功课兼及大盂毛公、张迁西狭、章草汉简、二王书谱、米芾山谷、王铎傅山等等,遍临之,汲取之由形似而内理,由章法而线条。非久病成医,自我顿悟也,遂京城访师。

章草今草,时代风尚所致,其精神独到处,皆足冠绝群英,各适一涂,谓互有短长则可,谓孰为优劣则不可也。近人王世镗《论草书章今之故》为章草定义:“所谓章草者,以草书用之章程奏事也。”与今草映带粘连、回环纠缠之状不同,章草则悬隔分间,字字独立。张怀瓘《书断》曰:“章草之书,字字区别。”章草源于隶,运笔圆转如篆,点捺如隶,虽保留了波磔点画,字形却已由扁而纵。较之今草,其矜持处显操守,拘谨时见风骨,却不失飘逸自若、雍容大雅。读章草,往往让人联想到魏晋玄士、竹林七贤。

章草题跋(北魏平城瓦当)(左图)熊 晋 /作

章草“清风远山联”(右图)熊 晋 /作

初学宜章,既成宜今。今喜牵连,章贵区别。今喜流畅,章贵顿挫。今喜放宕,章贵谨饬;今喜风标,章贵骨格;今喜姿势,章贵严重;今喜难作,章贵易识;今如风云雷雨,变化无穷,章如日月江河,循环一致;今喜天然,天然必出于工夫、章贵工夫,工夫必不失天然。难为者如天马行空,虽险无怖;易识者如鸿爪印泥,至终不变。今适于大,章适于小;大适肘臂,小适指腕。今险而章逸,今奇而章偶。今出于章,习今而不知章,无规矩而强求方圆,未见其可也。熊先生自今草入手,上溯章草,自是正路子。

章草手札秦观《生查子》

眉黛远山长,

新柳开青眼。

楼阁断霞明,

罗幕春寒浅。

杯嫌玉漏迟,

烛厌金刀剪。

月色忽飞来,

花影和帘卷。

熊 晋/作

习章草以来,从《急就章》到《月仪帖》,由《平复帖》而《出师颂》,再由遽常探源居延简、敦煌简,周而复始,兼收并揽,轮回交替,广议博考,由貌似而神似,由知其迹而知其势,于是方有了得机理、获精髓的过程。今欲速,速贵能留,留则罕失;章欲缓,缓贵能走,走则不滞。今收笔故抑,抑便就下;章收笔故扬,扬便截上;用意不同,取势自异。严谨中有疏朗,挥斥中含局促,乃章草一大特点,也熊先生性格做派所在。

其章已有面貌,回笔今草,也不同以往,不知不觉间,循循然渐融渐合矣。

熊 晋简介:

熊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农工民主党山西省委前进画院副院长、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太原海月楼文化艺术总监。

猜你喜欢

章草收笔草书
苕溪诗蜀素帖技法精讲(九)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不激不厉风规远 醇厚儒雅溢毫端
飘风忽举 鸷鸟乍飞
软硬兼施(二)
章草对联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阳泉 草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