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
2017-08-29杨春红
杨春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许多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的主导思想是:教师的任务是“导”,学生的任务是“学”,其实质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亲身参与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接下来,从以下两个方面谈如何实施“导学”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解读
怎样才算高效?课后自我四问便知。
问题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备课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标,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课标是最低标准、基本门槛,可适当提高。
问题二: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向课堂要效率,每节课的目标都应当堂完成。最好能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把时间、能力、健康“还给学生”。
问题三:让学生怎样获得?
目前教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先学后教”和“先教后练”。衡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但要看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还要看学生怎样掌握的,是教师灌输还是主动掌握,这有着本质不同!
问题四: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不能算好课。尤其是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应要求每个学生掌握。
二、“导学”模式在我校初中思品课中的运用
“导学”是一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兵团一中是所城市学校,地处闹市,教室空间有限可班额却又较大,每个班足有60多人,初中思品课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思考探究的多,而课堂上动手操作的需求较少,结合本校学情和学科特点及本人在本校思品课堂中进行“导学”模式教学探索,我认为“导学”模式在初中思品课中的运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导学”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
初中思品“导学”模式可以由“预习、探究、展示、达标、反思、延伸”六个环节组成。预习:课前预习、课堂预习和释疑;探究:教师预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展示:组内的小展示与全班的大展示;达标:课堂测试学习效果;反思:总结当堂课的收获和疑问;延伸:为学有余力、有浓厚学科兴趣的同学准备所学知识的延伸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导学案的编制
教师不讲或少讲,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
导学案是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
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好的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情境探究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挂钩。
导学案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3.学习内容和时间的设置
課堂40分钟划分为“10+25+5”,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一般课堂前10分钟用来组织预习,预习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组内预习交流,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要求集中归纳出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为第二部分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中段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对导学案预设的问题情境和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
课堂后段5分钟,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4.“导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要求
“课堂”变“学堂”:教师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讲题授课,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或就某一疑点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时给予点拨。
“演员”变“导演”:“导学”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做“激励者”,教师要尽量可能多使用诸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等激励性语言。教师由课堂上滔滔不绝满堂灌的“演员”转变为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演”。
“一言堂”变成“百家鸣”。在初中思品课堂上,教师既要关注知识能力,又要更加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知识的生成和心灵的成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一言不发被动接受变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体验和感悟。
5.“导学”对学生的要求
课堂学习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状态和品质上,“导学”,是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最大程度地面对文本和世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最终走向终身学习。“导学”对学生的学有三个层次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的主要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6.对“导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导学”的教学效果应该从两发面来进行,首先是课堂学习过程本身,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尤其突出“弱势”学生,尽量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教师鼓励学生把“得到”的东西大声“说”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其次,通过当堂测评来检验“导学”效果,测评同时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假如课上有时间,教师可以让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解决,如果时间紧张,则把“问题”留给小组长,课后让小组长帮助解决。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帮助别人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而对于存疑的学生就是能力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