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对照

2017-08-28

关键词:肌瘤阴道腹腔镜

燕 伟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对照

燕 伟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探究比较经阴道肌瘤剥除术和与经腹腔镜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子宫肌瘤直径及剔除肌瘤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子宫肌瘤剥除术;经阴道手术;经腹腔镜手术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育龄妇女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我院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它可以引起月经过多、贫血、压迫症状、不孕及流产等;对女性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西药治疗及中药治疗等。手术治疗的疗效最为理想,但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本次研究分别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手术和经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2.6±1.9)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0.7)次;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10.2±5.3)个月;其中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10例,肌瘤突向粘膜2例。对照组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8.1±4.1);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0.7)次;病程3~13个月,平均病程(9.9±5.4)个月;其中肌壁间肌瘤28例,浆膜下肌瘤17例,肌瘤突向粘膜1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孕次、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使用扩阴器将阴道及宫颈充分暴露,切开阴道壁粘膜达筋膜层,后壁肌瘤处理(分离宫颈直肠间隙);前壁肌瘤处理(分离宫颈膀胱间隙);剪开腹膜,暴露子宫前(后)壁;探查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2],然后注射6 U的垂体后叶素与子宫肌层,纵向切开子宫壁至瘤体组织,彻底剔除肌瘤,子宫的创面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关闭瘤腔,确定无血后子宫复位盆腔,全层缝合腹膜、将阴道前(后)穹隆切口缝合,最后在阴道口放置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麻醉选择全身麻醉,常规进行消毒铺巾,距离脐孔下方1 cm处行纵向切口,通过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5 mmHg。常规套管穿刺后,置入腹腔镜,对腹腔进行探查,并观察子宫肌瘤的情况和具体位置。直径<3.0 cm的子宫肌瘤,采用单极电凝刀直接切开子宫肌瘤表面的薄膜,将肌瘤暴露并分离肌瘤组织,使用抓钳将分离的肌瘤夹住,沿一个方向旋转并提起肿瘤,将肌瘤剥离后电凝止血;直径>3.0 cm的子宫肌瘤,要先使用电动旋切器将肌瘤切成条状,然后在分批次取出,最后使用手术缝合线对手术创面进行间断缝合,并对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剔除肌瘤数量及肌瘤直径等;术后恢复指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及体温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子宫肌瘤直径及剔除肌瘤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 论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发生恶性变化的可能性较高。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尿频、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血等,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患者只能选择手术治疗,由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术式是微创手术[4]。

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的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而且术后能够对病变的附件进行处理和治疗,但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劣势,如术中无法用手触摸子宫导致较小的壁间肌瘤被遗漏、对术中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等。经阴道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孔穴在盆腔内手术,对腹腔胃肠干扰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无手术疤痕等优点。整个手术过程均可以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避免遗漏肌瘤的情况。此外,经阴道手术的手术器械比较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和应用,术后采用缝合法关闭瘤腔,不仅能够保留子宫的完整性,而且不会对患者的术后的性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子宫肌瘤直径及剔除肌瘤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经阴道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经阴道手术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且手术器械要求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董潇楠.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18(09):53-54.

[2] 姜 帆.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30(22):58-59.

[3] 李卉欣.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8(12):16-17.

[4] 张兰兰.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8(16):84.

[5] 江 淑.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6,11(11):46-48.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3

B

ISSN.2095-8803.2017.07.22.02

猜你喜欢

肌瘤阴道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